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679章 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9章 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掘井之说,上回就已经吵过了,因此这次也没有什么人搭理。

户部尚书滕德懋拱手,缓缓说道:

“陛下勿忧,北方多地建有水窖,可保人畜饮用。

依老臣之见,当务之急是调拨存粮。倘若秋粮绝收,来年必定会发生饥荒。

倒不如即刻从江南调粮北上,填充常平仓,以备将来之需……”

礼部右侍郎向前迈出一步,对着朱元璋拱手行礼:

“陛下,臣以为当前最要紧的,是停止黄河工程。数万民夫在烈日之下辛苦劳作,每日光是饮水就得耗费多少物资?

不如遣散民夫,让他们归乡,这样一来,既能省下口粮和饮水,又能让百姓回去自救田亩。”

陆知白抬起头,望着他们,大声回应:

“不可!工程一旦停下,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前功尽弃!”

“广智侯!”都察院的一位御史厉声质问道,“你口口声声说八月黄河要决口,可如今北方四十余日未曾降雨,黄河水位持续下降,部分河段甚至已经无法行船。你这决口之说,到底从何而来?”

吏部的一位郎中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嘲讽道:

“莫不是某些人为了揽功,故意危言耸听?”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陆知白清晰地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质疑目光,好似一道道尖锐的芒刺。

朱标见此情景,眉头暗皱,默默叹气。

正要开口为陆知白解围,却见朱元璋抬手制止了众人。

朱元璋眯起眼睛:“工部右侍郎,咱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你要是坚持己见,可八月若没有洪水,那便是欺君之罪!”

刹那间,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细微的呼吸声都清晰可辨。

大家面面相觑,全是眉眼官司,神色各异。

有的人神情严肃,眉头紧皱。

也有人含着冷笑,神色不解。

朱标脸上一片凝重。

这事他也私下问过陆知白,但陆知白没有丝毫的松口……

“陛下,儿臣并非不会犯错,但是这次……”陆知白深吸一口气,

“原本黄河之涝,我只有七成把握。但是北方连日大旱,让我有了十成把握!”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有些哗然。

朱元璋皱着眉头,抬起眼,眼睛成了奇怪的形状,审视的目光更显锐利。

本来他也是给了这家伙机会,岂料这狗东西执着己见。

朱元璋沉声问道:“这又是什么道理?”

陆知白站在殿中,目光扫过群臣,缓缓开口:

“陛下,诸位大人,可曾想过——为何北方如今烈日炎炎,黄河水位骤降,而南方却连日阴雨?”

提起这事,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以往也会出现这种南涝北旱的情况,令人十分郁闷。

工部给事中皱眉:“此乃天时轮转,有何稀奇?”

陆知白大摇其头:“非也。此乃‘副热带高压’作祟!”

“副……什么?”

“啥东西?”

殿中众人面面相觑。

陆知白忍住笑意。

本来他也不想说的,因为气象这个东西,单单涉及的大气就分好几个层……解释起来非常麻烦。

牵扯的专业东西太多,他也只能说个大概……

陆知白一脸严肃的手指北方:

“如今,整个黄河流域中部、北方数省,皆被一个巨大的‘副热带高压’笼罩……

就像一口倒扣的蒸锅,热气下沉,万里无云,因此久旱不雨。”

“而南方,”陆知白声音洪亮,“因副高边缘气流抬升,来自南边海上的水汽凝结,阴雨不断。”

新任的户部侍郎冷笑:“即便如此,北方无雨,黄河干涸,如何会有大涝?”

陆知白目光一沉:“问题就在于——副高不会永远不动!”

他声音提高,“副高如果北抬,南海和东海的水汽,就会被强劲的东南风裹挟北上,撞上北方的山脉!”

朱标沉吟片刻,说:“冷热交汇,积云成雨……”

“太子殿下说得对,”陆知白颔首,“还有西北方向的冷涡也不能忽视。当冷暖气流交汇,水汽遇山抬升,暴雨就会倾盆而下!”

陆知白话音落下,殿内却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

工部给事中眉头紧锁,嘴唇蠕动了几下,终于忍不住开口:

“陆侍郎所言‘副热带高压’……不知出自何部典籍?《周髀算经》?《梦溪笔谈》?抑或是……”

陆知白摇头:“此乃……我独家所创,古籍未载。”

“荒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当即拂袖,“无典无据,岂可妄言天机!”

户部侍郎眯起眼,狐疑道:

“侯爷方才所言‘冷涡’‘水汽抬升’,听着倒似炼丹术士的五行生克之说……”

陆知白还未回答,钦天监监正突然颤巍巍插话:

“老臣观星五十载,倒觉侯爷所言……似有几分道理。”

“监正莫不是老眼昏花?”兵部尚书冷笑,“《淮南子》明载‘旱魃为虐,见则大旱’,分明是旱神作祟,与什么‘副高’何干?”

工部给事中突然一拍脑门:

“等等!侯爷说水汽遇山成雨……这倒让下官想起《岭表录异》记载‘岭南瘴气,遇山则化雨’……”

“胡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怒道,“那是瘴气!与黄河水患八竿子打不着!”

众人吵作一团时,龙椅上沉思的朱元璋突然回过神来,重重咳嗽一声。

所有争论戛然而止。

老朱眯着眼,手指轻轻敲打御案:“咱听不懂什么高压冷涡。”

他盯向陆知白:“你就给咱一个准话,将来……几个月里,北方必定有雨?”

陆知白沉吟片刻,咬牙道:“不错!”

朱标微微摇头,但是转念一想,就算没有雨,又能怎么样?

总不至于把这家伙拉去祭天求雨……

陆知白却是看到许多大臣仍然满脸不解,或者不服的样子。

便说:

“诸位大人,可曾听过‘旱极而蝗,涝极而旱’的道理?

天行有常,旱涝相生,此乃阴阳循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