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归来之凤御九天 > 第205章 又要战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罗成这个计划表示赞同,两人随即开始部署兵力,等待着南蛮上钩。

按照计划,百里溪挑选了一支精悍的小队,由副将带领,故意在南蛮部落附近示弱挑衅后佯装败退。南蛮部落果然中计,他们见这支小队人数不多且看似慌乱,以为是大好的掠夺机会,便倾巢而出,紧追不舍。

当南蛮军队踏入包围圈的那一刻,百里溪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毫不犹豫地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原本隐藏在两侧山林中的士兵们如饿虎扑食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冲杀而出。他们的喊杀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山林都撕裂开来。

刹那间,箭矢如密集的雨点般铺天盖地地射向南蛮军队。这些箭矢带着凌厉的劲道,无情地穿透了敌人的身体,溅起一片片猩红的血花。

南蛮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他们惊恐地看着四周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会陷入如此绝境。

然而,这些南蛮人毕竟是常年在山野间厮杀的悍勇之徒,他们并没有被恐惧彻底击倒。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他们迅速回过神来,开始组织起顽强的反击。

南蛮军队中的将领们大声呼喊着,试图稳住阵脚。士兵们则纷纷举起武器,与冲上来的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整个战场都被血腥与死亡的气息所笼罩。

百里溪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罗也带领着一队骑兵,从后方迂回包抄,截断了南蛮军队的退路。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南蛮军队死伤惨重,剩余的人见势不妙,想要突围逃跑,但四周都被重重包围,最终只能乖乖投降。

这一场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百里溪和罗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深知南蛮部落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卷土重来。于是,他们一方面安抚当地百姓,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另一方面,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工事,训练士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正如他们所料,没过多久,南蛮部落再次集结兵力,发起进攻。这次他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贸然追击,而是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想要慢慢突破防线。

百里溪观察到敌军的变化后,决定改变战术。他让士兵们在夜间发动突袭,趁着南蛮军队熟睡之时,打乱他们的部署。夜晚,月色朦胧,百里溪亲自带领一支轻骑,悄无声息地潜入南蛮营地。当他们接近营地时,一声令下,士兵们如鬼魅般冲入敌营,挥舞着刀剑,四处砍杀。南蛮军队从睡梦中惊醒,一片混乱,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

经过这两次打击,南蛮部落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已无力再对边境造成威胁。百里溪和罗乘胜追击,与南蛮部落的首领进行谈判,迫使他们签订了和平条约,承诺不再侵犯大前王朝的边境,并且每年向朝廷进贡。

南方边境终于恢复了和平,百姓们欢呼雀跃,对百里溪和罗感恩戴德。百里溪和罗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边境城镇,心中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自己又完成了一项使命,但守护国家的责任永远不会停止。接下来,他们准备班师回朝,向皇帝复命,同时也不知道朝堂上又会有怎样新的局面等待着他们。

百里溪和罗率领大军班师回朝,京城再次陷入一片欢腾。百姓们夹道欢迎,称赞他们是国家的英雄。皇帝在宫中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并对此次平定南方之乱的将士们大加封赏。

然而,在这表面的荣耀背后,朝堂上却涌动着一股暗流。一些大臣对百里溪和罗日益增长的威望感到不安,尤其是那些一直以来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妄图掌控朝政的势力。他们担心百里溪和罗的存在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其中,礼部尚书孙明和工部侍郎周平便是这股暗流的推动者。孙明表面上对百里溪和罗笑脸相迎,在朝堂上也时常称赞他们的功绩,但背地里却与周平密谋着如何打压二人。

孙明在自己的府邸中,与周平相对而坐,面色阴沉地说道:“百里溪和罗如今在朝堂上的声望如日中天,陛下对他们也是愈发倚重。长此以往,我们的计划恐怕难以施行。”

周平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不错,他们二人如今深得民心和圣心,直接出手恐怕难以奏效。我们需另寻他法,从长计议。”

两人商讨许久,最终想出了一个计策。他们决定在朝廷的财政事务上做文章,诬陷百里溪和罗在南方战事中滥用军费,私自挪用钱财,中饱私囊。他们认为,这样的罪名一旦坐实,即便皇帝再宠爱他们,也难以袒护。

于是,孙明和周平开始暗中收集所谓的“证据”。他们买通了一些军中的小吏,让他们伪造账目,又指使一些市井之人在京城中散布谣言,说百里溪和罗在南方战事中有贪污行为。

随着谣言在京城的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百里溪和罗产生了怀疑。朝堂之上,也渐渐有了一些异样的声音。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在听到这些传言后,态度开始变得暧昧不明。

百里溪和罗察觉到了朝堂氛围的变化,但他们一开始并未将这些谣言放在心上,只当是某些心怀嫉妒之人的无端抹黑。然而,随着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臣在朝堂上隐晦地提及军费之事,甚至有几位御史联名上书,请求皇帝彻查南方战事的军费开支。

皇帝看着摆在面前的奏章,心中不免起了疑虑。虽然他内心深处相信百里溪和罗的忠诚,但面对众多大臣的联名上书以及京城中沸沸扬扬的谣言,他也不能坐视不理。于是,皇帝下令成立专门的调查组,由刑部尚书王大人牵头,对南方战事的军费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百里溪和罗得知此事后,心中又气又急。罗气愤地说道:“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我们,我们在南方为国家出生入死,他们却在背后使这种阴招!”

百里溪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时愤怒无济于事,我们必须冷静应对。他们既然处心积虑地伪造证据,我们就要找到能证明我们清白的关键线索。”

两人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应对之策。他们召回了在南方战事中负责军费管理的亲信,仔细核对每一笔开支,确保账目清晰无误。同时,他们还派人寻找那些被买通的小吏,希望能从他们口中得到事情的真相。

而另一边,孙明和周平见皇帝下令调查,心中暗自得意,以为自己的计划即将得逞。他们不断给调查组施压,试图引导调查方向,坐实百里溪和罗的罪名。

刑部尚书王大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诸多疑点。这些所谓的“证据”看似确凿,但仔细推敲却漏洞百出。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冤枉忠良,还可能引发朝堂动荡。于是,王大人并未被孙明和周平所左右,而是秉持公正,深入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百里溪和罗派出去的人传来消息,他们找到了几个关键的小吏,并且通过晓以利害,让他们供出了是受孙明和周平指使伪造账目的事实。

百里溪和罗拿到这些证据后,立刻进宫面见皇帝。他们将证据呈给皇帝,并详细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皇帝看了证据后,龙颜大怒,对孙明和周平的所作所为感到极为愤慨。

乾皇看着摆在面前的证据,气得拍案而起:“孙明、周平竟敢如此胆大妄为,陷害忠良,简直罪不可恕!”

百里溪和罗跪在地上,齐声说道:“陛下,臣等一心为国,绝无贪污军费之举,还望陛下明察。”

乾皇扶起他们,面色凝重地说道:“朕险些误信奸人之言,错怪了你们。此次定要严惩孙明和周平,以正国法。”

很快,乾皇下令将孙明和周平革职查办,并交由刑部审讯。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孙明和周平无法抵赖,只能如实招供了他们为了打压百里溪和罗,蓄意谋划诬陷的罪行。

朝堂之上,乾皇当着众臣的面,宣读了对孙明和周平的判决:“孙明、周平二人,心怀不轨,为一己之私,伪造证据,诬陷功臣,扰乱朝堂秩序,其行径令人发指。即日起,剥夺二人官职,抄没家产,流放千里,永世不得回京。”

众臣听闻,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经此一事,朝堂上那些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朝中风气为之一清。

百里溪和罗成清白得以昭雪,他们在朝堂上的威望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更加深入人心。百姓们得知真相后,对他们更加敬重和爱戴。

然而,百里溪和罗成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们深知,朝堂之上的争斗永不停息,只要他们手握权力,为国家效力,就难免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