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屏幕中吕慈做着一项项惨绝人寰的实验,端木瑛短暂的自责了一下。

换成是魏淑芬讲述的那个端木瑛,一定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认为是自己害死了这些无辜的人。

但现在的端木瑛不会。

不是因为现在的端木瑛的善良泯灭了。

现在的端木瑛依旧善良,只不过她多了一分智慧和理性。

在一瞬间,端木瑛的确想到了,如果不是她在过去留下了这只猪的双全手传承,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下一秒,端木瑛就反应过来了。

白墨早就跟她们说过。

既定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她为什么要留下传承,就是因为吕家的事情是既定历史。

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凶案现场看到官方人员立马逃走的人不一定是凶手,但一定做了什么亏心事。

吕慈就是这种情况。

原本的既定历史已经说明了吕家绝对有问题。

只是不清楚具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毕竟如果没有问题,吕家隐瞒什么?

尤其是有隔壁老王家巧取豪夺拘灵遣将的案例在前。

吕家就算夺取了八奇技,哪怕夺取的过程道德上不那么光彩,那么也没什么关系。

依旧是老王家作为先例在那边。

所以,能让吕慈不惜让家族不问外事,闭关锁村,停滞发展的事情,那一定是突破了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忍受的底线的事情。

这件事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知道吕家情况的人,都知道有着这么一件事存在。

现在他们只是知道了这件事具体是什么。

——

乐乐还是中止了能力,被喊了出来。

毕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变态了。

就算是她以旁观的视角进行观察,在不经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再次受到心理创伤。

虽说在这里受到创伤端木瑛马上就可以治。

但这就很没人道主义了。

有种把友军当敌人折磨的感觉。

一边治疗一边受伤,当凌迟呢?

况且真相看到这里,其实已经明了了。

乐乐的任务已经算完成了。

她现在最重要的目的是去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

比如多看点恐怖片、猎奇片之类的,多看看汉尼拔这种类型的,才能让自己的心态逐渐常规化。

否则就算是第三视角,一般人也没办法扛得住这种类型的电影电视剧。

吕家村事件算是结束了。

吕良恍惚了一下,但还是坦然接受了现实。

结果还算好。

至少在刚才的那些画面里,罪恶的确都集中在他太爷吕慈身上。

接下来要讨论的,其实就是如何处置吕慈了。

不论如何,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都太久远了。

甚至按照时间来算,似乎还是发生在建国之前。

别说是按照新法没办法追溯过往,就算是按照旧法,那也没办法追溯到建国之前。

不过,那就真没办法了吗?

其实是可以的。

比如那些战犯,就没有不能追溯的说法。

但吕慈做的事情,畜生程度或许没差多少,但还真和政治、战争搭不上边。

一没有当罕见,二没有帮果军。

想清算也没办法用这些理由清算。

这时候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回到过去,还是用哪都通的那套方法,对异人的处罚不讲究法律,随心所欲就行。

就像哪都通随心所欲的就能把八奇技定义为取乱之术,随心所欲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这终究不是正道。

在经过官方人员连线碧游宫那边,以及上层进行讨论后,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结论。

吕慈这件事的确也算是一个典型案例了。

这宣告了法存在的真正意义。

正确的说法是,因为无法追求到真正的绝对正义,所以退求其次,法律规定了程序正义。

也就是说,绝对正义是目标。

但很多学法学的失去了人性的人却倒反天罡。

认为程序正义才是目标,开始唾弃违背了程序正义的真相。

这其实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道理。

叫做不分好歹的善是恶的帮凶。

法的设立是追求正义,如果成为了恶的帮凶,就是本末倒置。

尤其是当程序正义这个本身可以达到的东西都无法达到,而是有选择性的进行程序正义。

这就把程序正义本身的优势消磨掉,变成了和绝对正义一样无法绝对实现的目标。

现在异人和普通人的壁垒打破,也有一个好处。

以前的时候,乐乐的能力形成的画面,那是不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呈堂证供的。

但现在,这些都是可以服众的证据。

唯一的问题还是追溯的问题。

这种情况肯定会有异议。

并且这种异议还不是绝对错误的异议。

属于一种争论。

但要因为这种争论,就选择所谓的程序正义,对吕慈放任不管,那只会引起更大的争论。

不能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就选择不管大多数。

在这里讨论了半天,最后在联络上纳森岛方面后,终于是有了相对完美的解决方案。

有个电影中其实就有类似的情况。

金x武扮演的人想履行程序正义,想把以前作恶、后来改邪归正的甄x丹给绳之以法。

结果就金x武发现他的行为反而害了无辜村民,他要抓捕的甄x丹却反而在为了拯救村民努力。

在这种时候,纠结程序正义还是绝对正义,或者说实际正义的分歧点,其实是那个改邪归正的人。

如果甄x丹没有改邪归正,那么该怎么做完全不会存在异议。

也就是说,吕慈以前做的那些事暂且不论,如果他现在还是这样的人,那么对吕慈也就不用进行讨论了。

正好,纳森岛的事情,吕慈的所作所为,正好弥补了这一部分。

这时候对吕慈进行的审判,那就没人可以用不能追溯来进行反驳了。

而结果,其实不会有太大区别。

一个人五十年前犯了死罪。

五十年后又犯了死罪。

这时候选择把两件事同时公开,然后宣判死刑。

两种想法的人都不会觉得有问题。

对于觉得不能追溯的人来说,公开五十年前的事情,那只是单纯的公开一下罢了,真正的审判原因是后者。

而对于追求实际正义的人来说,二者都是罪责。

这件事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