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一万个小故事 > 第81章 毒蛇律师:游走在刀锋上的正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章 毒蛇律师:游走在刀锋上的正义

初露锋芒

陈默在律师界有个外号——“毒蛇”。不是因为他心狠,是因为他总能在看似无解的案件里,精准咬住对方的破绽,一击致命。

他第一次打响名号,是为一个被指控盗窃的环卫工辩护。原告是知名企业老板,拿出了监控录像,画面里环卫工确实在他办公室门口徘徊,且失物后来在环卫工的工具车中被找到。

法庭上,对方律师咄咄逼人,环卫工吓得浑身发抖。陈默却异常平静,他调出监控的原始数据,指着时间戳:“录像显示被告‘徘徊’的时间是下午三点零五分,但原告的出差记录显示,他当天下午两点已离开公司。一个空无一人的办公室,为何会特意开启监控?”

他又呈上失物鉴定报告:“失窃的手表表带内侧有原告的汗渍,却没有被告的指纹——除非有人戴着手套,把手表‘放’进了工具车。”

最终,真相水落石出:老板为掩盖自己弄丢手表的失职,故意栽赃给当天恰好路过的环卫工。宣判后,环卫工握着陈默的手,泪水混着感激落下,陈默却只是递给他一张纸巾:“是证据帮了你,不是我。”

毒牙与软肋

有人说陈默冷血,接案只看“能不能赢”,从不问当事人是否“值得”。直到他接了一桩虐童案的辩护——被告是个被指控虐待养子的单亲妈妈,证据链看似完整,连孩子都在法庭上指认她。

同行都劝他别碰:“赢了也落骂名。”陈默却注意到卷宗里的一个细节:孩子每次“受伤”,都发生在妈妈加班的日子。

他花了半个月,走访了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社区诊所,甚至调阅了小区的垃圾清运记录。开庭时,他播放了一段录音,是孩子偷偷跟心理医生说的话:“我假装生病,妈妈就会早点回家……”

原来,妈妈为了给孩子凑学费,打两份工,常常深夜才归。孩子渴望陪伴,便想出了这个笨拙的办法,而所谓的“伤痕”,不过是顽童打闹的磕碰。陈默还呈上了妈妈的工资单、给孩子买的新书包发票,每一张都浸透着生活的重量。

“法律不仅要惩罚恶,更要看见苦。”陈默看着旁听席上泪流满面的妈妈,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

蛇的蛰伏

陈默并非天生“带毒”。他大学时曾因相信“人性本善”,放过了一个看似悔改的诈骗犯,结果对方出狱后继续行骗,导致一个家庭倾家荡产,老人气绝身亡。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先看证据,再谈感情。”他曾在酒后对助理说,眼底闪过一丝疲惫。

有次接了一桩商业诉讼,对方律师是业内大佬,庭审前送来厚厚的“封口费”。陈默当着对方的面,把钱扔进了垃圾桶:“我的律师费很贵,但比钱更贵的,是这行的规矩。”

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字:“法者,治之端也”。助理问他为何总把自己绷得那么紧,他指着窗外:“你看那些爬树的蛇,不是为了伤人,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清楚哪里有陷阱,哪里有真相。”

尾声

如今的陈默,依旧是那个让对手胆寒的“毒蛇律师”。他会在法庭上犀利如刀,也会在私下里给贫困当事人垫付诉讼费;会为了一个标点符号的误差和对方争论不休,也会在胜诉后,默默去老人院做义工。

有人说他像刺猬,用尖锐的外壳包裹着柔软的内里。陈默从不辩解,只是继续在每一个案件里,用他的“毒牙”撕开谎言,用他的专业守护底线。

毕竟,真正的正义,从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而是在复杂的人性与证据中,找到那条最接近真相的路——哪怕这条路,需要像毒蛇一样,游走在刀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