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跟崔臻新婚燕尔,如胶似漆,朱逢真和张灵允看着羡慕。
朱家和张家来人,看着崔家的子弟被重用,而辽东本土的人,对他们很排斥。
这让两家人只能催促俩姑娘,赶紧想办法争宠,千万不要放不开。
看看崔家就是前车之鉴。
只要两个姑娘能嫁给顾道,纵然不如崔臻那样,被宠到心尖上。
依旧可以助力家族在辽东崛起。
两个姑娘,只能想办法每天朝辽东镇守府后宅跑,说是陪崔臻。
实际上是想办法跟顾道偶遇。
也是在提醒崔臻,我们是你的陪嫁,你不能自己开心了,把我们忘了。
崔臻的确很开心,但看到她们两个也苦恼。
顾道就一个,绝不可能再分了。
这家伙回到京城,就不属于我一个人了,在辽东你们还想抢,凭什么?
后宅气氛微妙,顾道顾不上。
今年辽东大熟,是一个丰收的秋天。而且顾道赶走了骆定远之后,税赋一下子就降下来。
整个辽东的农民,都能比往年多出三成粮食。
巨大的幸福感,让这些人有点不敢相信。
而且今年官府收租,有人巡查监督,淋尖踢斗的事情,基本上都被禁绝了。
而且各个县专门设置了举报箱,只要有这种事情发生,农民一个举报立即就查。
顾道杀官、杀地方大族,那是有口皆碑的。
蜀中清理大族刮地三尺,河东一口气杀了五个知府,天下皆知。
甚至还被江南的大焱给学去了,对门阀抄家灭门,分其土地聚拢兵员,就从他这学的。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顾磊这样做,是家学渊源。
所以辽东的世家大族,基本上就夹着尾巴做人,往年那些事情都不敢干了。
当官的敢虐民,被镇守府查实了,先砍了再报给朝廷。
顾道对官员和世家大族严,对老百姓松,一下子释放了整个辽东的活力。
被骆家强力压控二十年的辽东,因为顾道的放松,仿佛春暖花开了。
趁着秋高气爽。
顾道带着崔臻野外骑马,去打猎。
朱逢真和张灵允,也骑马跟上了。
以前这种事情,那些丫鬟婆子是不允许的,有损门阀大小姐的形象。
可是为了着急跟崔臻争宠,家里也不拦着了。
两个小姑娘这才有机会骑着马,抛头露面,虽然要带着幕离。
开始的事后,在顾道跟前还有些拘束,甚至要保持淑女的礼仪。
可是一座城,看着崔臻纵马欢快地跑起来。
两个人也心痒难耐,毕竟都是小姑娘,玩闹的心思还是有的。
最后也跟着崔臻纵马疯跑起来,甚至幕离都扔了。
“这才对么,都是小姑娘,一天天的跟庙里的木偶一样,有什么意思?”
顾道大声说道。
他没别的心思,只是有感而发。
这让本想拦着的朱家和张家的人,一下子停手,顾侯喜欢,那就不拦着了。
三个姑娘彻底跑开心了。
到了打猎的地点,这里早就被军队清理过了,大型野兽没有,各种猎物都被驱赶过来。
顾道弯弓搭箭,一箭射出,羽箭应声洞穿一只大雁的脖颈。
大雁带着羽箭,在空中折了几个筋斗,落在了不远处,立即有人带着猎犬追了回来。
“侯爷好箭术!”有人大声称赞。
顾道一看,是崔家的一个子弟,也不知道是哪一房的小舅子。
身后还带着几个人。
“江南门阀子弟,不是一向文弱么?怎么也懂得射猎这种下等人的事情?”
顾道问道。
门阀尚清谈,骑马打仗这种事情,他们都认为是下等人做的事情。
崔家少年脸色微红。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在江南我等可以清谈。
到了辽东,我们就要学会打猎,学会实务!”
一个少年上前说道。
其他人的面色都有些古怪,这话说得有点讨好的嫌疑,缺少风骨。
“善,大善!”顾道大声称赞少年。“知时事,懂机变,你叫什么?”
“江南张氏、张维嘉见过侯爷。”少年上前说道。
“随本侯一起射猎,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顾道说着策马而走,张维嘉快马跟上,一箭射出,正中一只兔子。
竟然还会骑射。
其他子弟也迅速跟上,纷纷表现自己骑射的本事,门阀子弟什么人才都有。
而且能来辽东的,显然是挑选过的。
顾道出来游猎这种事情,一直盯着他的门阀子弟怎么会错过。
有崔家带过来的,也有假装偶遇的。
当顾道射猎完毕,停留在一个村子边上的时候,已经有上百个门阀子弟跟随。
身后奴仆更是上千人,浩浩荡荡的。
他们突如其来地靠近村子,老百姓立即跪在路边草丛里,脑袋顶着地不敢抬头。
以前骆家出巡,他们就是如此。
不能抬头,不能窥视贵人,否则轻则挨一顿打,重则掉脑袋。
顾道让所有人不要上前,他亲自过去,一脚踢在一个老农的屁股上。
“贵人饶命,小人没有偷看!”
顾道只想开个玩笑,没想到引发了对方的恐惧,甚至吓得快尿了。
骆家对辽东真是压得太狠了。
虽然有不得已的原因,但是未尝没有威权自专的意思在里面。
可惜用错了地方。
“起来吧,我是顾道不是骆定远,不会因为你们看我一眼就砍了你们。”
顾道淡淡的说道。
听说是顾侯,几个老百姓低着头,相互看了一眼,试探着抬起头来。
果然看到一个温和的贵族青年。
“您是辽东镇守顾侯爷?”一个老农试探着问道。
“怎么,在辽东还有人敢冒充我?”顾道笑了笑,“别跪着了,地上凉起来说话。”
见顾道很温和,几个老农大着胆子起身。但是局促得不知道说什么。
“家里几亩地,今年产量如何?”
顾道问道。
要问起来这个,老农有话说了。
“侯爷,今年可是个好年头,您免了不少粮,我们可能剩下不少。
攒两年,就能给儿子娶媳妇了!”
其中一个老农,由衷地笑着说道。
“是啊,侯爷来了,我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了,以前……”
另外一个老农感慨,却被另一个人踩了一脚。立即警觉地闭了嘴。
“没什么不能说的,骆家治理辽东有错误的地方,也有功劳。
毕竟那个时候北狄压境,但是以后好了,至少二十年,都是太平日子。”
一听这话,几个老农眉眼都舒展开来,如果能过二十年这样的日子。
都舍不得死了。
“不过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日子富裕了,这儿媳妇的聘礼,恐怕也得水涨船高,到时候你还要多干几年!”
几个老农哈哈大笑,彻底放下了害怕,跟顾道聊了起来。
看着顾道能跟一帮泥腿子老农,聊得如此开心投契,江南门阀的子弟,心中已经明白一些了。
侯爷怕是不喜欢耍嘴的,喜欢实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