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分装完毕,堆放在冰柜旁的篮子里,像一座色彩斑斓的小山。
吃过晚饭,明达和城阳便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两人找来了一个大大的布袋子,开始往里面装棒棒糖,看那架势,是打算把“战利品”全部搬回自己房间慢慢享用。
小家伙霄雨霁眼尖得很,看到两位姑姑动作鬼祟地装着糖果,立刻像条小尾巴似的跟了过去,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问:“姑姑,姑姑,你们拿糖糖去哪里呀?”
城阳弯下腰,神秘兮兮地小声说:“回房间吃呀,雨霁要不要一起来?”
“要!”雨霁毫不犹豫地回答,立刻紧紧抓住了城阳的衣角,生怕被落下。
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的霄云,不由得摇头失笑,心里暗道:“好家伙,真是有奶便是娘,有糖就跟人走啊,这小家伙,以后可得看紧点,别被人用根棒棒糖就给骗跑了。”
三个小丫头抱着装满棒棒糖的布袋,嘻嘻哈哈地跑回了明达和城阳的房间。
关上门,她们立刻围坐在地毯上,开始了“分赃大会”。
明达作为主持分配:“雨霁,这个是草莓味的,给你!城阳,这个橙子味的是你的!我这个是葡萄味的!” 你一颗,我一颗,不一会儿,每个人的面前都堆起了一小堆,空气中弥漫着甜蜜满足的气息。
时光荏苒,转眼一周过去。
白鹿和苏韵儿再次收拾行装,进了《时空2》的剧组。
虽然霄云明确表示过不希望剧组因为他的投资而特殊照顾,但陆导也是个通透的人,在不过度影响剧情和角色的前提下,为两位气质演技都不错的“老板”安排了两个戏份不多但颇为出彩的客串角色,算是皆大欢喜。家里顿时又清静了不少。
而霄云这边,还真被他之前的预感说中了。
何老师亲自打来电话,热情地邀请他参加最新一期的《拜托了冰箱》录制。
何老师原本是想邀请近期话题度不错的白鹿和苏韵儿,但得知她们已进组,便转而邀请了这位幕后大佬霄云。
霄云想着正好最近闲来无事,便爽快地答应了。
然而,接到节目组流程通知时,霄云傻眼了——节目组竟然要派人来把他家的冰箱直接搬到录制现场!
这下可把霄云难住了。
别的不说,光是他在大唐的府邸就好几个,每个厨房里都有冰箱(虽然大多是作为存放新奇物品的柜子使用),更别提现代这边的家了。
这要搬哪个?怎么解释?最后,他只好赶紧跟节目组沟通,表示自己会准备两台冰箱直接运过去,省得节目组奔波。
录制当天上午,武陵府内,霄云指挥着下人,将府里常用的两台对开门冰箱清空断电。
他又临时让人紧急送来了两台全新的同款冰箱填补空缺。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两台充满“生活气息”的冰箱搬上了租来的厢式货车。
傍晚时分,节目录制基地外,霄云从货车上跳下来,跟司机师傅道了谢,然后对早已等候在外的节目组工作人员指了指车里的两台冰箱:“喏,冰箱带来了,辛苦你们搬进去吧。”
交接完冰箱,霄云便轻车熟路地去找何老师叙旧了。
两人见面,自然是一番热情的寒暄。
晚上,录制正式开始。演播室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
何老师用他标志性的温暖声音开场:“欢迎大家收看《拜托了冰箱》!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他不仅是成功的投资人,最近还因为家人涉足娱乐圈而备受关注,让我们欢迎——霄云!”
霄云在掌声中走上舞台,微笑着向观众和厨师们打招呼:“嗨,大家好,何老师好,各位大厨好,我是霄云。”
何老师笑着请他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霄云,快请坐。说实话,我们大家都特别好奇,像您这样的大老板,家里的冰箱会是什么样子?跟我们普通人的会不会很不一样?”
霄云摸了摸鼻子,坦诚地说:“其实我觉得吧,冰箱嘛,功能都差不多,就是放吃的喝的呗。”
何老师摇摇头,故作神秘地说:“那可不一定哦!俗话说,冰箱是家的缩影,一个冰箱能看出主人很多生活习惯呢!”
随着节目流程推进,终于到了最令人期待的开冰箱环节。
工作人员将霄云带来的第一台冰箱推了上来。
冰箱门缓缓打开,镜头推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整齐的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日常食材,看起来和普通家庭并无太大区别,只是食材的品质看起来格外新鲜水灵。
然而,当何老师拿起里面用来盛放一些酱料或剩菜的容器时,他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哇!霄云,你们家的碗具……挺别致啊!怎么还用这种陶罐装东西?” 只见他手里拿着的是一个造型古朴、颜色深沉的粗陶罐,上面还有隐约的手工痕迹,与现代厨房格格不入。
霄云心里“咯噔”一下,这才猛然想起,这两台冰箱是从大唐武陵府直接搬来的!
虽然府里也备有现代的碗盘,但一些下人,尤其是从大唐带来的老管家和宫女,处理食材、存放东西时,还是更习惯使用他们用惯了的唐代陶罐、瓷碗。
他之前光顾着清空食物,却没注意到这些细节!
面对何老师的疑问和镜头,霄云只能赶紧打哈哈,故作轻松地解释道:“这个嘛……说真的,何老师,我还真没太注意。可能就是家里阿姨觉得这种罐子密封性好,顺手拿来用的吧。”
何老师何等精明,立刻顺着他的话,开玩笑地试探道:“你不会告诉我,这其实是件古董吧?那我们也太荣幸了,开了个古董冰箱!”
霄云连忙摆手,语气夸张地否认:“拉倒吧何老师!谁家心那么大把古董放冰箱里啊?这就是普通的陶碗,可能是在哪个工艺品市场买的吧,看着好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