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如懿传之凤临天下 > 第33章 皇帝病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病入膏肓、卧床多日的皇帝,突然间精神焕发,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不仅能够坐起身来,还能与身边的侍从们谈笑风生,这让众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和欣喜。

皇帝的病情好转之后,便立刻下令召见皇室宗亲以及军机重臣们入宫觐见。这些人听闻皇帝召见,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皇帝此番召见究竟所为何事。然而,当他们见到皇帝时,却发现皇帝面色红润,眼神明亮,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病态。

军机重臣们都是久经官场、见多识广之人,他们自然明白皇帝这看似突然的病情好转并非好事,而是回光返照。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强作镇定,向皇帝行礼问安。皇帝微笑着看着众人,示意他们起身,并开始与他们交谈起来。

皇帝的声音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却十分清晰,他询问了一些国家大事和朝廷政务,军机重臣们都一一如实回答。皇帝时而点头表示赞同,时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在场的众人都对皇帝的智慧和洞察力深感钦佩。

然而,在这表面的平静之下,众人心中都清楚皇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回光返照只是生命即将结束前的短暂挣扎,皇帝的身体状况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好转。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尽心尽力地回答皇帝的问题,希望能在皇帝最后的时刻给他一些安慰和支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皇帝突然下诏,召集后宫所有的嫔妃们前来觐见。这个消息让整个后宫都沸腾了起来,众人纷纷猜测皇帝此举的意图。

而在冷宫之中,已经被冷落多年的庶人瑜答应也接到了诏书。她心中既惊讶又忐忑,不知道皇帝为何会突然想起她这个被遗忘的人。

瑜答应在冷宫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早已习惯了孤独和寂寞。然而,当她收到诏书的那一刻,心中还是涌起了一丝期待。

终于,到了觐见的日子。瑜答应精心打扮了一番,虽然她的衣着朴素,但依然难掩其清丽的容貌。

当她踏入宫殿时,看到了皇帝正端坐在龙椅上,周围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嫔妃们。瑜答应缓缓走上前去,向皇帝行礼。

皇帝的目光落在了瑜答应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似乎想起了曾经的一些往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

“瑜答应,多年不见,你可安好?”皇帝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如春风拂面般轻柔。

瑜答应心中猛地一紧,她不禁有些慌乱,连忙低头行礼,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谢陛下挂念,臣妾一切安好。”

皇帝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摆了摆手,示意瑜答应起身。瑜答应缓缓站直身子,却始终不敢抬头直视皇帝的目光。

皇帝转头看向其他嫔妃们,与她们亲切地交谈起来,询问她们的近况和生活。嫔妃们纷纷回应着皇帝的问话,或娇嗔,或温婉,一时间,宫殿内气氛融洽,欢声笑语不断。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叙旧过程中,瑜答应却始终感到有一道炽热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她小心翼翼地用余光瞥了一眼,果然发现皇帝的视线正时不时地扫过她,那眼神中似乎蕴含着某种特别的关注。

正当瑜答应有些局促不安时,皇帝突然开口道:“朕时日无多了,你们都进宫伺候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皇后佟佳氏温良贤淑,不会和你们计较曾经的冒犯。朕驾崩后,过了国丧,你们有皇子的就让皇子接你们出去安享晚年吧。”

皇帝的话语虽然平淡,却如同一道惊雷在众嫔妃的心中炸响。她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瑜答应突然上前一步,盈盈下拜道:“陛下,臣妾愿为皇上祈福,从此青灯古佛相伴,为陛下诵经超度。”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瑜答应,眼神中满是惊讶与不解。皇帝也有些意外,他看着瑜答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这个被冷落多年的女子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其他嫔妃们则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眼中露出不屑,觉得瑜答应这是故作姿态;有的则暗自庆幸自己不用做出这样的选择。皇帝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既如此,朕便准了。”瑜答应谢恩后,安静地退到一旁。她知道,这或许是她在这深宫中最好的归宿,远离这勾心斗角的地方,余生为皇帝祈福,也算是对过去的一种解脱。而宫殿里的气氛,也因为她的这个决定,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然后缓缓说道:“永瑚一旦登上皇位,他的众多嫔妃自然会入住东西六宫、寿康宫以及宁寿宫等宫殿。然而,这些宫殿虽美轮美奂,但相较于你们所期望的居所而言,是否会显得有些局促狭小呢?”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些宫殿规模的一丝疑虑。

嫔妃们听到皇帝的话后,都不禁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目光,心中暗自揣测着皇帝这番话背后的真正意图。一时间,宫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就在众人沉默不语之际,资历较深的舒妃率先打破了僵局。她微微一笑,语气婉转地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这些宫殿对与我们这些太妃来说,确实稍显拥挤了些。”舒妃的话语既表达了对皇帝观点的认同,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皇帝接下来可能要说的事情上。

皇帝显然对舒妃的回答颇为满意,他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然后,他继续说道:“朕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决定让你们日后都搬进畅春园居住。那里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皇帝的声音温和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嫔妃们听到皇帝的决定,先是一愣,随即纷纷跪地谢恩。畅春园可是皇家园林,风景绝美,能入住那里养老,可是莫大的殊荣。

然而,瑜答应心中却有些不安。她本已打算青灯古佛相伴,这突然的安排打乱了她的计划。但她也不敢违抗圣意,只能默默跟着众人谢恩。

皇帝看着众人的反应,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他又开始交代一些身后之事,比如让众嫔妃要和睦相处,不可再生事端等。

就在这时,皇帝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变得煞白。众人见状,纷纷围上前去,脸上满是担忧。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他强撑着身体,又交代了几句,便让嫔妃们退下了。

瑜答应随着众人走出宫殿,心中思绪万千。她不知道这畅春园的生活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但她明白,自己的命运已无法由自己掌控。

皇后佟佳氏静静地坐在皇帝身旁,她的美丽和温柔依旧如昔。皇帝凝视着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皇后已经陪伴皇帝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她的容颜虽然不再年轻,但那份娴静和端庄却愈发显得珍贵。皇帝想起了他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那些共同经历的欢笑与泪水,都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皇帝轻声说道:“澜儿,你陪着我四十多年,从青春年少到如今的岁月沧桑,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温情,仿佛在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

皇后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轻轻握住皇帝的手,温柔地说:“陛下,这四十多年的相伴,是臣妾最大的幸福。”

皇帝感慨地说:“是啊,澜儿,你的陪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你总是默默地支持着我,给予我力量和勇气。”

皇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皇帝见状,心中了然,他知道皇后心中所想。

“我明白,你当年并非真心想要入宫为妃。”皇帝轻声说道,“然而,我需要你这样一个先帝精心培养的女子来管理后宫事务。孝贤皇后富察氏虽然温婉贤淑,但在处理宫廷事务时,却稍显柔弱,缺乏果断和狠辣。至于废后乌拉那拉氏……”

皇帝话未说完,皇后佟佳氏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废后乌拉那拉氏可是皇上您自己亲手捧上后位的,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皇上您自己最清楚了。反正在废后乌拉那拉氏手上我可没有吃亏,”

皇帝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仿佛对过去的决定有着深深的感慨。他缓缓地说道:“是啊,朕那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才做出那样的决定。”说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然而,时光荏苒,如今朕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这后宫之事,日后就全仰仗你了,澜儿。”

皇后听闻皇帝的话语,连忙点头,表示明白皇帝的托付。她的神情庄重而坚定,显示出她对这份责任的重视。接着,皇后回应道:“陛下放心,臣妾定会不遗余力地管理好畅春园,让后宫的众嫔妃们都能在这里安享晚年。”

皇帝听后,微微颔首,表示对皇后的信任。然而,他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似乎还有什么事情让他放心不下。皇后见状,轻声问道:“陛下可是还有其他顾虑?”皇帝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只是这瑜答应,她一心向佛,如今要她搬去畅春园,恐怕她心中会有所不满。”

皇后略作思考,回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妾也担心瑜答应会因此心生不快。不过,既然她如此虔诚地信奉佛法,不如在畅春园内为她专门建造一处佛堂,这样她就能在那里潜心礼佛,也算是遂了她的心愿。”

皇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点头道:“澜儿此计甚好,就照你说的办吧。”皇后见皇帝赞同自己的提议,心中稍安,再次欠身道:“谢陛下夸奖,臣妾定会妥善安排。”

皇帝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他的身体像是风中残烛一般,随着咳嗽的节奏不停地颤抖着,原本就苍白的面色此刻更是如纸一般,毫无血色。

一旁的皇后见状,心中大骇,急忙快步上前,伸出双手扶住皇帝摇摇欲坠的身躯。她满脸忧虑地凝视着皇帝,眼中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皇帝的咳嗽愈发猛烈,仿佛要将他全身的力气都耗尽一般。他艰难地抬起手,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还未等他开口,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袭来,让他的话语被生生地打断。

好不容易等到咳嗽稍微缓和一些,皇帝才终于能够喘上一口气。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勉强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澜儿,永瑚这孩子……个性刚毅无情……”他的声音断断续续,仿佛每说一个字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怜悯。

皇后佟佳氏微微一笑,安慰道:“永瑚是臣妾的长子,他的性格确实像极了先帝和皇上。不过,这也正是他的优点所在,有这样的性格,他必定能成为一代明君。而且,永瑚登基之后,后宫之事自然会有皇后西林觉罗氏去打理,臣妾一个太后都已经六十岁了,也该安享晚年了。”

皇帝听了皇后的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但他的眉头依然紧皱,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澜儿啊,我担心永瑚这孩子性格过于刚硬,处理事情时容易得罪人,如此一来,恐怕会树敌过多啊。而且后宫之中,女人们的心思复杂,难免会有各种纷争。”皇帝忧心忡忡地说道。

皇后见状,连忙温柔地拍了拍皇帝的手,安慰道:“陛下不必过于忧虑,臣妾会在暗中提点永瑚,教导他如何刚柔并济地处理事情。至于后宫嘛,有西林觉罗氏主持大局,她聪慧贤淑,定能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

皇帝听了皇后的话,心中稍感宽慰,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正当他想要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皇后见状,大惊失色,急忙高声呼喊着太医。太医们闻听召唤,匆忙赶来,围在皇帝身边,又是诊脉,又是查看病情,一番忙碌之后,他们的脸色都变得十分凝重。

皇帝强撑着身体,虚弱地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先退下。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但在这关键时刻,他必须要坚持下去。

待众人退下后,皇帝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当着皇室宗亲、军机重臣的面,郑重地宣布让诸位皇子叩拜新君永瑚。这一举动,无疑是向所有人宣告了永瑚的太子地位,也让其他皇子们彻底断绝了争夺皇位的念头。

皇子们虽心中各有不甘,但也只能依照皇帝的旨意,纷纷跪地向永瑚叩拜。永瑚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他向皇帝行礼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期望,保我江山社稷。”

皇帝看着这一幕,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情。然而,他的身体却愈发虚弱,每一次呼吸都显得那么艰难。突然,皇帝的身体猛地一晃,险些从床上上跌落下来。众人见状,纷纷惊呼,太医们又急忙上前救治。

皇帝摆了摆手,那原本带着威严与力量的手势,此刻竟透着几分虚弱与无力,像是一片在狂风中飘摇的枯叶,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殿内原本就压抑的氛围,此刻更是如死一般寂静,众人皆屏气凝神,目光紧紧地锁在皇帝身上。

皇帝微微侧过头,目光中满是期许与眷恋,落在了永瑚身上。他原本红润的脸庞此刻已变得苍白如纸,毫无血色,仿佛被一层寒霜所覆盖;那深邃的眼眸也变得黯淡无光,像是即将熄灭的烛火。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声音微弱却又无比坚定地对永瑚说道:“永瑚,这江山……就交给你了。”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带着无尽的沉重与责任。

“你定要励精图治,莫负天下百姓。要做一个明君,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让这大清江山繁荣昌盛。”皇帝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永瑚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大清未来的美好憧憬。

接着,皇帝的语气变得柔和起来,眼中流露出一丝温情:“孝顺你的母亲,她这一生为了朕………”话未说完,一阵剧烈的咳嗽突然袭来,皇帝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脸色涨得通红,仿佛被一团烈火所包围。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龙袍的衣角,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皇帝想要继续说下去,却发现自己的力气已经耗尽。他缓缓地闭上了双眼,那原本紧绷的身体也渐渐松弛下来,像是失去了支撑的提线木偶。一代帝王,这位曾经叱咤风云、掌控天下生杀大权的君主,就此驾崩。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汹涌的潮水。皇室宗亲们纷纷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有的用衣袖擦拭着眼泪,有的则捶胸顿足,悲痛欲绝。满朝重臣们也皆面露哀容,有的低头叹息,有的则默默流泪。

永瑚呆呆地站在原地,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整个人都懵了。他的双眼直直地望着皇帝,眼神中充满了震惊、悲痛与迷茫。过了许久,他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下来。他双手紧紧地握拳,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皇阿玛!皇阿玛!”永瑚声嘶力竭地呼喊着,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与不舍。他爬到皇帝的身边,双手颤抖着握住皇帝那已经渐渐冰冷的手,仿佛想要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那渐渐消逝的生命。然而,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一代帝王的传奇,就此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