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完李维斌的这番嘱咐,众人纷纷做出了回应,随后一行人就迈步走进了天后宫的大殿。

只见李维斌在抬脚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以后,脸上的神情立刻就变得严肃而恭敬了起来,和平日里那副嘻嘻哈哈的模样相比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进入大殿,李维斌旋即便给每人都分发了一炷香,随后便向前一步来到蒲团旁准备进行参拜。

此时的大殿之中不止是有他们这一行人,三个裸露在外的皮肤全都黑的发亮,一看就是经常出海的中年男人此时正跪在供桌前的三个蒲团上神情严肃的进行着参拜。

而这也刚好给了陈晓晨他们几个悄悄打量这座天后宫的机会。

和外面的墙体一样,天后宫的内部也同样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气息。

整座大殿虽然不是多么的恢弘,却被收拾的异常干净,一看就有每天有专人负责进行打扫。

大殿之中看起来最新也最有气势的当然就要数立于中央的那座妈祖像了。

这是一尊立式塑像,高度目测大概在4-5米左右,由于表面布满了彩绘,让人一时间无法判断其到底是由什么材料雕刻而成。

这尊塑像雕刻的可谓是栩栩如生,不仅将妈祖的端庄,温和与慈祥雕的栩栩如生,就连手中的玉如意也是活灵活现,一看就是出自某位能工巧匠的手笔。

就在几人将大殿内部的情况粗粗的打量了一遍的时候,前面跪着的那三个中年人纷纷结束了各自的参拜从蒲团上站了起来。

见他们做出要走的动作,李维斌赶忙朝着几位室友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赶紧过来。

由于供桌前面的蒲团总共就只有三个,因此在得到示意以后,5个人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谁都没有立刻上前。

最后还是已经冷静下来的马建峰,为了尝试缓和自己和白宇辰的关系说了一句。

“老大,你和老五先拜吧,我们仨不着急,等一会儿也一样。”

闻言,陈晓晨扫了段一鸣和刘学一眼,见他们都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于是便点点头,学着李维斌的样子将手里的香全部点燃,然后就和白宇辰一左一右的跪在了他的身旁。

其实不管是陈晓晨还是白宇辰,他们都没有这方面的信仰,之所以会跟着一起进行参拜,更多的还是在尊重当地的习俗。

李维斌刚刚连问都没有问就直接把6个人的香全给买了,这说明在他的潜意识中是希望自己的几位室友也能跟着一起参拜一下的。

所以即便是出于满足好友心愿的角度,几人也不会去搞十分幼稚的那一套,发表什么“我不信鬼神,除了父母不跪别人”这样的中二脑残言论。

分两拨依次参拜完妈祖,又将手中的那炷香插到供桌上硕大的香炉子以后,6个人便一起走出了天后宫的大门。

一边走,李维斌还跟距离自己最近的陈晓晨和白宇辰介绍起了这座天后宫的由来。

据他所说,眼前的这座天后宫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

中间都经历过什么李维斌不太清楚,他只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这里还是十分的破旧,就连他们刚刚走过的那条路也是有些坑坑洼洼的土路。

直到时间临近2000年左右,大家的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好,这才开始集资对这里进行修缮和维护。

他之所以会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李爸也是当时的出资人之一,那时候家里的厂子刚刚成立不算太久,效益却十分的不错,李维斌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零花钱开始逐渐多了起来,因此他才对此这般的记忆犹新。

顺着来时的那条路不紧不慢的前行着,没过多久几人便再次回到了商务车里。

一上车,李维斌就再次对阿旺叔报出了一个地点。

阿旺叔作为一名专职司机,对各处的路线可谓是都十分的熟悉,听到以后只是点了点头,根本就没做过多的询问,直接就启动车辆朝着来时的那条路行驶了过去。

车里,交代好一切的李维斌转头对后排的众人说道

“接下来咱们去惠市的市区里面转一转,等到那儿估计也快到午饭时间了,我先领你们去尝尝我们惠市的特色菜,然后下午再带你们去我们这儿的小西湖转一转。”

说到这里,李维斌望向最后排和马建峰与段一鸣二人坐在一起的刘学问道

“老六,你是沪市的,距离杭州不远,应该去过真正的西湖吧?等到时候你看一看和西湖比起来我们这儿的小西湖风景怎么样。”

刘学的确去过西湖,不过是在他小的时候。

在他的印象里,那地方除了一望无际的水面,剩下的就只有拥挤的人群,所以此时被李维斌这么一说,他一时间竟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是讷讷的点了点头。

对于李维斌后面的安排,其余的五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他们今天原本就是出来游玩儿的,对于这个敢自称是“小西湖”的景点自然要去进行一番游览。

商务车在不间断地疾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以后,道路两旁的景色逐渐开始有所变化,那些一望无际的田野和各种自然景观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十分具有粤省特色的建筑与民房。

随着车子继续向前行驶,那些看起来有些陈旧的民房变成了一排排崭新的住宅与大楼,以及许多正在进行施工和改造的区域。

陈晓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将一路上的这些变化全都看在了眼里。

上辈子他虽然同样经历了这个变化的过程,可因为身在其中,再加上年龄又太小,对此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和体会。

刚刚过来的这一路上周围建筑形态的不断变化,在陈晓晨的眼里更像是一场时代的变迁。

马上就是2008年了,从这一年起国家将迎来各方面的高速发展与腾飞,就像眼前的这些建筑一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将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之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