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695章 黄河大堤,勒石记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5章 黄河大堤,勒石记功

陆知白攥着朱标连夜送来的密信,摩挲着信纸边缘。

没必要急着向老朱请罪。

难不成,御书房昨夜才收到开封奏章,今晨消息便能传至侯府?

这眼线密布的程度,倒比暴雨时的黄河水还叫人胆寒。

“就当不知此事。”他把玩着一个鎏金打火机,将信纸烧掉。

望着火苗贪婪吞噬墨迹,对朱长乐笑道:

“若我此刻去请罪,倒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长乐犹豫着问:“那生祠,会不会...”

“放心吧,先看看形势,翻不起什么风浪。”陆知白夹起一箸翠色欲滴的青菜,挑眉笑道:“好嫩的菜心,你也尝尝~”

他打算,用正常的渠道和速度来“得知”这一消息。

一边慢条斯理地用膳,一边在心中默默推演着朱元璋可能的反应,连被召见的措辞都已反复思量。

然而第二天。

直到夜幕降临,既没有御前传唤,也没听说朱元璋对开封的处置。

陆知白倚在书房窗前,望着天上的弦月轻笑:看来老朱也在静观其变。

三日后。

通政司把最近的奏章整理成了邸报。

各种消息,如雪花般传抄六部。

翰林院编修举着邸报咋舌:

“民间竟给广智侯立生祠?这成何体统!”

都察院御史台当即炸了锅。

浙江道御史陈廉拍案而起:“此乃僭越之举!陛下当立即下诏禁绝!”

陆知白倚在书房窗前,听着管家转述坊间议论。

“侯爷,听说御史弹劾了七封奏章呢。”

管家话音未落,他却轻笑出声:“有骂声才好。”

他没有丝毫不满或者不悦,反而是眉眼含笑,道:

“全是颂声的朝堂,可比黄河溃堤还要可怕……”

就连胡惟庸在朝时,也有些反对者啊。

……

次日。

朝会钟声响起,大臣们鱼贯而入。

朱元璋目光扫过群臣。

陈廉率先出列,手中弹劾奏章被攥得发皱:

“陛下!广智侯纵容民间立生祠,此乃僭越淫祀,坏朝廷法度!若不惩戒,他日人人效仿,纲纪何存?”

礼部尚书也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生祠一事关乎礼制,工部侍郎虽无指使,但亦难辞其咎,望陛下明察。”

御史们见状,纷纷附和。

大殿内,弹劾之声此起彼伏。

朱标眉头微锁,随后又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扫视着群臣。

却见刑部侍郎站出:“诸位所言差矣!陆侯爷力保开封,救百姓于水火,百姓自发立祠,足见其功。怎能以‘僭越’草率定罪?”

“此言谬矣!”陈廉立刻反驳,“民心岂容臣子私收?此举恐生不臣之心!”

两派争执不下。

朝堂气氛剑拔弩张。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听着争吵,眼睛却不停的微微转动,端详着每一个人。

就在两派大臣争得面红耳赤时,陆知白上前一步,拱手朗声道:

“陛下!儿臣听闻民间立祠之事,彻夜难安!儿臣不过遵陛下旨意行事,些许微末之功,怎敢受百姓香火?此等僭越之举,实乃陷儿臣于不义!”

他言辞恳切,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陈廉冷笑一声:“广智侯这是见势不妙,开始撇清干系了?”

陆知白并未理会他,继续道:

“陛下圣明烛照,治水方略皆是陛下亲裁;朝中诸公鼎力相助,方能保开封周全。

儿臣不过是纸上谈兵之人,岂敢贪天之功?恳请陛下严办此事,以正朝纲!”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似笑非笑地看着陆知白,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扫视群臣,沉声道:“都别吵了!民间私立生祠,确属违制。着令开封府,即刻拆除!”

众人一愣,还未反应过来,朱元璋又道:

“然陆侍郎此次治水有大功,亦不可埋没。

着:于开封黄河大堤,择地勒石记功。此事由礼部、工部,即刻督办!”

“臣遵旨!”群臣齐声应道。

陆知白心中暗自松了口气,面上却依旧恭谨:

“陛下圣裁,臣等拜服!”

一场风波,就此暂告一段落。

退朝后,陆知白刚迈出奉天殿,便被陈廉拦住。

“广智侯这一手以退为进,倒是打得漂亮。”陈廉皮笑肉不笑,眼神里满是讥讽。

陆知白拱了拱手,神色坦然:

“陈御史言重了。陆某不过深知,功劳再大,也大不过陛下的天威;民心再盛,也盛不过朝廷的法度。”

说罢,他迈步离去,袍角扫过青砖,留下一串轻灵的脚步声。

与此同时。

朱元璋在武英殿召见太子朱标。

“标儿,你觉得咱这处置如何?”朱元璋摩挲着案头的奏章,目光深邃。

朱标恭敬道:“父皇既维护了朝廷纲纪,又不寒功臣之心,还能彰显皇恩浩荡,实在高明。”

朱元璋哼了一声:“那小子倒是机灵,向来知道不居功自傲...”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懂得进退,才是聪明人。倒是朝中某些人……”

朱标眉眼低垂,微微颔首。

朝中没有那么一团和气,但也没有那么不和谐,不正是父皇想要看到的吗?

几日后,开封传来消息,陆知白的生祠尽数拆除。

取而代之的,是黄河大堤上一座巍峨的功德石碑。

这一座有五六丈高的巨大石碑,把这一次治黄河的功劳,固定在了历史中……

碑文开篇便是“朕忧民瘼,夙夜匪懈,亲定方略以御水患”。

将朱元璋的功绩置于首位,而后才详述群臣与陆知白的治水之功。

消息传回京城,陆知白看着下属递来的碑文拓本,微微颔首。

……

三日后,河道官刘芳风尘仆仆的踏入京城。

他的述职,正式拉开了此番治水功绩结算的帷幕。

朝会之上,刘芳详细禀报道:

“此次治水,仰赖陛下圣裁。此外,多亏广智侯陆知白未雨绸缪,提前预判水情,才有开封之安……他实乃首功!”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交头接耳。

陈廉皱着眉头,小声嘟囔:“一个驸马,功劳都快盖过天了……”

这话被身旁官员听见,吓得赶紧往旁边挪了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