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十品大里正 > 第564章 放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抓人罪名是私下议论皇室,但却没法自证清白,一味打压,反而让传言越传越广,渐渐衍生了好多个版本。

便有人依稀想起几年前金士钊和杨姨娘的各种绯闻,私传淮王妃虽然没有那么露骨,可也就像是刻意打了马赛克的图片,引人遐思了。

淮王深陷传言困扰,又不能明目张胆让人调查,各种掣肘之下,一些行动自然而然受到约束,也就没有那么张狂了。

几天以后,从容家村出来的一群老妇女,以马氏为首,在司马兄弟护送下安然回村,深藏功与名。

没错,这场谣言,真真假假,都是马氏她们传播的,常言道,流言蜚语猛如虎,虽王孙贵胄,但凡沾上一点,顶风臭三年。

直到大考放榜,关于淮王妃的流言才算暂时压下了热度。

金榜前人山人海,公孙无极负责现场治安,亲眼见证有考哭哭笑笑,状似疯癫。

有人仰天大笑,“我中了,我考中了,我终于上榜了。”

也有人呜呜哭,“又没中。我都考到头发白了,以后也没机会上场了,苍天负我。”

一些人家沙里淘金,从一众中年老书生里面,挑一个看起来不那么老,看起来没成家的,准备套麻袋。

可惜太难挑了,这些人读了半辈子书才有资格考进士,大半都已经有妻有子,鲜少看见年轻光鲜的少年郎。

当一票二十多人联袂而来,年龄都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还真是让人眼光灼热。

容安做为代表第一个挤到榜下,从金榜看到红榜,来回看了好几遍,终于在末尾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本次科举共有八千多考生参加,共上榜二百一十人,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三,他的名字吊车尾,对他来说,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他从一个童生,一路进阶成举人,才不过用了三年,每一次的名次都险险上榜,现在也是最后一名,侥幸之余,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他资质平庸,要不是容棠破血本给他争取资源,他何德何能,能拜崔祭酒为师,还有萧山长给他开小灶恶补?

可以说,他能上榜,这三个人给予的帮助,远远大于他自己的能力。

“我,我真的中了……”

容家村终于有了第一个进士,这对整个村子,对整个宗族,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旁边的人没有具体问他中了第几名,只听了一个中字,立马扑过来套麻袋,这小青年看起来才二十多岁,应该还没成亲,先不管了,先套回去再说。

人太多太挤,和他同来的人一时不查,便没有注意到,再者,除他之外,接连有人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

“我也中了,八十八名。”

“我一百三十九名,也行啊。”

“诶,郭兄,那是你吗?三十六名,不错呀!”

“李兄厉害,十二名。”

“哇哦,蔡兄第三名……”

喧闹声中,二三十个考生,大半在榜上找到了名字,喜极而泣。

准备捉婿的人家炸了,这一群年龄都不大,气质也好,抢吧!

要不是有人大声呼喊,“凤大人,我们是长公主门生,救命,救……”

公孙无极侧脸看去,确实有几个经常出入公主府的人,这些人都有大用,婚事不能草率,一挥手,金羽卫围过去给他们解了围。

最后清点人头,吊车尾的容安没影了。

与此同时,上榜名单也誊写了许多份,送到了有关各府。

郑家观景台上,几人相对而坐。

郑长治,王相,崔祭酒,每人面前有一份上榜名单。

从第一名看到最后一名,郑长治手里有一只笔,给每一个上榜考生点上记号,更有一些画了一个圈。

到最后,他看着满纸圆圈出神。

王相早就看完,端起茶盏喝茶,注意到他的动作问道:“郑侍郎,你这是何意?”

郑长治一笑,“晚辈在把这一届上榜考生分类,每一个记号代表一个家族,或者某位官员。”

王相看那满纸记号,就没有无主的,正常,没有点背景,也没能力来到上京参考。

不过这郑长治不常出门,就把京中局势掌握的滴水不漏,连哪一个考生背后是谁都一清二楚,实在不容小觑。

看起来,四大世家下一代领头羊就是他了。

“王相就没看出点不同?”

“不同?”

王相再看一眼,“这圈比较多,是谁?”

“三角是淮王,圈是七公主。淮王也就罢了,他是下一任君王,考生们提前在他面前露脸很正常,七公主昭翎,你们不觉得反常吗?”

王相不动声色,“再反常,她是公主,皇位怎么也不可能落到她手上,顶多给淮王添点堵,这也正常。”

历朝历代,每一个君王立下一任接班人,都不会痛快轻易的给,都要树立一个磨刀石。只不过当代没有磨砺淮王的皇子了,宣宁帝扶持七公主,也是用心良苦。

他们位极人臣,这些朝堂纠葛门清。

“好吧。圈一共有四十六个,代表这四十六人算是七公主阵营的人。这四十六人里面,有二十二个名字,祭酒好生看看。”

崔祭酒仔细看那做了特殊记号的二十二个人,其实他也已经注意到了,因为都很熟悉。

“其中十八个是国子监特招班学生,名次嘛,也说的过去,不过也没有那么逆天就是了。”

最好的名次是第三名,最差的一百九十八名,他的亲传弟子容安吊车尾。

虽然名次不理想,但以他的资质,研学的时间,也算相当不容易。

正想着,心里莫明惊了一下。

特招班总共二十四人,全部参考,上榜十八人,这上榜率惊人,比其他班级加起来上榜人数都多好几倍。

还有其他四个,是代表太学院参考的学子,五个人,上榜四个,单看上榜率那叫逆天。

“晚辈找人查过,萧破云在各种大小考之前都亲自出题摸底,从他手下通过的才能去考试。童生,秀才,举人,但凡他送出去的,十有八九能成。”

崔祭酒一口老血卡在喉咙口出不来。

“祭酒特招的这个寒门班级,短短不过两年时间,就为国子监争得了巨大荣耀,可喜可贺。太学院里,您的孙子,孙女都在任教,太学院取得的成绩,也有崔家一份,崔家天下学子共师的名声,往后更响亮了。”

崔祭酒嘴唇哆嗦,一时说不出话来。

一生醉心教育,天下学子共师的名声,崔家担得起。

但上榜名单上,那一个个圈圈,却又让他无言以对。

那些都不是崔家的门生,他们未来不能给崔家带来任何好处。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上榜,就意味着挤占了他们家族子弟出头的名额,清河本宗肯定又要训斥他们父子爷孙。

瞧他为了孙女,给家族惹了多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