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女皇武则天 > 第424章 大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即,她目光缓缓移至他坚毅的面庞,

从紧抿的唇角到沉静的眼底,细细审视片刻,

才拉着他的手,语气温柔说道:

“轮儿免礼,坐下说话。”

粉平见状,连忙躬身快步上前,搬来一张铺着暗纹锦缎的紫檀木凳,放在李旦身后。

李旦谢恩后侧身坐下,腰背依旧挺直,不见半分懈怠,

双手自然置于膝上,掌心微收,目光平视前方,

既不回避武媚娘的审视,也没有丝毫拘谨。

在他心中,母后一直是个把家国与儿女都放在心尖上的好母亲。

她以雷霆手段定朝堂乱象,却从不会亏了子女半分暖意,

她有掌权者的胸襟与远见,更有母亲的细腻与担当,

哪怕身处权力旋涡的中心,看向他的眼神里,始终藏着化不开的疼爱与期许。

“今日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想必轮儿已经知晓。”

武媚娘缓缓开口,表情凝重,目光紧紧锁住李旦,

不愿错过他脸上任何细微的表情。

李旦缓缓颔首,神色依旧沉稳,沉声道:

“儿臣已知晓,母后以懿旨废黜皇兄,贬为庐陵王,朝野震动,百官惶惶。”

他言辞简洁凝练,不添一字多余评论,

既不褒扬母后的雷霆决断,

也不非议皇兄的悲惨遭遇,

尽显沉稳内敛之风。

武媚娘眼中闪过赞许,身子微微坐直,

随即话锋一转,语气陡然郑重起来:

“你显皇兄庸碌无能,

亲小人,远贤臣,

宠信韦氏,滥封亲族,

乱国法,扰朝纲,致使朝政混乱,实非治国之君,

你父皇将大唐基业托付于母后,

母后肩负重托,岂能坐视社稷倾覆,万民遭殃?

废黜他,实为保全大唐江山,安定天下苍生,绝非母后有何私心。”

她说着,眸中闪过厉色,后面的话语气越发铿锵有力,字字千钧。

李旦默然颔首,心中了然。

他清楚母后性情,杀伐果决,恩怨分明,

凡事皆以大局为重,废兄之举虽看似逆天而行,

实则也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

显皇兄登基后的所作所为,他亦有所耳闻,确实难当帝王之任。

于是,他语气平和地回道:

“母后深谋远虑,心系天下,儿臣明白母后的良苦用心。”

武媚娘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旦,语气满是期许:

“如今帝位空置,国不可一日无君,

轮儿你品行端方,沉稳睿智,兼具文武之才,

既能博览群书,通晓经史,

又能弓马娴熟,深谙兵法,

如今这九五之尊的位置,唯有你能撑起,

母后欲立你为新帝,继承大唐基业,

往后你当以天下为念,以黎民为心,

亲贤臣,远小人,

安邦定国,抚境安民,

母后会为你坐镇后方,

扫清奸佞,稳固朝纲,

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愿你不负苍生所望,不负大唐江山,

成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

此言一出,李旦眼中的错愕一闪而过,

随即迅速恢复平静,

他起身躬身行礼,这次的姿态比之前更为郑重,

腰身几乎弯成九十度,神色坚定:

“母后,儿臣恕难从命,儿臣不想做皇帝。”

武媚娘眉头微挑,当年送李旦出征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她微微倾身,追问道:

“哦?轮儿长大了,

母后一直以为,轮儿是心系江山志在天下的孩子,

当年你出征时,跨马提枪,眼底藏锋,

那般少年意气,满腔愿为大唐赴汤蹈火的模样,

如今江山唾手可得,你为何反倒推辞?”

“母后,儿臣志不在此。”

李旦缓缓抬起头,目光澄澈而坦荡,

毫无惧色地直视着武媚娘的眼睛,

“母后明鉴,自儿时起,儿臣便对朝堂权术、繁文缛节毫无兴趣,

皇祖父当年征战四方,开疆拓土,

平突厥,定高昌,创下赫赫战功,

那般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英姿,才是儿臣心中楷模,

身披铠甲,镇守边关,

保家卫国,护大唐子民安居乐业,

才是儿臣毕生所求。”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诚恳,字字句句皆发自肺腑,没有丝毫虚伪做作:

“这深宫大殿于儿臣而言,不过是困锁自由的牢笼,

帝王之位于儿臣来说,更是沉重无比的枷锁,

儿臣性情刚直,不善权谋算计,

不懂平衡各方势力、安抚宗室朝臣的圆滑之道,

若强登帝位,恐难胜任,

不仅辜负母后的期许,反倒可能误国误民,酿成大错。”

武媚娘凝视着李旦,眸中掠过复杂的情绪,

李旦的话字字恳切,正戳中了她心底最清楚的那个事实,

他是自己的儿子,她怎会不懂他骨子里的执拗与纯粹?

只是眼下朝局如弦上之箭,危急万分,

弘儿早逝,贤儿流放,李显懦弱,

放眼望去,她再无其他儿子能挑起这副重担。

李氏宗室或许有人觊觎这龙椅,

却多是趋利避害之辈,

要么胸无韬略难堪大用,

要么暗藏私心只想夺权,

哪里有半分真心为大唐江山着想?

她绝不能让李治的毕生心血,拼尽一生守护的大唐江山,落入旁人之手!

更不能让太宗皇帝打下来的基业,毁在这些人手里!

若是真到了那一步,她百年之后,又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李治和太宗皇帝?

故而,这副担子,终究只能落在李旦身上,

哪怕他心性淡泊,哪怕他不懂权谋,

她也会倾尽所有,为他铺好路,扫清障。

“轮儿,”

武媚娘语气低沉,

李旦却不给她机会说出下面的话,

而是继续说道:

“母后,儿臣宁愿做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军,驻守边关要塞,

与将士们同生共死,抵御外敌入侵,平定四方叛乱,

用手中长剑守护大唐的万里河山,也不愿做一名困于深宫的帝王,

每日面对案牍如山的奏章和无休止的权力纷争,

还望母后体谅儿臣的赤子之心,收回成命,另择贤能之人继承帝位。”

说罢,他再次深深躬身,姿态坚决。

——————分界线

感谢听书看书的宝子们,感谢催更好评发电送礼物的宝子们~

感恩遇见你们~

祝宝子们听书看书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