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哎”
看到意气风发的朱皇帝,如此夸赞自己。
老贼头郝摇旗,内心感叹一声,脸色讪讪,摇了摇头,露出无奈的表情。
抱拳行礼,苦笑着回道:
“回禀陛下”
“陛下谬赞了”
“末将两鬓斑白,垂垂老矣,早就不复当年之悍勇啊”
“不过”
“末将一顿饭,还能吃上半斗米,三斤肉,美酒一坛”
“冲锋陷阵,以一敌百,末将不敢夸下海口”
“但是,以一敌十,擒杀一些小毛贼,还是不在话下的”
“陛下,下令吧”
“末将愿效死效忠,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
说罢,说完以后,这个老武夫,也是有样学样。
浑身使劲,睁开朱皇帝的大铁手,继续跪下去,继续磕头,嘶吼着,要效忠效死。
是啊,他现在也是老将军了,两鬓斑白,并没有当年的小青年。
有时候,得服老啊,不能领导一发话,就急匆匆的往前冲杀,莽夫一个。
开玩笑,这个老贼头,南征北战几十年,从陕西干到现在的马六甲,十万里遥途啊。
这他妈的,要是个莽夫,蠢货,一根筋的武夫丘八,早就横死疆场,坟头树参天了。
“嗯”
站在前面的朱皇帝,并没有丝毫的不悦。
反而是点了点头,脸色露出更多的赞赏之色,扯起老武夫,开口安抚道:
“好好好,非常不错”
“够聪明,够冷静,够果决”
“百战老将军,战阵经验丰富,遇敌更不会慌张”
“没错”
“益国公这种,能打能守的大将,才是朕需要的,才能守住大明的旧港府”
、、、
看着眼前的老杀胚,猛将悍将,朱皇帝是真的感慨万分啊。
再勇猛的将军,也有迟暮的一天啊,即便是大旗手。
不过,还算不错的。
半斗米,三斤肉,美酒一坛,这个食量,还是挺吓人的,不愧是猛将出身。
半斗米,就是五六斤啊,妥妥的大号饭桶。
这他妈的,要是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还不得抱着木桶吃饭啊。
不过,这就是古代,油水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靠碳水谷物,补充体能了。
当然了,眼前的老武夫,即便是老了,廉颇老矣,朱皇帝反而是更满意。
毕竟,这个家伙,镇守的地方,是大名鼎鼎的旧港府啊,大明的风水宝地呢。
现如今,朱皇帝马上要东征北伐了。
他当然希望,自己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盘,能平安无事了,更不要去惹别人。
但是,刀枪在别人手里,别的国家势力,说不定就打过来了。
这时候,这个旧港府,朱皇帝就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将,能守住撑住。
等待朱皇帝东征北伐结束,最后再回过头来,一步步的,一个个的砍回去。
“对了”
夸赞的差不多了,想起荆州战事的朱皇帝,突然话锋一转。
用劲拍了几下,继续盯着老武夫的眼睛,调侃似的说道:
“上次的夔东事件”
“在荆州城的偷袭战”
“那个武自强,打的不怎么样”
“朕把他的主将免了,降级变成了副将”
“益国公,你也是老将了,该不会怪朕吧”
、、、
气势逼人的朱皇帝,就这么坦坦荡荡,当面质问起来,没有一丝的做作作伪。
旧港府,是大明王朝的战略要地,这个郝永忠,是上面唯一的国公。
倘若遇到了战事,朝廷救援不及,只能靠眼前的老武夫了。
因此,朱皇帝肯定要说清楚,以免这个老贼头,心里留了疙瘩,担心搞事,或是临阵脱逃。
“哎”
“他娘的”
“该来的,还是逃不掉啊”
听到武自强这个名字,老贼头郝永忠,脸色一禀,脸色微变,内心嘀咕了几句。
他就知道,被朱皇帝召见回朝,肯定少了武自强的烂事。
“回禀陛下”
“末将失职,御下不严”
“武自强身为领兵大将,玩忽职守,擅自违抗军纪,罪有应得”
“陛下没有砍了他的脑袋,已经是天恩浩荡”
“这要是十年以前,不用陛下处置,末将就会剁了他的狗头”
“不过,末将镇守旧港府,地处边陲,远离中央朝廷”
“末将一把年纪了,没精力,也没有那个能力,监管以前的旧部旧将”
“如今,他们都是陛下的忠臣,大明的战将”
“望陛下多费心,是打是杀,谨遵圣断,末将绝无二话”
、、、
说罢,抱着拳头,躬着身的老贼头,甚至不敢看朱皇帝的龙眼,目光太凌厉了啊。
他妈的,那个武自强,太混蛋了啊,想不到如此傻帽。
深更半夜,竟然放大军入城,即便是夔东友军,那也不能干的啊。
这他妈的,又不是在夔东山旮旯,周边都是友军,可以高枕无忧。
说实在的,这要是郝永忠在现场的话,他也要拎刀砍人的,严重违反军纪啊。
他也知道,朱皇帝是看在忠贞营的份上,才轻轻放下,否则早就砍头了。
更何况,老武夫郝永忠,贼精的很啊,根本不想碰以前的旧部。
他在旧港府啊,远离中土,孤悬海外,本就是自身难保。
再看一看,那个旧港府,朱皇帝安排的人吧。
知府杨昌业,岷王府的宅邸之臣,真正的从龙功臣。
班际盛是尚可喜的旧部,水师苗之秀是海盗出身,习睢是岷王府侍卫出身。
旧港府的外面,全是东南亚土猴子,欧洲红毛夷人,里面也是乱七八糟的大将。
他妈的,他郝永忠也就是3千人,还是改编以后的军队,拿头铁硬扛啊。
“好好好”
“说得好”
“都是大明的战将,朕的爱将”
看到如此乖巧的老武夫,朱皇帝脸色瞬间就缓了下来,拍了拍肩膀,好言好语安抚。
不管,眼前的老武夫,是不是真心实意,朱皇帝都不能过于严苛,得安抚几句啊。
这年头,高举大旗,高呼口号的老贼头,太多了啊。
反正,该防范的手段,朱皇帝是一丝都不会放松的,耶稣来说情都没用。
“对了”
“你家那小子”
“朕听说了,也是一个猛将胚子,身手好的很”
“如今,留在武自强身边,太屈才了,太浪费了,也出不了头啊”
“这样吧”
“朕打算啊,把他召入武曲室,好好培养一下”
“将来啊,才有机会领兵做大将,做好益国公的接班人”
“怎么样?”
“益国公,朕的这个想法,有没有意见?”
、、、
说着说着,朱皇帝的大铁手,又用力拍了几下,提醒郝永忠该表态了啊。
可以啊,你既然不管你的旧部了,那我就提携你的儿子吧,给机会上位。
吃一棒子,给一个甜枣,经验老辣的他,深通权术平衡之道。
如今,朱皇帝的侍从室,现在都快变成质子营了,文的武的,几十上百人了。
没办法,世道太乱了啊,战乱几十年,人心不古。
一个个老武夫杀胚,都是骑墙派高手,风吹两边的阴阳人,朱皇帝不得不防。
你要是敢反,杀伐果断的朱皇帝,就敢挥起屠刀,砍他个血流成河,让叛贼没得继承人。
这个年月,嫡系继承人这东西,可是个大问题啊。
后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后周太祖郭雀儿,首创黄袍加身第一人。
这个大军阀,做了天雄军节度使,势力强横很能打,被后汉隐帝刘承佑猜忌。
于是,被黄袍加身,发动了兵变,攻破了开封,自己坐上了龙椅,做了开国君主。
可惜,他的家眷儿子,也被刘承佑砍完了,一个都不剩。
老来无子的郭雀儿,迫不得已,只能在外甥侄子里面,选一个继承人。
很自然的,国势强盛的后周王朝,根基出了大问题,没有正统合法的继承人。
果不其然,仅仅九年以后,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也来一个黄袍加身,改后周为宋朝。
所以说,一个没有正统继承人的势力,很难得到文武群臣的效死效忠。
他妈的,一个朝廷,连一个正统继承人都没有。
他们又不是傻子,效死个锤子啊,皇帝一死,天下又大乱,他们的功勋爵位,就是个屁弹啊。
“咚咚咚”
喜从天降,没得话说了,猛将郝永忠,一把挣开朱皇帝的大铁手,先狠狠磕几个响头。
没错的,前面的大将,都有先例的,朱皇帝都会提到他们的嫡子继承人。
因此,老贼头郝永忠,也早就等着了,等朱皇帝如何安排自己的嫡长子,郝应锡。
“天恩浩荡”
“吾皇万岁,大明国祚万年”
“陛下能看得上末将的犬子,那是他的福分”
“陛下神武,雄才伟略,一代明君圣君”
“末将父子,愚钝不才,略有勇力”
“愿誓死追随陛下左右,为陛下披坚执锐,扫平天下敌寇”
、、、
老贼头精明的很啊,直接双膝一软,果断彻底投了朱皇帝。
现在的侍从室,可不是去年的小鱼塘啊。
他妈的,有一大堆人,削尖脑袋往里钻啊,临国公李来亨就是典型。
还有这等好事啊,朱皇帝不但收了郝应锡,还间接承认了益国公的继承问题啊。
如此好的条件,老贼头郝永忠,只要不是脑抽脑残,肯定都要跪的,磕头嘭嘭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