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解决我们现在的困境。

有没有兴趣听听?”

听到对面的乔布斯陷入了沉默。

徐谨言知道对方此时正在犹豫,于是当即抛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是什么?”

都说好奇心会害死猫,可人的好奇心会有什么后果呢?

“我们只负责授权、联系配件供应商送货到华夏。

而我们在华夏设立的工厂,其实是一个代工厂,只需要负责组装的工作。

我们定下组装的标准和要求,那么按照制定的标准,给代工厂发放他们应得的费用就可以了。

据我所知,苹果现在的销量很难按时足额供应,也就是说,我们迟早是要建立自己的工厂的。

但是米国工人的工资,你比我清楚。

一个月几美刀和一个月几百美刀,这之间可是巨大的鸿沟,史蒂芬,这都是我们的利润。

或许你会认为把工厂放在大洋彼岸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可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下一代产品发布前,就生产一批成品,在预定的发售日期前,运送到本土就可以了。

海运的时间只需要13天到15天,而且现在太平洋海运也非常的成熟,我不认为这个时间会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有,我们也可以选择包下一整架联邦快运的空运,平摊下来,一台电脑的运费也只需要几十美分甚至几美分。

史蒂芬,我们是商人,商人是要追逐利润的。

现在苹果二代的售价如果换成在华夏组装的话,那么节省下来的组装费,就全都是我们的利润了。

或者,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利润的空间,在终端降一部分价格。

你知道的,因为Ibm和我们的个人电脑现在在北美大获成功,其他公司已经开始了模仿。

苹果三代为什么失败,原因和情况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听到乔布斯那句下意识的为什么。

徐谨言开始了他的忽悠大法。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居然无法反驳。。。”

等到徐谨言把话讲完,电话里继续沉默了半分钟。

终于,乔布斯的声音响起。

看起来已经被徐谨言给说动了。

“不管怎么说,我都是苹果的股东。

而且是永远跟你站在一起的。

前年的时候,我们就说过苹果一定会上市。

现在,我们距离上市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市场的占有率提升越高、越快,那么我们上市后的股价就会越高。

我可以一次又一次为苹果免费打广告,可最终,苹果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

好好想想吧。”

看到乔布斯有动摇的倾向。

徐谨言再次把上市这件事拿了出来。

“但我听说华夏那边并不好打交道。。。”

不过,乔布斯依旧还有担忧。

“这点你放心。

如果你确定想在华夏建立工厂,联系的事情我来帮你。

我有熟人和渠道,现在就差你一句话了。”

听到乔布斯的这句话。

徐谨言当即给出了解决办法。

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赶,说到底,自己也不过是个联络人的角色。

具体的事务,两边自然有人操心,远远轮不到自己。

但好处,却少不了自己的。

要知道,这个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等到苹果在华夏建立了代工厂,那么技术迟早是会学到手的。

再加上自己有苹果的股份,未来未必不能在华夏也建立一个研发中心。

嗯。。。看来等到苹果上市后,自己得再吸纳一些股份才行了。

“那就按你说的来。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今年就能确定。

你刚才说提前发售的思路,提醒了我。

之前我们看到苹果二代电脑的热销,没有把控好产品质量,就匆匆上线了三代电脑。

结果导致了失败,下一次,我们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听到徐谨言愿意解决他眼中的大问题,乔布斯也是果决。

当即就给予了肯定答复。

“放心好了,史蒂芬。

交给我,你只需要等好消息就行。

如果双方都积极推进这件事的话,我想明年,我们就会有自己的工厂了。”

终于听到乔布斯的回复,徐谨言忍住心中的兴奋。

他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却是无比艰难的第一步。

只要第一步迈了出去,那么后续的事情,就会顺理成章的发生。

放下了电话后,徐谨言兴奋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终于。。。自己终于算是推动历史的进程做出了一点点改变。

或许有人会说,不过是一个代工厂,这有什么可高兴的?

后世的富士康不也全国都是?

可那是什么时候?现在可是80年!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年代,不止全国人民,就连高层都充满迷惘和探索精神的时代。

看似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代工厂。

可背后的意义却不一样。

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第三家、第十家,甚至无数家!

就像后世用一亿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一样,万事开头难。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只要走在路上,那么就会让无数的家庭和普通人受益。

有工作、就有工资,有工资、就能养家糊口。

这是普通老百姓最质朴的需求。

只要这个开端提前二十年,那么我的国,会不会比历史上早二十年兴盛发达起来呢?

“赵哥,我是徐谨言。”

徐谨言长出了一口气后,手再次摸向了面前的电话。

“徐科长,是刚才有什么事儿忘记说了?”

接到电话的赵秘书,还以为徐谨言是忘记了什么。

“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能不能给我柴大使的电话?”

徐谨言本想把刚才跟通用和苹果联系的事情跟赵秘书说一下的。

可话到了嘴边,却觉得干嘛要拐几个弯?

当即换成了要柴大使的电话。

“发生了什么事儿?”

一听到徐谨言要柴大使的电话,赵秘书顿时紧张了起来。

“别想岔了,不是坏事儿。

不过这件事有点大,也有点麻烦。

所以我这不是想着干脆我直接找柴大使说好了。

要是不方便的话,找周处长也行。”

听到赵秘书的声音顿时紧张了起来。

徐谨言赶紧解释了一句。

“也不是不行。

说起来你也是咱们自己人,不过我不确定柴大使的时间。

电话里记一下。。。”

听到徐谨言说不是坏事,赵秘书刚刚紧绷的心才放了下来。

也不问什么事儿,直接报了一串电话号码。

“成,我记下了。

谢了赵哥,回头来我家里请你吃饭。”

顺手拿起旁边的钢笔,在本子上记好了号码。

徐谨言顺口发出了邀请。

“你家有什么好吃的。

还不如来领事馆呢,这儿的大厨师傅手艺好的很。

去你家,能吃个饺子就算是大餐了。

对了,今天你的新书发售了,我刚看到外面的书亭围的是人山人海的。

没想到,徐科长你来美利坚才两年,就成了文学大家。

啧啧啧,实在是羡慕不来啊。。。”

听到徐谨言邀请自己去家里吃饭。

赵秘书却是开了句玩笑。

不过话头一转,说到了新书。

“是吗?

你不说我都没想起来。

那成,回头有空我去领事馆找你蹭饭去。”

听到赵秘书提醒今天是自己的新书,楚门的世界发售日。

徐谨言才恍然想起,今天是周末来着。

周一才在奥斯卡为自己打了广告,一眨眼就到了周末。

寒暄了几句后,放下了电话。

只是,就在徐谨言想给柴大使打电话的时候,却停下了已经放在转轮上的手。

起身来到了客厅,打开了电视。

“难以想象,时隔两个月后,着名的文学大师徐的新书发布。

作为如今美利坚最具知名度,也是最具争议度的文学大师。

徐的每一本新书都引起北美文坛的地震。

从他的第一本当幸福来敲门发售首周便登上了纽约小说畅销榜开始。

他的每一本书,是的,每一本书,都毫无意外的全部在纽约小说畅销榜上露过面。

嗯。。。除了那两本儿童读物哈利波特和安德的游戏。

但这不是我想说的,我想告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今天虽然不是黄石1963的发售日,而是一部全新,徐在奥斯卡之夜说过,一个关于真实与虚幻的故事。

楚门的世界。

这本书的发售引起了多么大的轰动。

可以看到,在我们的镜头前,只是一家非常普通,普通到全美各处都随意可见的书亭。

被慕名而来的读者,围的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