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这样全部处理完了。”
珊瑚宫内,在处理完今日的事务后,心海长舒了一口气。
“李肯,今天也谢谢你了。”
在这几天里,李肯在确保心海无法逃走的情况下,并没有限制心海的行动,反而在帮助心海一起处理海只岛的事务。
同时加上这几天一直到处帮助海只岛的空和派蒙,这也让心海不再对李肯抱有敌意,转之的是不错的好感。
“不用多谢,毕竟目前我可是海只岛名义上的统治者不是吗?”
“好了李肯,不过如果这就是你统治海只岛的方式的话,那让你成为海只岛的统治者又怎么样?”
此时的海只岛内部其实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情况,虽然李肯凭一己之力占领了海只岛,成为了海只岛的实际掌控者,但在海只岛的人看来珊瑚宫心海才是真正的首领。
但因为李肯强悍的武力,即便心里在怎么不认同,在明面上也要认李肯为首领。
同时更让海只岛人无法理解和感到混乱的是,目前的海只岛是处于珊瑚宫心海和李肯共治的情况,并且看起来两人这几天相处的还非常好。
这些东西心海都是看在眼里的,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这些人表面上依旧说着要反抗李肯,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情况。
不得不说,习惯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事实上,李肯用的这招在当年的战国就有人用过了。
公元前279年,燕国名将乐毅率六国联军伐齐,一度打的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当时被打下来的大部分城池都是由燕国负责管理。
虽然后来乐毅一直没能攻克齐国最后两座城池,但这真的是乐毅不能吗?
其实说白了,乐毅的真实想法肯定不愿燕国重蹈齐国覆辙。
齐国为啥会被6国联军殴打,不就是因为齐国灭亡了鲁国吗?一旦燕国彻底灭亡齐国,一定会让其他国家仿照之前的6国伐齐,再来一次5国伐燕。
乐毅知道,攻城并不是打仗的重点,重点在于将攻下的城池成功纳入自己的领土,并让当地的百姓认同自己。为了这个目标,乐毅选择了“攻心”策略,通过安抚和同化攻下城市的百姓,从而达到稳固后方的目的。
如果燕国能以未能灭完齐国的理由一直占着这些齐国地盘,等时间一久齐国百姓彻底习惯燕国统治之后,齐国之人也将彻底变为燕国之人,到那时齐国将再无反攻可能。
而且在五国联军解散后,堂堂燕国居然攻不下齐国仅剩两块城池,这也肯定会让其他各国轻视起燕国来,等到几国回过神来,到时候一切早已木已成舟。
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发展的话,那最后统一6国的很可能就是燕国了,只可惜当年燕王没抓住机会。
而李肯要做的就跟当年的乐毅一样,让海只岛人对自己的存在变得习以为常。
心海虽然不知道李肯的计划,但她也能够明显感受到海只岛的居民对李肯态度的变化。
几天之后,在做好的近海养殖水草和鱼养殖场后,海只岛的居民彻底接受了李肯统治者、领导者的身份。
不为别的,李肯的这套近海养殖体系的方法解决了他们以后粮食不够的问题。
而从当时的不接受到现在的彻底承认,李肯的整个计划过程不超过7天。
在看到海只岛的人都已经彻底承认自己后,李肯开始了自己的计划,首先李肯手搓了一条枪械流水线,然后又手搓了一条船只生产线。
然后再开始大规模的训练起陆军和海军来。
与此同时,前线的五郎明显从后方运送物资的人身上明显感觉到了后方的变化,不过因为目前与心海小姐的通信还在继续,所以五郎也没有太当回事。
唯一让五郎注意的是,以前心海小姐给予的计划基本都是有攻有守,而现在明显已经逐渐转向防守为主,主打一个保全有生力量。
因为目前除了防守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想办法多收集些矿物然后运送到后面去。
五郎总感觉后方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五郎发现自己的这边的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武器方面,随着后方运送上来许多与愚人众火枪手相似的武器后,五郎很快的训练起了部队,再经历简单的训练和熟悉之后,直接在装备上造成了碾压。
在没有幕府军没有神之眼拥有者和实力高强存在带队的情况下,打起仗来几乎连战连捷。
而幕府军唯一厉害的,基本也就只有九条沙罗了。
在将军的眼狩令下,忠诚于将军的,除了九条沙罗外基本都已经将自己的神之眼上交了,剩下能不直接加入反抗军都已经是很给幕府面子了。
加上幕府内部的贪婪腐败,连李肯这种刚来稻妻的人都可以直接看出来,就更别提幕府内部的那些人了,但凡是有点道德的都以幕府的那些人为耻辱。
就算是没有道德的人也不会给幕府干活,看看那些落草为寇的浪人武士就知道了。
这些人最终只能落草为寇以抢劫为生,能干出这种事情那道德是肯定没有的,而且武力也是肯定有保障的,至少比一般稻妻士兵要强了,但即便是这样他们都没有加入幕府作恶。
其实倒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没关系,也不认识有关系的人。
幕府军队的孱弱和海只岛一方因为更换武器而战斗力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于是在之后的几天里,海只岛一方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拿下名椎滩、踏鞴砂,,甚至差点直接一口气拿下九条阵屋。
如果不是九条沙罗临时集结军队誓死防御,恐怕现在九条阵屋都已经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