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蒙岚的族兄有一位同样身材高大的年轻将领,早已等在院外。

他蹲下身,蒙岚在喜娘和丫鬟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伏上族兄宽阔的背脊。

就在族兄稳稳起身,准备迈步之时,一旁的方银却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他亦步亦趋地紧跟在侧,一双眼睛牢牢盯着族兄的脚下,生怕有丝毫闪失,比他自己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时还要凝重几分。

他甚至下意识地伸出了手,虚虚地护在蒙岚身侧,仿佛随时准备接住。

蒙岚的族兄本就因背负着娇客而格外小心,此刻被方银这么目不转睛地盯着,更是感觉背上仿佛压了千斤重担,额头都沁出了细汗,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谨慎,生怕脚下打个滑,身后这位心急如焚的新郎官就能直接扑上来。

旁边围观的女眷们见状,纷纷掩嘴低笑,窃窃私语:

“瞧方将军那眼神,恨不得自己背了新娘子上轿呢!”

“可不是嘛,紧张得跟什么似的,岚姐姐好福气!”

“族少爷压力可大了,哈哈……”

好在路程不长,族兄稳稳当当地将蒙岚背到了蒙府大门外那八抬大红花轿前。

喜娘高声唱喏:“新娘上轿——!”

丫鬟们连忙掀开轿帘,族兄小心翼翼地将蒙岚送入轿中坐稳。

轿帘落下,隔绝了内外,方银直到此刻,才仿佛松了一口气,感激地拍了拍堂兄的肩膀,这才翻身上了自己的骏马。

“起轿——!”

随着一声长喝,锣鼓唢呐再次以最热烈的声响奏响,鞭炮齐鸣,震耳欲聋。

庞大的迎亲队伍连同蒙家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合流,开始绕着京城的主要街道游街。

队伍最前方是开道的锣鼓和仪仗,紧接着是骑在高头大马上、胸前戴着大红花的英俊新郎官方银,他此刻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气。

紧随其后的,便是极为醒目的花轿,轿旁跟着蒙岚的贴身丫鬟和陪嫁妈妈。

而真正引得街道两旁百姓惊叹不已、议论纷纷的,是花轿之后那绵延不绝、一眼望不到头的嫁妆队伍。

一抬抬系着红绸的箱笼、家具、器皿被健仆们抬着,井然有序地前行。

那沉甸甸的箱子,那精美的雕花拔步床、梳妆台,那在日光下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绫罗绸缎……无不彰显着蒙家深厚的家底和对女儿的爱重。

“嚯!快看蒙家这嫁妆!这得有一百二十抬了吧?”

“不止不止!我看后面还有呢!真是十里红妆,羡煞旁人啊!”

“蒙将军就这么一个嫡出的千金,自然是倾其所有了!”

“新娘子真是好福气,娘家如此看重,夫家又是新贵,方将军瞧着也是个会疼人的。”

“可不是嘛!方才你们是没瞧见,新娘子出门时,方将军那紧张的模样,眼睛都快长在新娘子身上了!”

“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真是天作之合!”

“说起来,方将军和蒙小姐都会武艺,日后这府里怕是刀枪剑戟,别有一番趣味呢!”

“哈哈,总比那些风一吹就倒的娇小姐强!我看般配得很!”

百姓们的议论声、羡慕声、祝福声混杂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时不时队伍中还有喜糖和喜钱撒出来,引得周围大人孩子一阵哄抢,一路都是不绝于耳的吉祥话。

迎亲队伍终于抵达了方府。

府门前早已铺好了崭新的红毡,一直延伸到正厅,八抬大花轿稳稳地停在了红毡起始处。

按照习俗,新郎需以弓箭虚射轿门,意为驱赶途中可能沾染的邪祟,也有向新娘子“示威”,振一振夫纲的说法。

方银刚一下马,他那帮军中同僚和狐朋狗友便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将一张装饰着红绸的弓和三支样系着小小红绸的“平安箭”塞到他手里。

“方二哥,快,给新嫂子来个下马威!”

“就是,拿出你沙场射雕的威风来,让嫂子见识见识!”

“瞄准点,气势要足,可别软绵绵的像没吃饭!”

一群人挤眉弄眼,哄笑着起哄,等着看方银如何“振雄风”。

方铜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笑,却没有上前阻止这必要的仪式环节。

方银握着弓,看着那顶精致却密闭的花轿,耳边是弟兄们的喧闹,眼前却仿佛能看到轿中蒙岚盖着盖头、安静等待的模样。

他深吸一口气,拉弓搭箭,动作依旧标准流畅,带着武将的利落。

然而,当第一支箭离弦射向轿门上方时,明眼人都看得出,那力道拿捏得极为巧妙,箭矢轻飘飘地触碰到轿帘上方的木质框架,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便滑落下来,被旁边的喜娘稳稳接住。

那姿态,与其说是驱邪示威,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轻柔的提醒和宣告——我来了。

“哎呦!方二哥,你这箭上没劲儿啊!”

“是不是见着新娘子就怕了?”

“再来再来!这次可得有点响声!”

在众人的调侃声中,方银面不改色,又抽出第二支、第三支箭。

依旧是那般“虚张声势”,箭矢软绵绵地触及轿门,别说威慑,连一丝灰尘都没惊起。

他哪里是没力气,分明是心疼轿子里的人,他与蒙岚,哪有什么“威”要示?

这番小心翼翼、与平日形象大相径庭的举动,引得知情的亲友们发出善意的低笑,也让那些起哄的弟兄们没了脾气,只剩下啧啧称奇。

三箭射毕,喜娘满面笑容地高声道:“邪祟已退,吉时已到,请新娘下轿——!”

轿帘被丫鬟从两边掀开。

蒙岚在陪嫁妈妈的搀扶下,缓缓探出身,依旧是红盖头遮面,她的一只手轻轻搭在了喜娘及时递过来的连接着方银手中红绸的另一端。

方银立刻上前一步,隔着红绸,虚虚地扶住她的手臂,虽未直接接触,却是一个随时可以护她周全的姿态。

他侧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极快地说了一句:“慢点,门槛。”

两人各执红绸一端,并肩踏上了通往方府正堂的红毡,方银身形挺拔,步伐稳健,蒙岚更是步履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