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昭假托太后的旨意,到万胜被吊死,中间一定一定是有一个过程的!
这个过程,可能是万胜不相信,要带着自己的人手入宫,或者带着自己的人手去军队,或者要召集自己的心腹等等;然后,他没法离开自己府邸,或者没法召见自己的心腹……
接着,明昭就带着不少人——或许是明昭的心腹,或许是张文炳的人手,或许是宫中的人手,也可能是不知道什么来路的人——强行弄死了万胜。
当然,也可能是先把万胜骗进宫里面,然后再在宫里面把万胜给杀了。
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可能了。
但就算是骗进宫里面这个方法,同样需要不少人暗中大开方便之门。
“所以,这还是之前说的那样,不只是明昭这一个和张文炳有旧的人想要弄死万胜,还有其他人,其他不少人……”一个人叹息,这简直就是对他们之前的判断的充分印证。
之前是怎么说的来着?万胜肯定要死,要他死的还不会只是一两个人,也不只是和张文炳关系很好的人……人数不少,甚至可能大部分朝堂官员都参与了进来……
这些人,都想要解决了万胜,一了百了。
所以,在发现明昭在谋划着搞死万胜的时候,不少人不着痕迹地给他大开方便之门,给他放水,给他提供人手和机会……
-
“所以,当皇帝,也是要有技巧的。”刘恒对刘启道。
皇帝,天子,那当然就是天底下权力最大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那确实是可以为所欲为——但这也只是“某种程度上”。
实际上呢,皇帝如果想要做什么事情,也要看这件事情本身的性质、牵连到的群体等等,然后看看这些群体各自有什么样的利益关系,然后再决定这件事情要怎么推行、相关的人群如何调动如何处理……
总之,需要考量的方面有很多,要想最后尽善尽美,那就需要尽可能地考量全面,处置全面。
如果说,皇帝真的违背了大部分人的核心利益——那说句老实话,这个皇帝恐怕是很难继续当下去的。
不要说这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不说别的王朝了,就是大汉——高皇后崩后,是个什么情况?吕家人剩下了多少?虽然这些都是吕家人而不是刘家人,但是吧,到底还是有些不一样。就算不提吕家人,那么,惠帝的那几个儿子呢?那可都是姓刘的!
再往后,那些个半路被人推翻干掉的皇帝,又有什么不同?
以及,一定要说的话,每个王朝走到最后,被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推翻……这难道不能算是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核心利益的结果吗?
——皇帝坐拥天下,也要为天下负责,百姓们的要求比那些个王公贵族少多了,但不代表他们就没有自己的核心利益,他们的核心利益就是要能活下去。
而当天下大部分百姓都活不下去的时候……皇帝也就要完蛋了。
至于说王公贵族们,他们是另一种核心利益……确实不如百姓们简单,但是也不是没有调动拉扯的方法,端看这个皇帝的手段如何,能力如何了。
简而言之,皇帝,也需要技巧,可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刘启深以为然。
【当然,后续的情况就是,万胜于国有功,百姓们都很悲伤,大多都更加同情他的遭遇;】
【同时,朝堂上也有人支持万胜要求处死明昭——身在保宁(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保宁镇)的吴友仁直接在保宁发表檄文传至各个州县,同时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反叛,声称“昔年我与夏主明玉珍从沔阳一路来到重庆,开邦建国,一同创立了不世之基业;今日朝中,竟然有人矫诏来杀戮功臣,我辈还能保全性命吗?!”】
“……”朱棣翻了个白眼。
这吴友仁,他大略也有点印象,对于这人的这所谓“清君侧”,他只有一个评价:装模作样!野心勃勃!
要说自己当年选择起兵靖难,那还真的是理由非常充分——想要清君侧、辅助他的皇帝侄子,这当然不是真正的理由,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但是,另一个理由确实是非常真实、非常真心实意的,没有任何的作假和伪装。
——他确实是要自保啊!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自己一家子的性命!
这可不是他找理由找借口,当时的那个局势,其他藩王已经一个个被坑了下去,荣华富贵没了都还算好,更有甚者,那是连全家的性命都没了;还有几个,虽然暂时还没有丢了性命,但是诸如流放之类的情况,那没了性命难道不是迟早的事情吗?
建文帝,他的好侄儿,可是一直在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这一家子呢!
所以,当时那个时候,那种情况,他想要自保,那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假话。
甚至他可以说,在一开始的时候,他还真的没想过自己就能打到那边干掉侄儿成为皇帝,天地良心,他真的没有!
倒不是说他没有这样的野心,但是吧,当时的他确实是没有这样的把握的。
最开始,他想的是要自保,要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之后,如果能够从他的好侄儿那边咬下来一大块儿肉,自己能够拥有更大的地盘,那就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但随着局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他确定了——自己也不是不能当皇帝啊!为什么不能?为什么不试一试?
但不论如何,朱棣可以保证,拍着良心保证,自己一开始的时候,嘴上说的自保,那都是真真切切的!
可不像是这个吴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