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朱允熥身边的心腹大太监,马三宝心里藏着的事情,多半都必然和朱允熥这个皇帝有关。
是以,看到马三宝匆匆而来。
在场众人既是好奇嘀咕,也是心里隐隐开始担忧起来:「陛下这……不会又要开始了吧?」
这也不怪他们。
毕竟朱允熥的“前科”属实有点太多了。
自从今年开年以来的桩桩件件……他们觉得自己掰着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了。
再搞什么幺蛾子。
他们真顶不住。
这偌大的大明皇朝……更顶不住。
看着马三宝逐渐靠近,一些人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
“哟,诸位大人有礼了。”看到门外聚集的这一大片人,马三宝脸上却无一点意外之色就——嗯,都不用想就知道,朝堂上的大人们这是绷不住了,又来劝陛下上朝来了呢!
对马三宝,众人面上自然不敢表现得无礼,纵然心里暗暗腹诽、好奇、吐槽……可面儿上却都是挤出笑容,纷纷应了马三宝一句:“三宝公公有礼……”
“公公如此行色匆匆,不知是发生了何事?”
虽然知道他嘴巴紧,可众人各自心里都担心着朱允熥又要乱搞什么幺蛾子,当下还是试探着问道。
有枣没枣打上一杆子再说。
马三宝露出一个颇有深意的笑容:“诸位大人不急,待奴婢先去殿中见了陛下再说。”他能不知道这群人啥心思么?
随后也不给这群人继续打探的机会,捏着拂尘一拱手:“奴婢这便先进去了。”说完,直接朝着殿内扬长而去。
朱允熥信任他,许多事情都交托于他,看门的小太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阻挠,当下十分乖觉地看开门,把马三宝放进去,而后又立刻关门,仍旧把这群人挡在外面。
听着那熟悉的关门声。
不少人脸上那略显勉强的笑容瞬间消失, 或是带着不满、不屑的神情轻哼,或是撇了撇嘴含蓄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当然还有更头铁的。
不满之意直接宣之于口:“哼!阉人就是阉人!不知轻重缓急,只知一味媚上,不过一走狗而已,那些荒诞不羁的事儿,哪一桩哪一件没有他马三宝参与其中?”
“曲意逢迎,媚上求荣的东西!”
“怎可任由这样的阉人时时伺候在陛下身侧?”
“阉狗!”
“……”
此刻发声的,大部分自然还是六科的那些给事中们,他们虽然会执意站出来,头铁地劝谏朱允熥,可自幼都是学习孔孟之道,忠君爱国的人……基本都有一道思想钢印在禁锢着他们一般,朱允熥再怎么离谱、荒唐、离经叛道……他们的心底里,都是很难产生真正的「恨意」。
不过马三宝就不一样了。
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埋怨、不敢真的骂朱允熥,还不能骂区区一个太监么?
自然而然地。
马三宝这个「助纣为虐」的帮凶,就成最大的背锅侠了.
没办法,谁不知道他这个太监大总管既受信任、权利也大,朱允熥指哪儿,他就打哪儿……马三宝不挨骂谁挨骂?
乾清宫大门内。
马三宝有些无奈地挑了挑眉,就不再理会那些影影绰绰的骂声了,而是径直朝着朱允熥的方向而去。
现在可不是理会这些骂声的时候。
天大的事儿在肚子里藏着呢。
正有一搭没一搭磕着瓜子,听着外面声音的朱允熥自然立刻就注意到马三宝进来了,而听着外面那隐约的骂声,他心里倒是有那么点儿过意不去——事儿全是自己做的,锅大部分是马三宝背的……是有点不厚道了。
“一群老匹夫,都是老顽固,看来朕还得在乾清宫好躲一阵呢, 三宝,一起嗑把瓜子。”朱允熥的注意力都在外面那批人上, 自是没有注意到马三宝的异样,反是漫不经心地邀请他一起嗑瓜子。
他和马三宝是扶持患难过来的情谊。
两人因为罢朝待在这乾清宫里,都无聊得很,说话做事便也不讲究那么多规矩。
朱允熥把手里刚磕下的瓜子皮往旁边一丢,神色随意地吐槽道:“他们是真能闹腾,这瓜子磕得,朕都上火了。”
马三宝自然没功夫应朱允熥这嗑瓜子的邀请。
而是激动地道:“启禀陛下,眼下可不是嗑瓜子的好时候!宇花园里的的红薯藤,叶子开始略有发黄了!”
叶子发黄。
便代表着土里的红薯吸收完了养分,基本成熟。
这就是马三宝失态的原因。
现在可不是第一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了,他今日按例去御花园田里巡视的时候,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情况。
“黄了就黄了呗……”朱允熥这时候正津津有味地听着外面的大臣跳脚呢,马三宝的话听是听进去了,但属于一下子没太过脑子,所以答得也随意。
当然,他的脑子也很快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了。
声音戛然而止的同时,也立刻收回了目光死死盯着马三宝,面露惊喜之色:“你刚刚说红薯叶子开始泛黄了!?”
对于这个消息,朱允熥当然难以保持平静。
红薯成熟。
意味着的事情太多了。
最重要的当然是,距离初步解决这个时代必然存在的饥荒,同时解放土地生产力、腾出空间创造其他经济价值的计划……
又进了一步。
缓解饥荒的意义自不必说。
解放土地生产力带来的好处与效果,近的只说前几天在炼丹司提及的那个问题……从长远说就是整个大明的经济发展……
当然。
除此之外,就是挽救一下朱允熥那从开年以来,就变得越来越稀碎的名声了。
虽然朱允熥虱子多了不怕痒。
也早就把这些外界对于他的评价议论置之度外。
不过,能被夸谁还想被骂不成?
“启禀陛下!正是!奴婢已经跟着陛下收过一茬红薯了,绝不会看错。这么大的好事,奴婢不敢先挖,特来禀报陛下。”
马三宝一双眼睛亮得熠熠生辉,胸口对因为过于激动而起伏得格外快,更是带着一种成就感满满的自豪。
这一茬红薯可是他亲自负责种出来的。
他比谁都高兴。
马三宝办事一向靠谱,朱允熥自然知道他做事情不会出岔子,当下哪儿还有什么心情嗑瓜子?「噌」地一下就站起身来,把手里剩下的一小把瓜子往旁边一丢:“看看去!”
“不愧是老朱这老农民亲自打理的沃田,朕种在乾清宫的这些,都还是绿的呢!朕原本寻思着还得有个几天。”
“好!真好!特别好!”
最为关键的一环之一,朱允熥当然迫不及待就想要赶紧看看,亲眼确认成果,这才能彻底安心。
他做事向来稳健,可不是半场开香槟的主儿。
马三宝脸上虽挂着笑意,有些迟疑地道:“可是陛下,各部大臣、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大半个朝堂的大人们却正好在这时候堵门外呢。”
朱允熥挑了挑眉道:“管他们作甚?他们又不能扯着朕的袖摆子、衣领子不让朕走,这与朕不相干!”
他是一点迟疑不带的。
这群人的立场、处境、心理……早被他拿捏得死死的。
看不惯他归看不惯他。
可他们除了能动动嘴皮子,不会有一个敢干他的。
马三宝也不再纠结,跟在朱允熥身后有些忍俊不禁:「陛下的话果然没有错,只要他没有道德,就没人能道德绑架他!精辟!把耍无赖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的,普天之下也就陛下了。」
二人以前以后再次来到大门口。
守门的小太监自然尽职尽责,再次恭敬地帮他们轰然一声,打开了朱漆大门。
外面那仿如菜市场一般的吵闹纷繁映入眼帘。
当然。
这一切声音也随着朱允熥和马三宝的出现,就戛然而止了。
众人有些意外地愣了愣,显得有些错愕,显然没有料到,刚刚才躲回去的朱允熥会这么快就再次出来见他们。
不过,这种愣神和错愕也只持续了片刻。
随后众人脸上便先后露出不妙与担忧的神色,似是想到了什么,倒吸了一口冷气:「马三宝这阉人前脚火急火燎进去,和陛下说了几句话,陛下后脚就直接出来了……这其中……果然是又有幺蛾子!石锤了石锤了!」
「淦啊!陛下在让人失望这方面,从来不让人失望。」
「不好不好,大明药丸,大明药丸啊!」
「……」
“微臣等……参见陛下。”众人面上行礼。
可一时之间。
所有人的心却都往下沉了下去。
谁都知道,陛下动不动就喜欢做出许多离经叛道、荒诞任性的事情……幺蛾子的花样极多,特么的都不带重复的!谁知道这次又是什么不惊人死不休的幺蛾子?
“众爱卿免礼就是。”朱允熥也习惯性伸手抬了抬。
而当他话音刚落,人群之中立刻就有人站出来苦口婆心:“陛下!启禀陛下!几位给事中方才并无其他意思,陛下莫要搭理他们,陛下是大明的主心骨,微臣等都需聆听陛下圣训,请陛下恢复上朝吧!”
“是啊陛下,微臣附议!”
“臣附议!”
“请陛下上朝!”
“……”
虽然他们都心情沉重,虽然他们也格外担心朱允熥,不知道他接下来要搞什么幺蛾子,但他们也很有自知之明,就算真知道朱允熥想要搞什么幺蛾子,他们是既劝不住也阻止不了的。
更别提他们现在什么都不知道。
而且这都好几天了,好不容易见到了朱允熥,还不如先劝朱允熥上上朝再说——就算又要添一个bug上去,还是要尽量保证这个程序先跑再说不是?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当第一个站出来提议朱允熥恢复上朝之后,此间其他人也都是从善如流,纷纷附议。
甚至还有人专门拉着盯住那几个最不好惹的给事中。
生怕他们又把朱允熥惹火了。
可是……
朱允熥现在可忙得很。
他现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确定御花园那一批红薯的确正常生长成熟了。
毕竟红薯这种东西。
只看上面的叶子其实是不作数的,谁知道会不会因为环境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出现叶子茂盛而作为根茎产品的红薯却不大,甚至没有什么产量?
这第二茬出土必然瞒不住,朱允熥也从来就没打算继续再瞒,而是一早就准备等红薯成熟,以一种郑重其事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宣告,以获取最大的宣传效果。
要是不提前确定情况,贸然就拉着这群人去看红薯,看什么所谓的祥瑞……万一到时候当着所有人的面拉了坨大的,就好笑了。
朱允熥从来不喜欢可能存在的意外。
所以压根儿就没功夫跟这些朝臣在这里磨什么嘴皮子。当下别说答应他们恢复上朝的事情,就是连正眼都没工夫瞧他们一眼,直接绕过众人,直奔御花园的方向而去……
马三宝暗暗扯了扯嘴角。
吐槽道:「对付这群人,陛下还真是……简单粗暴啊。」
他心里腹诽,面上却没有闲着,立刻对旁边的小太监吩咐道:“去,立刻通知仪仗队,追上陛下,陛下摆驾御花园!”
言简意赅地吩咐完。
当下拂尘一甩,也是立刻抛下此间其他人,追着朱允熥就朝御花园的方向跑去:“陛下!陛下您慢着些呀……这乾清宫到御花园可有些脚程呢!奴婢伺候您坐龙辇过去……”
朱允熥的龙辇、倚仗,因为三宝提前就预料到朱允熥会要去看红薯,所以提早准备了。
这时候一招呼的事情。
片刻间便浩浩荡荡追着朱允熥和马三宝去。
在马三宝的劝说下,朱允熥还是上了龙辇——待会儿毕竟还要挖红薯,这是体力活儿了,无谓消耗在赶路上。
朱允熥急,马三宝也急。
抬龙辇的轿夫都是吩咐要脚力最好的,是以,一行仪仗急匆匆地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乾清宫外广场上。
留下诸多朝臣一脸愕然懵逼的样子,面面相觑……
垮着的脸仿佛在说:大明药丸!大明药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