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所以提到这一次勤王救驾的事情,是和下一个重要人物有关——可能有关。】

【这个人,叫做李自成。】

【李自成的大名想必大家都知道,而说他和这一次勤王救驾的兵变有关,则是因为关于他人生经历的其中一种说法认为,他其实就是甘肃兵之一,此次也被选拔出来前往京城救驾,所以,他也是参与兵变的甘肃兵之一。】

【李自成,原名李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出生于陕西米脂县河西两百里的李继迁寨,且他家世代居住于此——李继迁也是个名人,西夏太祖,奠定西夏基业的人,这个“李继迁寨”当然和李继迁有关系,因此,也有说法认为,李继迁其实就是李自成的先祖。】

【米脂县的李姓大体上总共有两支,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氏,一支是永和石楼李氏,李自成家是太安里二甲,而这个太安里二甲是在明朝建立以前从甘肃的太安里迁徙而来,迁徙到了一个叫做“李家站”的地方,而这个李家站,就是当年党项拓跋平夏部从甘肃东迁后前往的地方。】

【所以,如果按照这个讲,李自成就是李继迁的后人——在李自成称帝后,他也自己宣称自己的先祖乃是李继迁,这算是他本人的表态。】

【当然,这其实也很有可能是李自成自己给自己找个祖宗而已,说实话,这个说法的证据不足,至少没有什么明确的族谱、迁徙足迹等作为证据,且一部分太安里二甲李氏的人也不承认李继迁的先祖身份。】

【顺带,其实李自成和太安里二甲李氏的关系也不保真,有人表示这其实是两方攀亲戚而已,不是真的族人。】

【总之,李自成出生在米脂县——就是那个十之七八的米脂。】

赵匡胤的神情有一瞬间扭曲。

“李继迁……”他咬牙切齿,一点都不想看到这个名字,也不想听到这个名字,虽然如今的大宋远远还没有那什么李继迁西夏之类的存在,但是这不妨碍赵匡胤对这个人恨之入骨。

现在没有这么做又如何?这人既然在日后的大宋那么做了,说明他就是有野心的,就是不愿意服从大宋的统治的,就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大问题……

哦,还让大宋丢了大脸的大问题!

这种人,当然是要扼杀在萌芽之中,让他根本就没有出现盗匪机会!

但扼杀归扼杀,赵匡胤还是不乐意听见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总是会让他想起来日后大宋的那个见鬼的窝囊样子,让他想起来那该死的宋徽宗宋钦宗……

至于李继迁为什么会让他联想到后者……

那当然是因为李继迁是西夏太祖,而当那见鬼的宋徽宗宋钦宗把大宋玩儿完的时候,西夏竟然还好好的!

西夏还好好的啊!

这如何不让赵匡胤有所联想,然后又因此而更加愤怒?

也因此,他也完全不觉得李自成的先祖能够是李继迁:“数百年过去,谁能说住在这个地方的人,姓李,就一定是李继迁的族人?天下姓李的人那么多,在陕西地区的也不少,说不定,这还是李唐的后人呢!!”

总之,绝对不可能是李继迁的后人!绝对不可能!

反正这上面也说了,李自成是李继迁后人的说法没有多少有力证据,不过是他家世代居住在此,加上他自己宣称罢了……可是这种意欲争夺天下的人,给自己找一个比较有名头的祖宗难道是什么少见的事儿吗?

李唐还把老子认成了祖宗呢!

……不对,为什么朕总是提起来李唐?

赵匡胤陷入了沉思。

-

其他皇帝则多是看热闹,对于李自成的身世先祖并不如何在意。

要说在意,他们还更加在意米脂县这个地方。

刘彻便道:“这米脂县从贼之人十之七八,必定是遭灾严重之地,也不知道明朝朝廷到底对这陕西地区的旱灾有什么赈济措施……”

到目前为止,这故事讲了不少,但是真的还没有一句是提到明朝朝廷是怎么赈济陕西地区的大旱的。

……这可就不太对了啊。

如果有措施,但是执行不当,或者,其中有人贪污了,就像是这一次勤王救驾的军队竟然还有主帅克扣军粮、有兵部胡乱指挥一样,那也完全可以讲一讲,可以说一说。

毕竟,就算是出了问题,但是朝廷其实还是赈济灾民了啊!

但是这竟然真的是一字未讲……

这,刘彻只能想到一个结果,那就是明朝朝廷说不定还真的是根本没有进行赈济。

毕竟,按照刘彻的认知,大部分时候,举凡能讲的,那基本上绞尽脑汁也要找出来可以讲一讲的地方;如果真的一个字都没有蹦出来……那只能是不论从什么角度,都真的找不出来能讲的了。

啊,要真的如此……那可真是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了。

【他出生的时候,李自成的父亲梦见一个穿着黄色衣服的人进入了窑洞,因此,李自成就有了一个小名——黄来儿,或者黄娃子。】

【说起来,张献忠的一个别号也带“黄”字,他和李自成二人这也不能不算是有缘……】

【幼年的时候,李自成家中非常困难,一度被父母送入寺庙当和尚,还为一个姓艾的地主牧羊,后来,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等他长到二十一岁的时候,他选择去当地的驿站当一名驿卒为生,如果这个“二十一岁”的说法可靠的话,那差不多是在天启六年的时候。】

【距离崇祯年不到两年。】

【后来,驿站裁撤,李自成也失业了,不得不选择回家,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他很快欠了一名举人的债,又无力偿还,于是被县令严刑拷打,甚至游街想要弄死他……当然,李自成还是被自己的亲友救了出来。】

【但救出来了,也不能让欠债就此消失,那名举人也时常向李自成要钱,最终,这一年年底,李自成杀死了自己的债主,随后,因为妻子私自和其他男人一起,又杀了妻子,于是他选择和之子一起奔到了甘肃投军。这个时候,是崇祯二年的年初。】

【所以,这也是说李自成是后来甘肃勤王军队兵变的一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