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日后那个朝廷的定义里面,他们算是义军。
这只能说明,日后那个朝廷的观点和如今的所有朝廷都不一样了,甚至是直接发生了冲突。
他们在建国之后,依旧传唱着那些起义的故事,依旧赞赏着之前各种被认为是造反作乱的反贼的故事!
而且不仅是口头上的赞赏,他们还付诸了行动,他们给这些反贼立碑纪念——正面的那种,他们还把这地方作为了什么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但是一个“保护”就够了!
这合理吗?这不合理啊!
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如果还处在争霸天下的阶段,需要拉拢到更多百姓的支持,那么这么做也就算了;可是都已经夺得天下建立新的朝廷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一切宣传都是为了实际需求服务,这个时候还这么宣传,真的让百姓们认为这么做是好事儿,真的认为这么做是正确的,朝廷也宣扬的事情,那难道不会造成什么可怕的后果吗?!
如果真的有人不断效仿这些例子,给朝廷添乱怎么办?
不这么宣传的时候,都总有人想要这么做,真的这么做;要是再叠加上这样的宣传……
那太可怕了!
因为朝廷确实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总有百姓可能确实因为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原因活不下去;而面对那些做了坏事儿的官员,朝廷也总是不能够全都将他们依法惩处……
毕竟,人有亲疏远近嘛。
可事实虽然如此,但是百姓们是不可能接受的——那么,就绝对不能向他们这样宣扬起义的正义性。
所以,后来的那个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皇帝,他们的大臣的脑子里面到底都在装着什么?为什么能够搞出来这样的政策?
如果说中后期的皇帝昏庸无能,胡搞乱搞也就算了;要是这是开国时期搞出来的事情……高瞻远瞩、英明果断的开国君主,为什么还能搞出来这样的做法?
他们难道不怕出乱子吗?难道不会出乱子吗?
……如果,真的没有因此而出什么乱子,那又是为什么,他们莫不是找到了什么管理百姓的好办法?
【徐鸿儒发动和领导的农民起义,历时半年多,震动了山东和明朝朝廷。】
【天启四年八月,邹县发生大旱,原本一度被镇压下去的起义军再度聚集起来,又掀起了新一轮斗争。】
【而远在西南地区,一场起义,或者叛乱,给明朝带来了更加沉重的打击。】
【天启元年,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在四川永宁及贵州水西一带起事。整件事情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天启元年九月,明朝朝廷北方战事吃紧,需要调兵,于是朝廷就调动了水西、永宁二土司,让他们征兵赴辽作战。而等到永宁宣抚司奢崇明调集兵马两万抵达重庆后,却发现明朝朝廷不给他们发军饷粮草,甚至还把军饷给扣了。
同时,当时的四川巡抚徐可求又指责奢崇明,说他这一次征调的士卒大都老弱病残,毫无战斗力,不合格,要求他带着人马返回永宁重新征调。】
【然后,奢崇明就直接扯起反旗,率领这些永宁军攻占重庆,杀徐可求等一众官员,又分兵攻占合江、纳溪,遵义等重镇。】
【这是永宁这边。】
【水西那边呢,此时水西安氏首领安尧臣已经死亡,其子安位年幼,于是就由其妻奢社辉(奢崇明之妹)摄事——她正是永宁土司奢崇明的妹妹,因此,大权掌握在奢社辉与安尧臣之弟贵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彦之手。
听说自己兄长\/亲家奢崇明起兵,二人也当即决定,一起举起反旗,随后很快占领毕节、安顺、沾益等地。】
【随后,就是西南地区土司纷纷响应了。】
“西南土司反了?!”这确实是一个让朱棣始料未及的坏消息。
西南地区,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江南地区、京畿地区对大明重要,但是实际上,那边同样非常重要,影响力也非常强。
而那边的土司,也一直都是不怎么好处理的存在——大明自从建国以来,都在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加速对土司权力的瓦解、对土司制度的瓦解,加强朝廷在那边的权力和影响。
因此,土司之间的和土司家族内部的争斗,一直都是大明的好机会。
朱棣甚至不是没有畅想过,如果大明的运气足够好,能够碰上在这方面才能足够出色的人才——连续好几任,能够碰上头脑清明的皇帝、或者,至少不昏庸不拖后腿——连续几任,再碰上土司那边不要出现什么绝世人才……
那么,在等到大明中期,或者中后期的时候,是不是就能把西南地区的土司势力瓦解大半,或者更进一步,几乎全部瓦解,然后,让当地真真正正被纳入朝廷的统治之下。
这个梦想,虽然实现的概率并不高,但朱棣还是忍不住畅想。
他的主要精力都被放在了北方地区,可他其实也一直都对西南地区有着安排和期许。
可是现在看来……他这个梦想,显然是没有实现的。
大明,或许没有那么好的运气,碰到那么多的人才,比如这个四川巡抚徐可求,好像脑子就还不够灵光;同时,大明的皇帝也……而土司那边,这个什么奢崇明估摸着也不是如同冒顿之类的绝世人才,但也是一个野心勃勃、同时有几分能力的人。
这样叠加起来……
不对!固然徐可求的头脑可能不够出色,而奢崇明野心勃勃,但是奢崇明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根基和力量,让他敢于公然和大明朝廷对抗的?!
那些响应他的土司,他们又是从哪儿来的让他们有这份自信的力量?
——排除掉以奢崇明为首的这些土司脑子全都坏掉了这个非常微小的可能,那结果就只有一个:奢崇明等人手中,确实有了一份在他们看来,足够强大的力量。这份力量或许不是强盛时期的大明的对手,但至少,在和江河日下的大明的对抗之中,他们有信心做到分庭抗礼。
这样的力量,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奢崇明就能够积攒起来的。
他的父辈、祖辈,其他土司的父辈、祖辈,全都在积蓄力量,最终攒出来了这样的成果。
……可是,大明在做什么?当地官府干什么去了?!
把他们放过去,就是为了逐渐分化瓦解当地土司的力量,可他们干了什么?不说分化瓦解了,甚至是土司的势力进一步壮大了!
而他们,他们一点阻止效果都没有起到。
——是这群人收受了土司的贿赂,和土司同流合污,坐视不管,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吗?还是说,派去那边的官员和将领,竟然全都如此愚蠢,愚蠢到根本没有意识到土司们的势力在逐步壮大?
更有甚者,是又贪婪,又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