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济公传奇 > 第612章 枭雄代捉刀,功臣邀赐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2章 枭雄代捉刀,功臣邀赐盖

却说华歆弑杀了伏后,并诛戮伏氏家族,然后复来报告给曹操,曹操当然心喜,录为首功,寻且表华歆为军师。

说起华歆履历,本来是有些名望,曾与北海人管宁邴原,为同学友,时号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但华歆佯装为高尚,暗地里实是贪婪。管宁曾经在园种蔬,锄地见金,掉头不顾,

华歆却在旁边就蹲下把那块金子捡了起来,拿在手里把玩了又把玩。只是后来看管宁脸色不对,就把那块金子丢了。管宁见华歆如此反复的举措,已是心怀鄙薄。

一日同坐观书,闻户外有车马声,管宁不为所动,独华歆弃下手中书出来观望,自是管宁与华歆割席,不复与友;后来管宁庐居山谷,终身不仕。

邴原虽由曹操辟召,入为丞相征事,但仍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两人志趣,俱有足称。惟华歆得为豫章太守,已归服孙吴,嗣复得曹操征命,往投许都,参司空军事。荀彧死后,竟代荀彧为尚书令,竭诚事从曹操,居然为虎作伥,弑起皇后来了。比曹操尤恶。

惟汉献帝自伏后死后,悲怀未释,曹操却进言道:“臣女已并邀宠御,次女最贤,可立为中宫。”

汉献帝刘协闻言,颇感无奈,遂于建安二十年正月,册立曹贵人曹节为皇后。百官因为是魏公曹操女儿,格外谀颂,且并至魏公府中拜贺,自不消说。只难为了曹操长女,名为阿姊,却要向妹子朝参。

曹操复起兵西征,命夏侯渊张合为先锋,自率诸将为后应,往图汉中。

张鲁闻报,忙与弟张卫商议,张鲁谓曹操兵力势大,不如出城投降;独张卫以为汉中险阻,可以抗拒曹操,遂号召兵马,据守阳平关。

阳平关在丛山峻岭中,却是天然险要,居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

曹操连攻旬月,竟而不能攻下,欲引兵退归。西曹掾郭谌入帐谏阻,略言:“鲁兄弟同守异心,必有内变,不如缓待时机,总可得志,”

曹操却想出一计,扬言退军,拔寨齐起。张卫闻得曹操士兵引回,即出关追击,哪知行至半途,突然有野鹿数千头,掩入卫军,卫军自相惊溃,阵势遂乱。不意曹操将后军变做前军,蜂拥杀来,张卫如何抵挡?当即奔回。

曹操士兵复乘胜进逼,四面围攻,守兵已无斗志,纷纷遁去,张卫亦只好夜走,与张鲁窜入巴中。

张鲁临行时,左右请尽毁仓库,免为敌方物资,张鲁独慨然道:“我本欲归命国家,只苦意不得达,今不得已出奔巴中,仓廪府库,应归国有,奈何毁去?”

当下一律封藏,方才西走。曹操既入阳平关,一路无阻,直接抵达南郑,见张鲁封库自去,料定他有投降之意,便遣人慰谕张鲁,叫他前来投诚,不失侯封。

张鲁复书愿降,曹操便派吏往迎,待以客礼,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

张鲁五子及部将阎圃等,亦各得封爵,还有马超遗将庞德,也投降曹操受封。

曹操于是令张鲁就国,留夏侯渊和张合,同守汉中,即日下令班师。主簿司马懿献议道:“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蜀中之人还未曾归附他就又兴兵争夺江陵,这正是破刘的大好时机。今若在汉中陈兵示威,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机会,一定能大功告成。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哩。”

(益州指的蜀地)

曹操笑答道:“:“人生苦于不知足,已经得到了陇右,还想得到蜀地,这是人心无足。”

遂不听司马懿所言,起行返回邺城。即此可见司马懿之贪狡更过于曹操。

先是曹操妻子丁氏无出,妾刘氏生子曹昂,殉难宛城。曹操复纳娼女卞氏,而生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遂得专宠。操竟以妾为妻,废黜丁氏,进卞氏为继室。曹操本来不知礼义。

曹植性机警,才又敏赡,曾作《铜雀台赋,》援笔立就,彬彬可观,曹操独加宠爱,欲立曹植为嗣子。问诸贾诩,贾诩默然不答,及曹操再三诘问,贾诩始微笑道:“适有所思,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呢!”语足矣。

曹操大笑而止。已而丁仪、杨修等,复屡次赞誉曹植之才,劝曹操立嗣,曹操又觉得动疑,密书问及百官,尚书崔琰独露板作答道:“春秋大义,立子以长,五官将指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愿誓死守道,不敢违经。”

曹操得书后,未免叹息。且因曹植为崔琰侄婿,不私所亲,更加推重。

崔琰曾经荐举钜鹿人杨训,辟为丞相属掾;至曹操自汉中引归,群吏复议进曹操为王,杨训更发表称颂,备极阿谀,崔琰览表不悦,即贻书责备杨训道:“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

曹操竟令左右入宫报告汉献帝,取得诏命,晋爵魏王。可巧南匈奴单于呼厨泉,遣使入朝,并谒见祝贺魏王曹操。

曹操他因自己身高较矮、容貌普通(据描述眼睛细长、肌肤偏白,但整体仪表平平),担心影响外交威仪,于是指派眉清目秀、须长四尺的崔琰代替自己坐在主位,而曹操自己则扮作侍卫持刀旁立。(曹阿瞒就是爱瞒,干啥都想瞒人。)

及外使谒见完毕而自归,单于呼厨泉,问及魏王德仪,使人笑答道:“魏王原非凡姿,但捉刀人,却是真正英雄。”独具明眼。

呼厨泉于是亲自入朝,为曹操所留,岁给钱帛刍米,如列侯例。但使右贤王去卑,监管匈奴。

嗣且分匈奴为五部,令呼厨泉子弟,皆作部长,选汉人为司马,充作部监,意在分铩虏势,不令猖獗。但是胡人多散居内地,无复防闲,华夷界限,逐渐溃裂,不可谓非曹操作俑哩。

曹操自以为威德及远,无人可比。嗣探得崔琰书语,说是会当有变,遂目为怨谤,收崔琰下狱,罚充徒隶。

一夕登台玩赏,想是铜雀台上。望见曹植妻子乘车出游,满身衣绣,装束得非常艳丽,心下不禁愤恨,竟罢赏归家,逼令自尽。复因曹植妻子为崔琰兄女,迁怒及崔琰,亦将崔琰赐死,时人无为崔琰呼冤。东曹掾毛玠,感伤崔琰无辜,作文哀吊,亦被逮捕缉拿;幸由僚佐桓阶和洽,代为申理,始得释放出监狱,得以免官归里。

曹操因南匈奴已服,忽然记起故中郎将蔡邕,有女儿名琰,字文姬,在东汉兴平年间(约公元195年),蔡文姬在战乱中被南匈奴骑兵掳走,因才貌出众被左贤王纳为妾室。已经在匈奴之地沦陷十二年之久。

曹操乃特遣使者赍金北去,将蔡琰赎归。

曹琰,字文姬,博学多才,兼精音律,蔡琰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并无差谬。

蔡文姬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及父亲蔡邕为王允所杀,家室流离,蔡琰竟被胡人掳去,没入右贤王帐下,生得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传远近。

曹操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南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令再嫁屯田都尉董祀为继妻。(当时古人认为蔡文姬有才无节,终究留有遗憾。)

董祀才娶得才妇不久,董祀做屯田都尉时,犯法该判死罪,蔡文姬到曹操那儿去为这事求情。

当时公卿、名士以及远方的使者宾客坐满了一屋子,曹操对宾客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头,今天让各位见见她。”等到蔡文姬进来,蓬着头,赤着脚,叩头请罪,声音清亮,很会说话,那意思非常辛酸悲哀,大家都因此而变了脸色。

曹操说:“我确实同情你和董祀,但是判决的文书已经送出去了,怎么办?”

蔡文姬说:“您马厩里有上万匹骏马,还有数不清的猛士,为什么舍不得让人骑一匹快马追回文书,救助一个将死之人呢?”

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了,就追回判决的文书,原谅了董祀的罪过。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又赐给她头巾和鞋袜。曹操又问道:“听说夫人家里原来有很多的古典书籍,还能记得起来吗?”文姬曰:“从前我过世的父亲留下的书籍四千余卷,因我远离家乡处境艰难,没有能保存下来,现在能记得背诵出来的,才只有四百多篇罢了。”

曹操说:“现在我应该派十个书吏到你那里去抄写。”文姬说:“我听说男女有别,按照礼制男女之间不能亲口传授。请给我纸笔(自己抄写),是用楷书还是草书全听您的命令。”于是就(凭记忆)抄写,送给曹操。曹操于是遣蔡琰归家,使蔡琰随时录送。

蔡琰将曹娥碑文一并录入。碑文为邯郸淳所撰,独文后有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虀臼。”为蔡琰父蔡邕所题。

曹操瞧这八字,不解所谓。查及曹娥履历,乃是汉顺帝年间的孝女。

孝女曹娥是上虞曹盱的女儿,他的祖先和姬姓周王朝有着共同的血统,只是年代久远,迁居到上虞后就被人们遗忘了。曹盱不但有边打击乐器边唱歌的艺术才能,而且还能和着曲调在祭祀仪式上舞蹈,使神高兴。在汉顺帝的汉安二年(公元143年)的端午节,正是民俗祭祀潮神的日子,迎神的船队由曹盱指挥,船逆着江流行驶。这一日风急浪高,主祭船被浪打翻,曹盱落水身亡,人们许久都没有打捞到他的尸体。曹娥当时年方十四,她在江边大声哭喊着寻找父亲,一直寻至第十七天仍不见父尸,便投入江中,欲寻找父亲尸体。五天后,人们看见曹娥抱着父尸浮出水面,里人因而为父女二人埋葬。后来县长度尚,复为改葬,就在墓道旁立碑,使弟子邯郸淳为文。

蔡邕南游吊古,就在碑后续题八字,时人都莫名其妙,连足智多谋的曹阿瞒,也被难倒。转问左右文吏,独有主簿杨修,能识蔡邕意,谓黄绢系由丝染色,色旁加系,便是“绝”字;幼妇即少女,少女拼成一字,便是“妙”字;外孙为女之子,女旁加子,便是“好”字;虀味属辛,臼受辛器,便是受旁辛字,合成“辞”字;总计是“绝妙好辞”一语。曹操不禁叹服,但亦未免忌杨修多才,暗中为加防。不脱奸雄故智。叙入此段,实为二女写照。

好不容易已是建安二十六年,曹操因孙权不服,复出师东下,进至居巢。

孙权先遣部将吕蒙,攻拔皖城,擒住庐江太守朱光;嗣又由孙权亲率大军,进围合肥。合肥在皖城北,由曹操将张辽、李典、乐进、居守;曹操预防孙权进攻,致与密函,谓待敌至乃发。

及吴军大至,张辽等始敢发书,书中只有三语云:“若孙权到来,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勿得同出。”

李典、乐进,尚以众寡不敌为疑,张辽独慨然决战,李典与乐进始无异言。当下募得敢死士八百人,椎牛夜饮,诘旦开城猝发,辽挺戟先驱,陷入孙权军营,直至孙权麾盖前面。

孙权走登高阜,挥兵围辽,绕至数匝。辽十荡十决,无人敢当,再加李典引兵援应,也是踊跃无前。

自清晨战至日中,吴人夺气,张辽与李典乃徐徐引归,登城固守,众心始安。孙权围城逾旬,竟不能拔,撤兵东归,自与诸将断后;尚在逍遥津北,不意被张辽察悉,遽率步骑掩至,孙权之将士吕蒙、甘宁,急忙抵敌,还是招架不住。

张辽仗戟突入,领兵围权,幸亏孙权亲将凌统,左右翼护孙权冲出包围,再回马与张辽接战,不使再进,孙权得驰上津桥,放马过去。

哪知桥南已被张辽军士拆断,相隔丈余,慌得孙权仓皇失措,进退两难;牙将谷利,请孙权退后数步,自在马后扬鞭一击,马始奋足腾跃,飞过桥南。凌统截住张辽,血战多时,左右尽死,凌统亦身受数创,料知孙权已经走脱,方才奔回。

吕蒙、甘宁,也都败退,沿津逃生。

孙权得部将贺齐舟师,下船避敌,遥见将士等绕河散走,急令贺齐划船接下,方得渡回。

贺齐流涕谏孙权道:“此后,主公须当自重,不可轻敌,今日几危险不测了。”

孙权答说道:“谨当铭心,不但书绅。”乃收军回保濡须,抚视疮痍,缓图报复。

适为了荆州问题,龃龉多日,方得解决;详情见下。忽然来报曹操亲督大兵,来到居巢,孙权不得不整军迎敌。

曹操士兵号称四十万,孙权士兵只有七万人,客主异形,吴人多有惧色。何不记及赤壁时耶?甘宁独挺身效命,愿为前锋,孙权拨精兵三千人,随甘宁先进。甘宁选得健儿百人,俟夜与饮,各尽一觞,当即披甲上马,引百骑潜袭曹营;到了营旁,拔开鹿角,呐喊而入。

曹军惊惶失措,被甘宁等左劈右斫,斩人首至数十级,甘宁尚欲冲突进去,里面却用车仗穿连,排若铁桶,无隙可钻,曹操真能军。

甘宁只得左右驰逐,喧噪了好多时;及见曹操军营中举火如星,兵马汇集,便领兵还寨,百骑中不折一人,因即夜报孙权。

孙权喜说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与相敌了。”遂赐甘宁绢十疋,刀百口。

既而两军大战,水陆分争。吴将徐盛、董袭,督领舟师,至水口鏖斗,徐盛杀得性起,登岸冲锋;董袭守船击鼓,突然间有暴风刮来,荡覆数舟,兵士请董袭避去,董袭仗剑大喝道:“将受君命,在此防贼,怎得弃船自去?敢有复言者斩!”

说至此,狂飙尤甚,白浪滔天,董袭坐船被覆,竟致溺死。

徐盛孤军深入,幸得陆军接应,不致陷没。但曹操军队究竟势大,东一支,西一队,把吴军冲作数截,孙权数次被敌军围住,幸而有周泰保护,脱出包围退走。偏将军陈武,竟致战死,各将纷纷引还,驰入濡须坞中。

曹操亦收军引去。孙权检点士卒,伤失颇多,自思战虽失利,还亏诸将努力,得免大损,乃设宴犒劳;行酒至周泰前,孙权令周泰解衣,看见周泰身上创痕累累,问及所苦,周泰迭述前后受创,约数十处,并言为主效力,虽死不恨。

孙权不禁流涕道:“卿为孤兄弟,不惜身命,被创数十,肤如刻划,孤亦何心,敢不视卿如骨肉呢?从此当与卿同休戚,借报战功。”

说着,亲起把盏,连酌三大觥,周泰且饮且谢,尽醉方休。待周泰回营时,命将自己麾盖,移与护送;越日复另制青盖为赐,特示宠荣。

惟与曹操相拒月余,不能取胜,乃从张昭等计议,令都尉徐详,至曹操军营请和。曹操亦因江东难下,许从和议,留夏侯惇、曹仁、张辽三将,屯守居巢,自回邺中。

孙权亦进周泰为平虏将军,使督濡须;引兵还都。

才阅数旬,即由陆口屯将鲁肃,报称病重求代,孙权派吏问疾,赍给医药,一时尚未令卸职,叫他在任养疴。

时鲁肃年未满五十,本是服官从政的时候,因平居为国经营,煞费心力,所以未老即老,病不能兴。

鲁肃始终主张联合刘备,荆州借刘备,谋出一人。当刘备取益州时,孙权令诸葛瑾索还荆州,关羽不允,几至失和,还是鲁肃出为周旋,请关羽单刀相会,面述孙权命,请关羽把荆州缴还。关羽勃然道:“乌林一役,赤壁在江南,乌林在江北,故不妨互言。左将军身在行间,戮力破敌,难道独无一块土相酬,乃尚来索地么?”

鲁肃亦正色道:“前与刘豫州相遇长坂,豫州为操军所败,计穷力竭,将图远窜,当由肃转报吾主,特加矜愍,不爱土地兵甲,力却曹军;又因刘豫州无地可容,权借荆州,今刘豫州既已得蜀,仍将荆州占住,背德失好,恐难免天下耻笑。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今君身当重任,奈何不以义相辅,反欲以力相争,有伤和气呢?”

两人所说,俱非无理。关羽尚未及答,旁有为关羽握刀的随将,叫做周仓,瞋目大呼道:“天下土地,惟德所与,难道必归汝东吴么?”

关羽佯叱周仓道:“这是国家大事,汝有何知?乃亦来多言,可速出去,”

周仓已会意,立即出外,驾舟迎羽。关羽即与鲁肃告别,说是当转达左将军,从长商议,语毕即行。

鲁肃复与刘备直接交涉,刘备乃许分荆州,就湘水为界,自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自南郡零陵武陵以西,仍为刘备据有,孙权亦允议,再使诸葛瑾与刘备订约,始得息争。

鲁肃竟于建安二十二年病殁,孙权亲自临丧,赙赠甚厚。荆州人士,俱为叹息;连诸葛亮亦为发哀。后任为吴左护军吕蒙。

吕蒙生性狡诈,与鲁肃心术不同,于是孙权刘备之和谊,渐致破裂。

那曹阿瞒反得一意西略,幸而天意三分,不使曹氏混一,所以汉中地已得复失,反被刘备夺去。

曹操本使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督同张合徐晃诸将,屯守汉中,且命丞相长史杜袭,为驸马都尉,留督汉中事,张合奉曹操军令,进兵攻略三巴;刘备方令张飞驻守巴西,与张合相拒至五十余日,张飞用了一计,袭破张合军营,张合败还南郑,张飞于是向刘备告捷。法正乘间和刘备说道:“曹操西降张鲁,得定汉中,不乘此入图巴蜀,乃留夏侯渊张合屯守,匆匆北返,这非由操智不及、力尚未足哩!今观渊合才略,未必能胜我将帅,我正好进取汉中,为蜀屏蔽,此机不可再失了。”

刘备于是留诸葛亮居守成都,即用法正为参谋,率诸将进兵汉中。行过巴西,由张飞出迎大军,刘备即命张飞移屯下辨,且遣马超、吴兰为助,自率诸将,进次阳平关。

曹操闻刘备东出,亟命夏侯渊等抗拒刘备,另遣曹洪领兵,往争下辨。

张飞使马超和吴兰出战,吴兰竟而阵亡,马超收军入城,与张飞合力拒守。

刘备在阳平关上,遣将攻打夏侯渊等,亦未得大捷,乃再贻书诸葛亮,促令济师。

诸葛亮再拨兵二万人赴关,特遣老将黄忠为统帅,前往协助刘备。自经黄忠一行,遂使曹氏大将,就此丧元。正是:

倚老不妨重卖老,妙才未必果多才。

夏侯渊字妙才。

欲知后来交战情形,待至下回再表。

捉刀一事,见得曹操浑身诡谲。即如接见外使,本在无足重轻之例,但是曹操必令崔琰为代,岂不是多事?崔琰敢代曹操,曹操已隐忌之矣;置崔琰于死,岂仅为书语之不逊耶?

且赎回蔡文姬所以沽名,妒杨修所以是嫉才,曹操的举措,纯然就是老奸巨猾的伎俩;欺一时尚可,欺后世固是不可!孙权不能敌张辽,安能敌曹操?一败于逍遥津,再败于濡须口,仅赖周泰等之拼生翼护,才得脱围,可见赤壁之战,微孙刘之合力,则东吴未必幸存。

关云长拒索荆州,非真强词夺理,而鲁肃以联刘为本旨,始终不变,盖诚有见乎大者。鲁肃殁而孙刘之好却破;孙刘失好,而曹氏篡汉之局却成;故鲁肃的存亡,不第关系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