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褚志国为了减刑交代了许多问题,尤其涉及到国外人员这一块,知无不言。

他此刻最恨的人就是那个情人,恨不得她去死。

一想到自己因为她坐牢,而她却拿着大笔钱逍遥快活,就气得牙痒痒。

虽然国外捉拿犯罪人员不好操作,但情人还是被列为通缉人员,全球通报。

以后,就算她在国外也不能随意消费了。

褚志国得知这个结果后,心里才稍觉解气。

哼!他不好过,她也别想好过!

褚翰文大学毕业后想要出国留学,张爱华全力支持他。

此时家族企业已经铺设颇广,但不爱营销,属于悄默默发财。

张天泽显然已经属于“老员工”了。

各个岗位她都十分熟悉。

张爱华很看好她。

尽管有人对她培养养女的做法不满,但都被她强势压制下去了。

家业大了,人心易散。

此时的张爱华无比庆幸自己当年做出的收养决定。

有个自己人帮助自己,无论从哪方面说,她都能感到安心。

现实中吃绝户的事不会发生在她身上,因为子孙不肖导致家业衰竭的事也不会发生在她身上。

张天泽小小年纪有才干有耐力,脑子灵活,关键是真心为她着想。

父母的优良基因在她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传承。

人品过关。

褚翰文出国前左思右想还是去见了褚志国一面。

当他得意地说出自己要去国外留学,并打算在国外大企业工作时,褚志国眼神黯淡了下去。

他看着自己的傻大儿欲言又止。

说吧,显然会得罪张爱华,令母子俩关系不和。

不说呢,又不愿这个还跑来看望自己的儿子吃亏。

嘴巴张张合合几番后,终于还是说出了口。

“儿子,你妈那边的公司……你了解多少?”

褚翰文闻言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爸,那就是个小厂子,我了解那个干什么。等我在国外毕业了,要进的可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不比小作坊强。”

见褚志国还想说什么,褚翰文面露不耐,“爸,我心里有数,你不用担心我。”

褚志国神色郁郁地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算了,人微言轻。

今时不同往日,他已经不再是身居高位的褚厂长了。

一向崇拜他的儿子也不把他的话当回事了。

那就不说了,本来探望他的人就不多,他又何必惹人烦呢。

各人有各人的命。

再怎么着,他相信张爱华都不会不管儿子的。

时至今日,褚志国的心气已经泄光了。

张爱华早已成了天上月,而他已然是地上的烂泥。

他当初那么轻视她,不甘她爬那么高。

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她就是比他强。

当初她选择离婚是离对了。

如果她不离婚,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样看来,他竟是她康庄大道上的拦路石。

没了他,她的人生才能灿烂辉煌。

褚志国弓着脊背,把头深深埋进了膝盖里。

心中充满悔恨。

如果当初在婚姻存续期对张爱华多些关爱和疼惜,不那么冷漠懒惰,是不是就不会有如今的潦倒收场?

那么好的一个女人,自己竟然就生生错过了。

褚志国流着泪捶打着自己的脑袋,好好的福气他接不住,怎么就没接住呢!

枉他自诩聪明,其实就是糊涂蛋一个。

傻子!

张爱华由于在此次案件中表现突出,又官升一级。

手中有权,她发挥的空间就又大了许多。

在其位谋其政。

她总是尽量平衡官位和民生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力量为百姓做实事谋福祉。

在任期间,她做了许多事情。

在当时也受到了很大阻力,遭受了不少非议和反对,但她力排众议坚定地达成自己的目标,实施计划。

等过了五年,十年,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张爱华当时的决策是那么正确。

为人们规避了多么大的风险。

她也成为了大家赞不绝口的才能卓越的官员典范。

张天泽很为妈妈自豪,也以妈妈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不断进取。

在她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企业,以雷霆手段很快掌握了企业控制权。

人们刚开始都对这个大小姐不屑一顾。

“千金大小姐,成天养尊处优的,平常来公司走走过场可以,真刀实枪的工作起来,哪里能行。”

甚至,家族成员还会指使人故意给她使绊子,下她的面子,就想让她知难而退。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张天泽是个犟性子。

软硬不吃的家伙。

越打压,反抗就越强。

反正她妈跟她说了,“甩开膀子干,出了事有妈给你兜着!”

所以,她毫无心理压力,四个字,不服就干。

很快,员工们老实了,紧接着,元老们也老实了。

家族成员跑到张爱华跟前告状,被张爱华三言两语打发掉,灰溜溜回来了。

至此,企业里的人都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小姐以后就是公司的老大了。

年轻人有闯劲,敢于创新,善于把握时代脉搏。

公司在张天泽手里发展迅猛。

她抓住了市场机遇,站到了风口上,带领着企业向上跃了几个层级。

尽管企业量级已经非常庞大了,但她始终保持低调作风,不跑到幕前,只是暗戳戳发财。

等到褚翰文在国外工作几年察觉到自家企业真实的实力想要回归时,为时已晚。

因为张天泽已经完全掌控了企业,而张爱华也不支持他掺和到公司事务中去。

没有人支持他。

他想要争取也没有任何办法。

没人敢得罪张爱华和张天泽。

褚翰文极其愤怒地质问张爱华:“我是你的亲生儿子吗?

为什么你宁愿培养一个养女都不愿把家产交给你的亲生儿子!”

张爱华只是脸色平静地反问他:“你小时候我让你来厂子熟悉环境,你来过几次?

企业发展过程中你做出过什么贡献?

等到果子成熟,你一个从未出力的人跑来攫取果实未遂却叫嚣为什么不给你果子。

还为什么,凭什么,你自己说是为什么,凭什么。”

褚翰文哑口无言。

面对张爱华睿智锋利的眼神,他连狡辩的话都说不出来。

良久,他问张爱华,“妈妈,是不是在领养张天泽的时候,你就已经算好了今天的局面?”

张爱华直视着褚翰文,面无愧疚,但也不语。

褚翰文就明白了,他不解,“为什么那么早你就放弃了我?”

张爱华突然笑了,“你不是一直很崇拜你爸爸,看不上小小的服装厂吗?”

褚翰文脸色涨的通红,羞愧难当。

心底的隐秘被妈妈轻而易举挑破,他已经无法再面对妈妈,仓皇失措地夺路而出。

从此,褚翰文一年只回来一两次,平时鲜少和张爱华联系。

而张爱华也不寂寞,张天泽未婚生育了双胞胎女儿。

聪明活泼的孙女们给了晚年的张爱华许多的慰藉和陪伴。

辛劳大半生的张爱华在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心情愉悦,身体康健。

回想自己的一辈子,她感悟,自己是自己的贵人,她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一次次在人生岔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写回忆录时,她最后写到,对于我的这一生,我从不后悔。我要对我自己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谢谢我自己,无数次拯救自己于水火,一直的坚持和进取,让生命淬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