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乾最狂驸马爷 > 第813章 媚敌者,祸及子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3章 媚敌者,祸及子孙!

第二天一早。

一阵哒哒的马蹄声,惊醒了跪了一天一宿的儒生,有人无精打采地抬头。

为首的是刑部官员,身后跟着大批禁军。而驸马府的护卫,已经消失不见。

“朝廷来救我们了!”

不知道谁惊呼了一声,立即惊醒了所有人。

“真的,是朝廷来救我们了!”

有人说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惊醒,他们瘫软在地,小心地伸开已经跪地失去知觉的大腿。

屈辱和痛苦的噩梦,终于要结束了,朝廷终于出手了。

“钱大人,你们怎么才来!”

赵歇嘶哑着嗓子,对刑部郎中钱恕不客气地说道,同时艰难的想要从地上爬起来。

但是大腿传来的剧痛,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朝廷诸公,就忍心看着顾道如此嚣张,如此侮辱当朝官员,如此有辱斯文么?”

一边揉捏双腿,赵歇一边兴师问罪。

“就不怕朝廷官员心寒,就不怕天下读书人心寒?”

面对赵歇的责问,钱恕笑得很温和。

“赵大人,没人逼着你来,是你自取其辱,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颠倒黑白?”

钱恕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圣旨,一边说道。

“钱大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多说不宜,后会有期。”赵歇颤抖双腿要走。

他以为钱恕是来救他们的,以为自己可以离开。

“站住,赵歇,本官来不是要放你走的。”钱恕说着把手中的圣旨展开。

“圣旨到,所有人跪接……”

钱恕突然开口。

刚起身的人一听,赶紧再次跪下。

“兵部员外郎赵歇,无礼义廉耻之心,通敌叛国罪不容诛……”

“不……”

赵歇一声惊呼险些晕死过去。

后面的话他已经不敢听了,一个通敌叛国,就已经是诛九族的大罪。

“不,冤枉,我是冤枉的,我只是……”

赵歇惊恐地大叫。

“胆敢阻挠宣旨,掌嘴二十……”

钱恕怒道。

立即两个兵士上去,抽出木板对着赵歇的嘴,啪啪就是二十板子。

打完之后,赵歇口吐鲜血,再也张不开口。

“其他人等,不明真相不辨是非,附逆闹事,围攻官员府邸……”

附逆?

听到这个词,儒生们大惊失色,一样是死罪啊。

“赵歇死罪,养不教父之过,父辈褫夺官职和功名,下追两代不得参加科举……”

“其余参与附逆人等,褫夺官职功名,永不叙用,下追一代不得参加科举……”

完了。

赵歇激灵一下打个冷战。

自己要死了?

而且上追到自己父亲一辈,官职和功名都要褫夺,下追自己儿子和孙子,不准参加科举。

全都完了……

赵家可是官宦世家,就因为自己一人之错,四代人再也无缘官场。

好狠啊。

不但杀人诛心,还要绝我赵家四代?

他猛然间想起,顾道曾经说过,这只是开始,让自己好好享受。

原来……

“不,为什么……”

赵歇只觉得天旋地转,他赶紧爬过去,拉住钱恕的裤脚,满脸地哀求

“钱大人,我是冤枉的,我也是被人蛊惑的,我……”

此时他终于想起来。

最初他只是想要替棋圣辩论一下,后来齐先生找到他,银票和美女塞过来。

然后砸钱帮他造势,以他的名义四处串联,让他一呼百应,他飘了。

“好啊,我知道你是冤枉的,走跟我回衙门去说!”钱恕笑眯眯的说道。

赵歇突然一个激灵。

他突然想起来,这个钱恕是有名的酷吏,办案最喜欢对人使用酷刑。

而且还喜欢亲自动手。

“不,钱大人,我要上书自辩……”

赵歇突然把手缩了回来,警惕地说道。

“给脸不要,全都抓了……”钱恕冷冷地说着,朝着禁军一挥手。

禁军立即把这些儒生包围,开始抓人。

他们只是第一批。

此时禁军已经封锁城门,按照上书名单开始抓人,一个也跑不了。

紧接着朝廷第二道圣旨下来了。

所有上书之人,有官职和功名的,全部褫夺,并且下追一代不许参加科举。

罪名是,枉读圣贤,无家国大义,谄媚敌酋。

如果上书的人,参加了围攻驸马府,按照附逆赵歇的罪名处置。

两道圣旨带着巨大的杀气。

如同一阵雷霆伴随冰雨,震惊了整个朝廷,也强行让朝野上下清醒。

什么棋圣不气盛,就算他是真的圣人在世,那他首先是大乾的敌人。

分不清敌我,就忙着跪舔,这是对国家不忠。

为了跪舔敌人,去围攻为国百战的国公,这简直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叛逆。

不但要处置这些人,还要让他们背负耻辱的罪名,还要他们祸及子孙。

“袁公,太过严苛了。”

有人在朝堂之上,跟袁琮建议。

“你说得没错,的确严苛,可是若是这一次的冰雨严霜,有些人就永远不会清醒。”

“国家忠义,不可模糊,这件事老夫做了,记载留给史书,评价任由后人。”

袁琮极其不讲情面。

不许任何人上书求情,此事绝不再议,各地如果有谄媚棋圣者,一律上报京城严查。

刑部对跪门的人进行了审问,顺藤摸瓜又抓了不少人,但是当找到齐先生的时候。

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背后负责提供钱财,蛊惑儒生的人,全都消失了,在他们去跪门那天早上,就消失了。

显然这些人早有预谋,点燃了这把大火就消失了。

这一场大案,官员牵扯三百多人,有功名的儒生七百多人,其余书生一千五百多人。

总共两千多人被抓。

有的人比较冤枉,不过是被同窗好友一顿酒,就跟着上书或者去跪门了。

两千多人,背后就是两千个家庭。

其中很多人都是官宦子弟,他们拼命上书求情,全都被袁琮扣下焚烧。

他们在路上拦住袁琮车架,哭着喊冤?

\"冤枉?\"

“你们觉得冤枉,那些前线浴血奋战的士兵冤不冤?他们血战抓来的敌人,反手被你们的孩子当祖宗。”

袁琮愤怒的骂道。

“袁公啊,此举太过严苛,那始作俑者应该千刀万剐,可他们只是被人蛊惑啊!”

孩子的家长跪在地上哭诉。

“国家忠义之前,轻易就被人蛊惑,他们冤么?”

“若你们这些做父母的,平日教育得好,他们能犯下这样媚敌的举动么?”

袁琮说完,命人把这些人驱赶。

他何尝不知道此举太过严苛,但是他必须严苛。

在袁琮这里说不通,无数人托了无数关系,去求小皇帝和太后,最后太后给了恩典。

如赵歇这样,收人钱财,四处串联的不赦。去驸马府门前跪逼的不赦。

其余人仔细甄别,如果确实受人蛊惑,一时糊涂,罚五年内不许科举即可。

袁琮和太后,一严一宽,演了一出双簧。

此举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也让他们明白,太后给面子,也只能给这一次,再也不敢拿这件事去骚扰。

京城一片哀嚎!

但朝野也因此警醒,敌我岂可模糊?

驸马府门前的人被抓走了,地上都是血迹和尿渍,下人正在收拾。

刘铁柱来到门前,拜访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