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代兄从军
吴少随口个谎把进谷的事掩盖过去,他还要再说什么,却听身边又吵闹起来,回头一看,却是张三里的妻子、儿子正试图冲过来,却被几个兵士拦下了,远处一个老太太也正颤微微向这边挪,吴少猜测可能就是张三里的老母。
“差不多了吧?我们该走了。”那“将军”见吴少一时没有说话,便开口问道。
吴少听了低头略一思索,便抬头冲那“将军”道:“‘将军’大人,我有一个想法你是否愿意一听?”
不待那“将军”回答,吴少接着道:“你把张三哥放了,我来代替我这位兄长,我愿意追随将军左右,从军立功,如何?”
说完,吴似笑非笑地盯着那位“将军”。
听了此话,不待“将军”发话,旁边军士轰笑起来。
“这小子想得倒美。”
“有两只羊,谁愿意平白无故放跑一只?”
那位“将军”将手一摆,制止了别人的喧哗,向吴少走了两步道:“壮士此话当真?”
“一言九鼎!”
“我若答应,壮士不会半途溜号吧?”
“当然不会。”
“好,我答应了!”“将军”痛快道,一面告诉军士不要再为难张三里。
众军士大惑不解,面面相觑,但又不敢违背。
“不过。”那“将军”一指张三里对吴少道:“倘若你半路跑走,我们定会回到此地,收了这一家老小。”
吴少不在意地点点头。
“好了,此地不便久留,我们这就走了。”那“将军”将刀一挥,当先迈步向村外便走。
吴少也不说话,夹杂在那十几个人中间,起步便行。
身后张三里忽然道:“等等!”
吴少回头看时,只见张三里拖过自己的儿子,摁在地上,向吴少连连磕头。
吴少点点头,再无一句话,回身就走。
张三里一家老小跟着走了几步,停了下来,一直目送着那群人消失在山林后边才慢慢慢转身回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张三里一直设法打听这位“鲁兄弟”的消息,他的老母亲更是给这位鲁兄弟立了长生牌位,可惜,这位“鲁兄弟”一去便沓无踪影,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将军”带着这二十多个人专门拣山中小路行走,至晚间,来到一处山谷,他们停了下来,等了一会儿,又有几拨人先后来到了这里,一会儿“将军”传令下来,让大家埋锅造饭,就地歇息,拂晓再走。
有人领着吴少在山坡上随意搭了个棚子,大家看来都累了,吃罢了饭,便钻进去横七竖八地躺下休息,
吴少也躺在这些人中间,他心里有事,又从未与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一时睡不着,便默默想事情。
棚子外边有两个人低声说话,吴少耳力极好,将那些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其中一个叫于大手,一个叫老拐子,两个人正谈着今天的收获。据那于大手讲,他们一伙人今天收获不错,新添了五个新人,老拐子连连叹气,说今天只增加了一张嘴,又说他实在搞不明白,他们的“将军”为什么放着两个人不要,反而放跑了一个,而且余下的这个瘦弱青年看上去远不及放走的那个强壮,更令人不解的是“将军”不但没有绑住这人,还立即放到了营中,打破了原有惯例。
于大手也有些诧异:“还有这事?你没问问郭将军是怎么回事?”
老拐子压低声音道:“我问了,郭将军说此人不一般。”
“有什么不一般?”
还不等老拐子再回答,棚子外传来脚步声,随即有人叫道:“老拐子,新来那个姓鲁的在哪?”
“就在这个棚子里。”老拐子道。
吴少听出那正是那位“将军”的声音,正不知要不要回答他,旁边有人捅了捅他,吴少只得爬起身来。
走在路上时,“将军”曾问起过吴少籍贯姓名,吴少随口说自己是宁海郡人氏,叫鲁小柱。
“将军”见了他,示意他跟着自己走,两个人离开棚子稍远的一个地方停了下来。
“鲁壮士,我放心不下,有几句话要问你,请如实相告!”“将军”直接道。
“将军大人有什么要问的?”
“壮士是不是道门中的真人?”
吴少一怔:“将军大人怎么这样想?”
“壮士,你在那村口摔我兄弟那一下可并不简单,再说了,寻常人见了我们早吓得丢了魂,你不一样。”
吴少一愣:“怎么不一样?”
“将军”慢慢道:“怎么说呢?第一,你对待我们的态度和看人的眼神大不相同,这么说吧,你眼里根本没把我们当回事。第二,你与那人非亲非故,却敢代他从军,一般人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所以说你不一般。”
吴少心中嘀咕:这位将军大人看来头脑不笨,而且还真有点眼力劲,自己那一下子尽管完全收敛了,可还是被他看出了些什么。
“将军叫我出来就是说这个?”
“对!倘若你真是位真人,我们也不敢留你,请自便。我知道恐怕我们这些人也留不住你。”
“将军多虑了,我只是曾经学过一点防身术,不是什么真人,你大可放心。”
“鲁壮士你可不敢骗我们,倘若你是真人,那可了不得,大将军知道了会杀我的头的。”
“你放心,我不是什么真人。”吴少心道:可从来没有人叫我真人,甚至没有人叫我剑客,这样来说,我自然不是什么真人了。
“哦?既然这样我倒想问一下壮士,瞧你的样子也不像是我们这样的人,为什么愿意从军?”
“这个……我小时便爱听三国故事,最喜欢常山赵子龙,就盼着有朝一日能上阵建功呢。”
说出这话,吴少都不相信,那“将军”看上去更是有些疑虑。
吴少急忙转开话题:“将军,你们也没有旗帜,我想问问你们属于什么军队?大将军又是谁?”
“我们嘛……自然是义军!”
“将军”见他一脸茫然的样子,解释道:“就是专门杀鞑子的,鲁壮士也是汉人,肯定见过蒙古鞑子的强盗行为,鞑子占了汉人的地方,占人田地,掳人妻女,我们就是要将他们赶出中原去。”
吴少摇摇摇头,表示不明白。
“将军”见状,叹口气道:“鲁壮士可知我为什么参加义军?我是一个木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要参军义军?让我来告诉你,三年前,我娶亲了,可就在那时,朝廷颁布一项法令,新娘的首先要陪蒙古官过第一夜,是可忍,孰不可忍?鲁壮士看上去很年轻,大概没娶亲吧?不把鞑了赶出去,就算将来你娶亲,老婆先要送给蒙古人睡,你痛恨不痛恨?”
“将军”说的事,吴少倒没见过,但也隐约听说过,知道有些地方确实如此,某家娶亲,第一夜要让新娘陪蒙古人,这样的行径实在是让汉人深恶痛绝。
“确实是禽兽行为!”吴少由衷道。
“将军”一听吴少赞同他的话,谈兴明显高涨了不少,接下来又与吴少说了大半个时辰。
从“将军”的话中,吴少还是知道了不少事。
这支军队是义军的一部分,义军的首领是刘明王,明王手下有百名大将军,分统着数百万之众,他们攻城掠地,多次将元军打得大败,如今各地又出了其它多支义军,大元眼看就要完蛋了,为了尽快赶走鞑子,这支义军在大将军的率领之下,采取迂回包抄战略,现在从南面打到了北方来了,可在多次战役中,军团也损耗了不少人,大将军下令,让各军自行征兵,这才有了魁山村抓到张三里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