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 第24章 金銮诡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更天的乾清宫飘着冷雨,皇帝盯着案头的验骨密奏,指节捏得发白。

先太子骸骨右手的握痕里嵌着半粒乌头种子,与太医院火场残留的毒香成分一致

——原来当年他赐给兄长的\"安神香\",竟是慢性毒药。

\"陛下,大理寺陆大人求见。\"

小太监的声音惊飞梁上栖鸟。

皇帝迅速将密奏塞进暗格,抬眼时已换上忧虑神色:\"陆爱卿深夜进宫,莫不是验骨有何......\"

\"启禀陛下,先太子遗骸右手指甲缝里,有片不属于陵寝的青苔。\"

陆明谦叩首时,袖中滑出片灰绿色碎屑,\"臣比对过京中湿地,唯有太液池西岸的'忘忧亭'生有此苔。

而二十七年前案发当夜,皇上与先太子正是在此亭密谈。\"

皇帝指尖一颤,碰翻了案头茶盏。

忘忧亭的夜风中,先太子曾握着他的手说:\"玄弟,若有一日你需要我这颗棋子,哥哥甘之如饴。\"

那时他以为兄长在示弱,如今才明白,那句\"甘之如饴\",竟是用命写就的谶语。

那年,他八岁。

\"传旨,太液池即日起封池清淤,无关人等不得靠近。\"

皇帝起身走向龙椅,袍角扫过暗格边缘——那里藏着当年沈阁老拟的假密信,落款\"恩师\"二字的墨渍,至今未褪。

寅时三刻,太医院值房。

陈院判对着新送来的\"安神汤\"蹙眉。

碗底沉着极细的朱砂粉,与淑妃尸体内检出的毒素一致。

他忽然想起昨夜在密档库看见的场景:皇帝亲自锁上\"玄字卷\"时,袖口滑落的香囊里,露出半片乌头花瓣。

\"陈大人,该喝药了。\"

小药童捧着青瓷碗走近,袖口绣着的缠枝莲纹让陈院判瞳孔骤缩——那是御药房的标志。

碗沿触到唇边的瞬间,他余光瞥见药童腰间玉佩,正是今早陆明谦描述过的、皇帝暗卫的令牌。

瓷碗砸地声惊醒了值夜的更夫。

陈院判踉跄着撞开后门,巷子里突然窜出黑影,手中短刀泛着幽蓝

——和射杀淑妃的弩箭毒素相同。

他转身躲进药柜,却在跌倒时看见柜底暗格,里面躺着半卷《千金方》,批注栏用朱砂写着:\"乌头配朱砂,百日毒发无医\",落款是\"玄\"。

同一时刻,大理寺地牢。

萧伯仁盯着牢门缝隙透入的月光,忽然听见头顶传来砖石移动声。

他摸向墙根潮湿处,指甲抠开青苔,露出块刻着\"玄\"字的青砖——与先太子棺椁下的记号一致。

\"萧大人果然机敏。\"陆明谦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垂下来的绳索末端绑着个油纸包。

\"这是先太子临终前留给沈阁老的密信,里面有当年伪造笔迹的证人名单。\"

萧伯仁展开密信时,几滴血珠落在纸上。

那是他今早被审讯时,暗卫用掺了乌头的银针扎伤的指尖。

信中字迹力透纸背:\"沈卿勿怪玄弟,他需用我之死立威,稳固新政......\"

\"陆大人可知,陛下为何非要置先太子于死地?\"

萧伯仁忽然冷笑,\"因为当年先皇属意的储君是先太子,而陛下的'贤名',全靠兄长相让。\"

地牢上方,陆明谦贴着地面听着,腰间玉佩突然发出轻响。

那是父亲留给他的警示之物,此刻玉纹间渗出淡淡朱砂色——有人在附近燃了含毒的香。

\"快走!\"他抽出佩刀斩断绳索,转身时看见转角处闪过明黄衣角。

皇帝的贴身暗卫举着弩箭逼近,箭头正是淬了乌头毒的\"追魂箭\"。

乾清宫内,皇帝对着铜镜擦拭腰间玉佩。

镜中倒影与先太子有七分相似,只是眼角多了道当年被刺客划伤的疤痕——那刺客,正是沈阁老安排的死士。

\"陛下,大理寺走水了。\"

小太监跪地禀报时,皇帝看见他耳后有块青色胎记

——和二十年前替他顶罪的死囚一模一样。

原来这宫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替身\",随时准备为秘密赴死。

\"传旨,着陆明谦为钦差,即日起巡查江南盐政。\"

皇帝将密旨塞进鎏金匣,匣底刻着的\"玄\"字被烛火映得通红,\"顺便带陈院判一道去,太医院需新鲜药材。\"

江南,向来是沈阁老的势力范围。

皇帝指尖敲着案头的《江南舆图》,想起沈阁老曾说:\"陛下若想除陆谦明,江南水匪便是最好的刀。\"

如今他既要用陆家查清真相,又要防着秘密泄露,唯有借刀杀人。

三日后,紫禁城午门。

陆明谦望着陈院判被押上马车,注意到对方袖口露出的红斑——那是乌头毒发的征兆。

他摸向怀中的验骨密奏,奏本夹层里藏着先太子的绝笔残页,\"玄弟\"二字旁,用指甲刻着极小的\"救\"字。

\"陆大人此去保重。\"萧伯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隔着囚车铁栏递出个荷包。

\"里面是沈阁老当年仿写密信的狼毫笔,笔杆刻着'玄'字纹。\"

马车启动时,陆明谦看见城墙上站着个明黄身影。

皇帝抬手挥别,袖口露出的玉佩却少了道划痕

——原来昨夜,有人潜入大理寺,用新制的玉佩换走了先太子的遗物。

江南水道,月黑风高。

陈院判趴在船舷呕吐,吐出的血水混着朱砂色。

他指着舱底暗格,用最后力气说:\"那里......有陛下当年给太医院的密旨......\"

话未说完,瞳孔突然涣散,手中紧攥的船票飘进水里,上面印着\"玄字三号\"。

陆明谦撬开暗格,里面是卷用油纸包着的密旨,朱笔批着:\"乌头香灰可借淑妃之手散出,引茯苓上钩\"。

落款日期,正是茯苓暴毙前一日。

他忽然想起淑妃临死前的笑,那不是绝望,而是终于让真相大白的释然。

船尾突然传来异响,二十名水匪举着鬼头刀冲上甲板。

陆明谦反手甩出袖中银针,针尖蘸着从陈院判指甲缝里刮下的毒粉

——那是皇帝用来灭口的\"含笑半步颠\",与先太子体内的毒素同源。

混战中,他瞥见为首水匪耳后有块青色胎记,与乾清宫小太监的位置分毫不差。

原来这些所谓\"水匪\",都是皇帝训练的暗卫,专门负责清除知晓\"玄字卷\"秘密的人。

血溅到船舷的\"玄\"字船号上时,陆明谦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皇家的局,从来没有输赢,只有生死。\"

他摸出怀中的玉佩,用尽全力抛向江心

——那里,沉睡着先太子的半枚玉佩,和二十七年来无人敢提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