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本允骑着马,驮着受伤的齐一,一路向南疾驰。他们风驰电掣般地穿越山林和原野,终于来到了一个名为蕉岭邑的地方。
到了这里,秦本允稍稍松了口气,让马儿放慢了脚步。然而,他回头一看,很快就发现齐一的状况非常不妙。
原来齐一的伤势极其严重,不仅身体受到重创,真力也消耗殆尽。
在吕山上时,他还能勉强支撑,但一下山后,他的身体就像是被抽走了最后一丝力气,再也无法坚持下去。
突然,齐一的脖子一歪,整个人失去了意识,像一根断了线的木偶一样,从马背上直直地栽倒下去。
“齐兄弟,你怎么了?”秦本允见状,心中大骇,急忙跳下马来,冲向齐一。
他一把将齐一紧紧地搂在怀中,却发现齐一的双眼紧闭,牙关紧咬,脸色苍白如纸。
“齐兄弟,齐兄弟,醒醒,醒醒啊……”秦本允焦急地呼喊着,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他一边呼喊,一边用力摇晃着齐一的身体,希望能把他从昏迷中唤醒。
然而,无论他怎样摇晃,齐一都毫无反应,依旧紧闭着双眼,一动不动。
秦本允的心跳愈发急促,他开始惊慌失措,大声叫嚷起来,仿佛这样就能让齐一重新睁开眼睛。
“你哭叫什么?他没有死!”
突然,一道低沉而又威严的声音从秦本允的背后传来,仿佛平地惊雷一般,吓得他内心咯噔了一下。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犹如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秦本允的心上,让他猝不及防。
他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身体猛地一颤,双腿有些发抖打颤。
“谁?谁在说话?”秦本允惊恐地环顾四周,然而除了他和躺在地上的齐一之外,并没有其他人的身影。
“难道是我听错了?”秦本允心中暗自思忖道,额头上冷汗涔涔。
就在他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那道声音再次响起:“你没听错,我就在你身后。”
秦本允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战战兢兢地转过头去,只见一名身着黑色长袍、身姿绰约的蒙面女子正静静地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
那女子的黑袍随风飘动,宛如幽灵一般,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她的脸上蒙着一层黑纱,让人无法看清她的真实面容,但从她露在外面的一双美眸中,却透露出一股冷冽的气息。
尽管如此,秦本允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名女子,她正是在吕山法会上救下他们的鬼界圣使——黑玲!
“太好了,黑玲姑娘,你也脱身了!”见到是友不是敌后,秦本允如释重负地喊道。
“先前齐兄弟还在担心你呢!”
这时候他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来,上下打量着黑玲。
只见她步履轻盈走过来,宛如仙子下凡,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秦本允心中暗自惊叹,这黑玲姑娘的修为果真是极其高深,竟然能够凭借着神行御风之术,就如此迅速地追上他们的马匹。
然而,黑玲似乎并没有在意秦本允的惊叹,她的目光始终落在地上的齐一身上。
只见她快步走到齐一身边,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起他的伤势来。
“黑玲姑娘,齐兄弟他到底怎么了?”
回过神来后,秦本允心头焦急万分,额头上甚至都冒出了一层细汗,他忍不住又一次开口问道。
黑玲见状,连忙沉声道:“你别担心,且容我先看看他的情况再说。”
说罢,她一把抓起齐一的手腕,仔细地摸了摸他的脉象。
过了一会儿,黑玲松开了手,她面色凝重地说道:“他身受重伤,体内的真力已经耗费殆尽,导致晕厥难醒。不过,从目前来看,他暂时还没有性命之忧。”
听到这话,秦本允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又皱起眉头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就让他这么一直晕厥下去吧?而且,闾山派的那些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我还得尽快带他离开这福建呢!”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闾山派的云腾和云涛二人对这大熙剑可是觊觎已久,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他们自然不肯轻易放过。
而以他们的实力和势力,短时间要在这福建地界找到秦本允和齐一,也并非难事。
时间紧迫,形势逼人,秦本允越想越觉得不安。然而,那黑玲却似乎并不像他那般焦虑。
只见她查看完齐一的伤势后,稍稍思考了一下,便开口说道:“齐大哥的伤势实在太重了,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无法承受舟车劳顿,更别说用马驮着狂奔了。否则,很可能会导致他体内的真气逆行,进而引起脏腑之气紊乱,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一听这话秦本允有些给吓着,面色发白,连忙开口问道:“那怎么办呢?”
黑玲沉思片刻,说道:“此处往前三十里便到达梅州地界,到那后,再往西行七八里有一座山叫云阕山。那山中农庄里面住着个铃医,名叫方道明,此人与我相识。他医术高超,咱们带齐一去他那里求医,想来能治好。”
一听这话,秦本允不由得一愣,皱眉小声嘀咕道:“铃医?他能行吗?”
黑玲见状,连忙解释道:“你可别小瞧此人!这方道明虽然只是个山村铃医,但实际上他曾经可是玄门弟子,学过不少道法和道医,医术相当高明,这梅州之人都称他为‘仙医’!”
听到这话,秦本允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他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说道:“哦,原来如此!那真是太好了!黑玲姑娘,既然这样,那咱们赶快去吧!”
黑玲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二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带着齐一前往那云阕山,去找方道明看病。
其实,秦本允之所以一开始会对铃医有所疑虑,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这铃医又被称为乡医或行脚医,通常都是在山村中替农户看病的。
而且他们的医术水平相对较低,往往只能看一些简单的病况而已。
之所以会有“铃医”这个称呼,主要是因为这些人身上会长期挂着一个铃铛。
当他们在山里行走时,铃铛的声音就会提醒山里的农户,知道有医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