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清冷不丁地问我,顾清时的出轨对象是谁,这可把我问愣了。
我心里清楚,她问的是前世的事,我主要是惊讶,她这么直白的。
可就算是前世的事,现在的顾清时还没有出轨。
不过就算我说出来顾清时的出轨对象是谁,估计顾清清也信。
最后我只是把这事搪塞过去了,顾清清也没有继续追问。
不管是顾清时出轨,还是他的出轨对象,说出来都没人信,就连顾清时自己都不信。
当年的我,那可是顾清时的小跟班。
为了他,我也是什么原则都能违背,对他的了解比对自己还多。
顾清时对顾清清有多上心,没人比我更清楚了。
为了顾清清,顾清时那可是能没原则、没尊严,甚至有一次差点把命都丢了。
顾清时差点丢命的时候,我背着他往医院狂奔,一路上,我感觉到他的生命在我背上一点点流逝。
我当时虽然使尽了吃奶的劲儿往医院跑,心里怕得要命,生怕顾清时一个不小心就离我而去了。
好在最后顾清时被抢救过来了。
所以当遇到顾清时出轨这事,就算他亲口承认了,我还是不敢相信。
不过那时候我和顾清时早就分道扬镳快十年了,再加上林晓梅和乔蕾刚好出现。
我就琢磨着他们是不是又有什么坏心思,所以他有没有出轨这档子事,我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
我主要是防着他们一群人给我下套。
直到他们把那个比顾景行还像顾清时的孩子,送来请我帮忙收养。
我这才不得不信,顾清时真的出轨了!
那时候的顾清时,已经不是我认识的那个顾清时了。
而且我和他分道扬镳这么多年,也没什么联系了。
要说我们为什么闹翻,多多少少有点矛盾。
但主要还是我们三观不合,没什么共同语言了。
以前的顾清时,虽然是个惹事精,但三观还是很正的。
想当初,他们红卫队跟人起冲突,还闹出了人命,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看一群欺负一个成分有问题老人,他替人家打抱不平,最后出人命。
正好上面要整顿红卫队,他这个小队长,还是挑起矛盾的始作俑者。
毫无悬念地被拿来开刀了,成了儆猴的那只鸡。
要是没有那场意外,顾家也不会被人盯上。
顾清时说不定被推荐去读大学,又或者去参军,不可能插队,
可就是插队之后,遇到了顾清清,顾清时就彻底变了。
为了顾清清,他变得毫无底线,甚至还愿意和以前他讨厌的人打好关系。
要是放在以前,像林晓梅那种刁蛮不讲理的,还有乔蕾那种势利眼的,顾清连个眼神都不会给的。
下乡后为了顾清清,顾清时还为乔蕾他们这种以前他瞧不上的人鞍前马后,这真的让我理解不了。
林晓梅那种,我还能理解,就是脸皮厚。
跟你闹了矛盾,过不了多久就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跟你相处。
说得好听点是不拘小节,说得不好听就是缺心眼。
比起林晓梅,我个人更讨厌乔蕾,需要你的时候“哥哥哥”叫个不停,仿佛你和她关系很好似的;
但不需要你的时候,就垮着一张脸,好像你欠她几个亿似的。
要是不开心的时候,轻轻一点就直接怼死你。
明明自己条件不怎么地,还靠着做着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却永远都是用鼻孔看人。
都说江艳秋是从首都来的,看不起农村人和小城市的人,可说实话,江艳秋只是不爱说话而已。
至于这谣言是谁传出去的,除了林晓梅,还能有谁呢。
那时候整个知青点,就只有林晓梅会跟村里的人说知青点的事。
而且她喜欢用夸张手法,喜欢夸大事实,还喜欢替别人“着想”。
不过在我看来,知青点里,真正狗眼看人低的人,还得是乔蕾。
一旦知道你能给她带来好处,她就跟闻到腥味的猫一样,马上凑过来。
你要是没什么利用价值,她连理都懒得理你!
江艳秋丢钱的事,我还真不知道,等知道的时候都已经是几十年以后。
赵兰兰在网上曝光顾清清他们时说的。
我印象里的江艳秋,一直都是唯唯诺诺的,连话都说不利索。
特别和人吵架的时候,直接就变成结巴啦,用现在的话讲,应该是有点社恐。
等赵兰兰离开知青点后,江艳秋就跟个小透明似的,除了上工时间,几乎都看不到她人影。
等徐跃飞、乔梁、王丽几人下乡以后,她更是成了大家的“受气包”。
这些人可真是毫不掩饰啊,明目张胆地吃江艳秋的粮食,还让江艳秋洗衣服做家务。
感觉江艳秋就像他们的长工一样。
乔梁和徐跃飞他们有点好吃的,都跑到后院去吃,从来都不跟江艳秋和高峰他们分享。
这也是我看不上乔蕾的另一个原因,他们家又不缺钱,又有粮食。
天天还那么嚣张任由他弟弟占江艳秋的便宜。
完了还瞧不起人家,觉得人家小气,斤斤计较上不了台面。
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别人眼里,他们才更上不了台面呢。
当然了,那时候的知青点,估计也只有我一个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当时知青被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以乔蕾为首,可能乔蕾放个屁,他们都觉得是香的。
剩下的一个阵营,已经被乔蕾给吓唬住了,都不敢对乔蕾有意见。
对于被乔蕾欺负的这类人,我是不会管。
虽然我是知青队长,但我能当上知青队长,可不是因为我有多能干,也不是因为我是知青点唯一的团员。
而是因为我家庭条件好,人又好说话,他们就是想选个“扶贫队长”。
没错,就是“扶贫队长”!
我们刚下乡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积极分子,无私奉献的精神那可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主要是下乡的知青真的困难。
男孩子还好,除非不是亲生的,或者偏心到没边了。
不然大部分家里多少都会补贴一点,生活不至于那么困难。
就算没有家里的补贴,只要你肯能吃苦,养活自己那绝对没问题。
女孩子可就不一样了,到这种地方插队的,要么是家庭背景有点复杂的,要么就是被家里抛弃的。
有些人来东北下乡,就带了一身换洗衣服,还有薄薄的被子,连知青办统一发的棉衣棉裤都没带来。
有些人才十三四岁,瘦得跟麻秆儿似的,要钱没钱,干活也没力气。
刚下乡那会儿,还经常听到有人尿床、长虱子这些事儿呢,不过这些都算是小问题啦。
这类人啊,要是没人帮忙,迟早不是冻死就是饿死!
所以就有人心软了,同情他们,开始帮他们。
也有一些人呢,拿这些人做文章,好让自己被领导看中,以后能早点离开农村。
慢慢地,知青们就有了一种默契,能干的帮不能干的,有钱的帮没钱的。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反正大家看到的都是能干有钱的在无私奉献呢。
时间一长,就有不少人开始耍小聪明了,有钱的装穷,能干的装弱。
把那些愿意付出的人当冤大头,自己从中捞好处。
甚至还有人觉得自己弱、自己穷就有理,觉得别人能干、有钱就必须对自己负责。
还有些人呢,觉得人家是知青队长,就得管她吃喝拉撒,还得管她的人身安全。
时间久了,大家都不傻,都不愿意帮别人了。
等一开始的知青队长走了,就没人愿意当知青队长了。
没好处不说,还得给别人当冤大头。
等知青走得差不多了,赵村长就想把我当冤大头了。
说我是团员,得拿团员的精神,帮助有困难的知青。
于是我就被迫当上知青队长了,不过让我扶贫,那是不可能的,我可没那个本事。
我父母在西南的大山里,可顾不上我!
我爷爷奶奶偏心我这个大孙子了,每个月都给我寄五十块钱和一些票据呢。
五十块钱听起来可不少呢,在城里都能养活一家五口了。
不过呢,我还得照顾我妈的两个师兄,他们是公社采石场的改造分子。
想照顾他们可不容易呢,每个月专门用来疏通关系的钱都得花不少呢。
他们身体不好还得干苦力活,不仅要给他们买营养品,还得买药呢。
还要照顾和他们同屋的人,免得人家去告发呢。
每个月爷爷奶奶补贴的那五十块钱根本就不够用,我还得去山里打猎拿到黑市上去卖,才勉强够补贴他们。
好笑的是,我辛辛苦苦照顾了他们八年。
八年后他们平反了,可他们却把恩情都记在我母亲身上。
就算是这一世,我想办法让他们提前平反回城,他们记住的也只有我母亲的恩情,半点不提我的付出。
我弟弟妹妹能被推荐读大学,那可都是他们的功劳呢。
前世甚至后来因为我弟林一航偷用我的论文,他们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却选择站在我母亲那边,给他们做伪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