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赤潮覆清 > 第1038章 口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八里洼?是个洼地?”陈镇眯着眼盯着那处地方看着,似乎是想透过这简易的地图,看到那个突破口的地势:“这十八里洼有什么门道?”

“十八里洼,顾名思义就是延绵十八里的一片洼地,处在商丘至永城之间……”那名武工队队长在地图上指点着:“这片洼地原是黄河故道,黄河改道向南,在此地留下大片沼泽、芦苇荡、浅滩区域,如今这夏季时分,此地正是积水最深之时,芦苇茂密难辨深浅,地形极为复杂!”

“这片洼地地势复杂、区域广阔,难以通行,周围百姓商贾都不会走这洼地穿行,基本都是绕行官道,因此十八里洼里没有成熟的道路,跋涉艰难,可谓天险,故而白莲教在此地也没有布置多少兵力,只有少量兵马依托附近原有堡寨村庄据守。”

“另外,十八里洼芦苇茂密,地势高低不平,白日里便难辨远处动静,入夜更是漆黑一片,也有利于我军隐蔽穿行,白莲教以为此地天险,我军上万兵力必然难以穿过这片地势复杂的洼地,布兵主要是用于监视,兵力不多、战力不强,若是我军穿过这十八里洼突然出现,必然大大出乎白莲教的预料,迅速击垮当面阻拦之敌,然后就能毫无阻碍地抢渡黄河。”

那名武工队队长顿了顿,语气略微严肃了一些:“但是……我之前也说了,此地地势复杂,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安全穿行而过,此地没有成熟的道路,我们的武工队会帮助部队先行探几条路出来,但如今正是雨季,夏季又是此地积水最多的时候,深可埋腰,我们探出的道路,下雨之后可能就会被冲掉,部队就只能一边探路一边行进了。”

“十八里洼沼泽不少,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陷入沼泽之中,而且……若是穿行速度太慢,被白莲教或清军发现,派兵赶来布防,部队就要面临进退不得的局面,定然会被困死在这十八里洼里头。”

“易守难攻之地……”陈镇轻轻点了点头,眉间紧锁:“图海和白莲教的八卦军一直咬在咱们屁股后头,八卦军不论,若是图海手下马队全力跑起来,日行三四百里,甚至于像当年松锦之战的清军一样日行五百里,半天就能追上咱们……”

“但图海是个狡猾的家伙,他很清楚单靠马队追上咱们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一直不敢让马队脱离八卦军的大军单独行动,可若是咱们陷在这十八里洼里……局面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图海是老子从军以来遇到过最会抓战机的清军主帅,他娘的,咱们如今这般狼狈,就是给这图海逼的。”

“图海若是得知咱们闯进这十八里洼,定然会立马驱动马队全速扑来,我们动作稍稍慢一点,面对的就会是数万的清军骑兵等在十八里洼外头,到时候……就如你所说,进退不得、困死其中!”

陈镇将地图卷起,扫视着旁边休整的将士们,缓缓地踱着步,面上的表情一会阴一会阳,终于是下定决心:“富贵险中求,我倒是也想走官道大路大摇大摆的回去,但清军和白莲教必然不让,好路大路兵多堡寨多,这种没人走的路,才有空子让我们钻!”

“要相信我们的战士……”陈镇扫视了一圈周围的将士,语气变得斩钉截铁:“那就劳烦武工队的弟兄先过去帮我们探条路出来,我们先跟清军和白莲教绕个圈子,把后头的追兵和前头的机动兵力诱开,然后直扑十八里洼,各部军官、教导走到最前头,就算没有路,也得为战士们踩出一条路来!”

“总而言之,必须要快,要抢在清军和白莲教收到消息之前就冲过十八里洼,只要图海不能借助马队在十八里洼拦住我们,他们也得绕路走,咱们就能进一步和他们拉开距离,冲过黄河,我们就直往归德府冲,一步不停!”

周围的军将慨然领命,陈镇让军官在前头为大部队踩出一条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这道命令,反倒是一个个跃跃欲试,甚至有些兴奋之色。

“还有件事,是应委员之前特别交代的……”那名武工队队长接过地图展开,在地图上点了几个位置:“我们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设置了几个接应点,陈镇长,你们可以将部队的重伤员或是不便携带的物资人员留在这里,我们会派人接手,将他们送去中原根据地暂时隐藏休养,以此为部队突围南归减轻负担。”

“如此甚好!”陈镇顿时大喜:“我们带着许多伤员,既没有合适的医疗条件和药物,又要高强度的运动转移,从山东而来,已经有许多重伤员承受不住去世了,还有一些弟兄……不愿拖累部队自行了断,我看在眼里也是痛在心里,还有许多牺牲将士的尸体,我们没时间掩埋或火葬,也只能把它们绑在骡马上跟着,如今这夏日时节许多都已经腐化了……”

“现在好了,有你们接手,重伤员能得到救治休养,尸首能火化下葬…….我们也能全心全速去突围……”陈镇长长出了口气,感慨道:“有根据地的同道帮忙,这仗打起来才顺畅,在山东没有根据地、没有群众基础,戳你娘的,又瞎又聋又呆,差点没憋屈死!”

计议已定,命令立刻被迅速执行,三支疑兵分队很快被挑选出来,每人配上三匹快马,又带上一堆骡子毛驴,向着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大量牲畜放蹄狂奔,卷起大股大股的烟尘,远远看去,仿佛有千军万马在行动。

陈镇站在一处土坡上,最后望了一眼北方追兵可能出现的方位,又眺望了一眼十八里洼的方向,轻轻揉搓着腰间的腰刀铜环,双目目光就像一柄精准的匕首,即将刺向敌人防线最意想不到的柔软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