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玄女姑娘为了报恩要做帝君身边的随侍?”连宋挑眉问道。
“嗯,有什么问题?”东华帝君抬起手喝了口茶水,这才抬眸看了连宋一眼。
“没没没,就是想着玄女到底是个小姑娘,天天守着你这个老头子多没意思。”连宋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本君方才回来似乎就听说,连宋你又被几位小仙娥拦着表白了?”东华帝君没有理会连宋说的话,只是一只手撑在下巴处,侧着头,似乎思索着说道。
“诶诶诶.......你不可不要瞎说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帝君你听错了吧?肯定说的不是我!说不定是我二哥......”连宋听了,立刻慌乱的转头对着成玉元君解释。
“花花公子!”成玉元君哼了一声,转身对着玄女眨了眨眼,就离开了。
“诶~~~这叫什么事儿啊!”连宋无奈的用扇子敲了敲自己的额头,无奈的看了东华帝君和玄女一眼,追了出去。
“你还有什么事儿?”东华帝君的眼神又盯在了在玄女身旁傻乐的司命星君。
“额......小仙告退。”司命立刻收起笑脸,面无表情的双手环抱着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的时候对着玄女挑了下眉毛,这才走了。
玄女看的好笑,看八卦看的正欢就被波及了吧!
“回禀帝君,侧殿已经清洁整理完毕。”这个时候,太晨宫管事仙使重霖出现在了门外。
帝君一挑眉,就站了起来。
玄女跟在东华帝君的身旁,一起去了侧殿。
侧殿距离东华帝君的正殿不远,房间里面一应俱全,除了卧室和小会客厅,甚至还有单独的书房和小库房。
里面的装饰看起来很漂亮,清新淡雅有格调,而且被褥床幔窗帘看着似乎都是新的,配色也不错,玄女看的很满意。
这待遇......不错!
毕竟谁家的侍女能住侧殿啊!当初凤九还是和小仙娥们一起住的集体大宿舍呢。
“你就住在这里。”东华帝君看见玄女不住地点头,就知道她对这里很满意,于是说道。
“谢帝君!”玄女立刻道谢。
“不过帝君,您还没说我每天都要做什么呢?”玄女看见东华帝君似乎准备走,立刻问道。
“你不是都说了嘛?!随~侍!”东华帝君俯身凑近玄女,慢慢的吐出了随侍两个字。
这让玄女想到了丞丞的个人战......
看着东华帝君离开的背影,玄女立刻就进了卧室。
她要先休息休息,毕竟这半年来她一直都在忙,遇见东华帝君之后好了很多,但是虽然她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了,也一直在忙碌着采集草药灵植,所以现在到了这里,才算是真正的能休息了。
感受到空气中浓浓的灵气,玄女舒服的睡了过去。
等到玄女再次睁开眼睛,就觉得房间内的光线很是充足,充足到从窗外照进来的阳光都有些晃眼睛。
玄女看见衣服柜子里的新衣服,各个款式都很好看,就开心的换了一件,又在一位被拨过来专门负责她的小仙娥的侍候下洗漱梳妆完毕,这才出了门。
“帝君,早啊!”玄女没想到刚一出门,就看见了在水池边钓鱼的东华帝君,于是立刻笑嘻嘻的打了声招呼。
“早?怎么你的早晨和我们的早晨不一样?本君还以为今天可能见不到我的随侍了呢。”东华帝君一边钓鱼一边淡淡的说道。
“哈哈哈......帝君的太晨宫实在是个好地方,玄女一进入这里,就说不出来的放松,就好像回了自己家一样,所以就睡得太香了......”玄女也有点理亏,嘿嘿一笑就坐到了东华帝君身旁的大石头上。
东华帝君扫了玄女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但是却随意的一挥手,玄女旁边的石桌上,就出现了几盘果子和糕点。
“多谢帝君!”玄女没想到帝君是个这么贴心的人,笑着吃了起来。
玄女看着东华帝君目光看向前方,忍不住也探头跟着看去,却并没有看见什么鱼。
“帝君,您这池子里......是有什么皇帝的新鱼......不!是帝君的新鱼吗?”玄女左右看了看,的确是一条鱼都没看见,那东华帝君这是干啥呢?
“皇帝的新鱼,是什么典故吗?”东华帝君转头看向玄女。
玄女嘿嘿一笑就给东华帝君讲起了‘皇帝的新衣’。
“你是在讽刺我?”东华帝君突然笑着看向玄女。
“额......当然不是!玄女愚钝,没看见帝君在钓什么鱼,难道是什么玄女没见过的透明物种,所以好奇一问。”玄女瞄了东华帝君一眼,然后老老实实的吃起了手里的糕点。
玄女的话音刚落,东华帝君就提起了他那个很随便的没饵没钩的鱼竿,没有鱼钩的鱼竿上,竟然钓上了一条三斤多的胖鱼。
玄女很确信,刚才这池子里一条鱼都没有。
看了看东华帝君的鱼竿,再看看东华帝君手里的那条鱼,玄女瞬间就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小说,什么垂钓诸天啊、万界垂钓啊。
“帝君,您老这可真是厉害呀!这鱼竿......除了鱼,还能钓到其他的东西吗?”玄女嘻嘻笑着问道。
东华帝君看了玄女一眼,将鱼竿甩进水里,不一会儿又提了上来,线上挂着两个掐在一起的帝王蟹还有一些陌生的水藻。
玄女现在可以确定,这些东西都是东华帝君自己使用法术从下界带上来的,或者说是抓上来的,就是不知道是现抓的,还是从他自己的空间里拿出来的。
还有,这可是海里才有的帝王蟹,您这在自己的小池塘边上钓到帝王蟹......合理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她还真的馋螃蟹了。
掐指算了下时间,现在时间就是秋天,正是吃螃蟹的好时间。
玄女又拖着东华帝君钓了一些大螃蟹,这才去厨房做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