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操进攻汉中走的的是西线,他考虑的可能是西线更容易走大军(传言曹操也带来了十多万大军征讨张鲁),也可能是曹操要借机消耗凉州和雍州的豪族和氐人、羌人部族的实力,曹操的大军里裹挟着这些势力。

开始确实挺顺利,曹操很快拿下了许多关口和城镇,甚至拿下了几个氐人大王占据的独立的地盘,但是曹操大军最后受困于阳平关,张鲁的弟弟张卫不仅加固了阳平关,还在阳平关两侧的山脉上修建了类似长城的城防,有十余里,张卫亲自带着几万精兵驻守,而且粮草充足,曹操带兵打了几个月也没有进展,死伤甚重,士气也不高,粮草也消耗殆尽,等曹操收到孙权偷袭合肥城的消息,更是火上浇油,他怕淮河一线会有丢失的风险,只能加大对阳平关的进攻力度,可以说是不分日夜的攻城,在最后一次攻城中,他甚至派出了他的亲卫部队,还亲自擂鼓助战,终于的登城成功,阳平关的大门打开了,张卫不得不带领部队撤退,可惜曹操还带着虎豹骑,虎豹骑一直咬住张卫的部队不放,不断切下一块来吃掉,最后完全吃掉了张卫的残军,张卫战死。从这里看,张卫也算是一名合格的将帅了,而且还是不屈服的一名将领,只是在绝对实力面前,他还是失败了!

丢了阳平关后汉中就是一马平川了,张鲁本意立马投降,但他的谋士阎圃(读pu)给他出主意,说再抵抗一下,才能得到曹操的重视和重用,张鲁听从了他的建议,召集各路兵马在汉中城抵抗曹操大军,相持了几天后曹操送出招降文书,张鲁就顺势投降了,两人都保留了颜面和士卒。

司马懿给曹操出主意,建议曹操携胜利之势攻打刘备的蜀地,但曹操拒绝了,他不仅不去攻打蜀地,还下令把整个汉中的人口和财富都运到东边,老曹的心里是怕以后守不住汉中的,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他带走汉中的所有,就能补充关中的实力,还能降低汉中的价值!

这也是后世诸葛亮次次北伐都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汉中没有人口支撑,从汉中出发的北伐成本就会成倍的增加!

北边暗探的飞鸽传书里也预估了曹操的损失,阳平关攻城战损失巨大,曹操死伤大概有四万人,另外因养伤没有跟随马超的庞德,也随着张鲁一起投降了,曹操损失了张辽,却获得了另一员大将!果然是东边不亮,西边亮!

反观刘备这边,各项进程就要慢的多了,他只完成了迎娶吴家寡妇,祭天台离建成还需要很多时间,部队的集结、训练和粮草军械的征集进展缓慢,效率明显比曹操和孙权要低!而且在曹操快速平定了汉中后,刘备就更不敢动了!

刘备确实是没敢动,但是曹操这小子不安常理出牌,他动了,他在差不多运走汉中的人口和物资时,也就是几个月后的年底时派出一支强悍的部队做出一次奇袭,曹操的意图不明,可能是试探,也可能只是扩大张鲁占有的巴郡部分领土,但绝不是像司马懿建议的那种全面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