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隼带着朝廷的决定,封顾道为吴王,节制江南全部兵马,平定南越。
至于其他要求,平定之后,朝廷论功行赏。
圣旨随后送到。
欧阳亮收到传书,先告诉了温尔雅三人。
三个人终于松了口气,虽然不知顾道条件,但是朝廷愿意拿出王位,这就够了。
不是说这个条件,顾道一定满意,而是朝廷摆出态度,愿意满足顾道。
这就是好的开端。
传信已经递进了皇宫,五个人在外面等着,都想要知道顾道权衡之后的决定。
大焱的皇宫内。
跟外面的人想的不一样,顾道看了一眼纸条,就放在旁边,根本没权衡。
因为他留的作业,引发了手下将领的争论。
翻山军接下来到底去哪?
有的认为那也去不了,肯定是固守绍康。
也有的人认为,依旧是继续跑,调动大乾军队,找到机会就吃掉。
还有人认为,可能趁着辽东舰队不在,乘船出海,逃亡海外。
石中玉却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
“渡江,去大乾!”
“此时大乾重兵在江南,内部空虚,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战火燃到大乾本土。”
“如果我们追,可南越还不能放弃,兵力必然一分为二,很有可能被翻山军趁机咬一口。”
石中玉说道。
“这不可能!”
郭墩极度反对。
“翻山军能吃掉江阴军,靠的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一旦进入大乾就会丧失这个优势。”
“完全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
对于郭墩的反对,顾道可以给出解释。
“不!”
“江南书坊的探子,常年刺探大乾,大乾的地图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
“何况,前些年南越盐商可以自由进入大乾,他们更加熟知大乾情况。”
郭墩无言以对,只能把目光看向其他人,却发现一个个的都是脸色忧虑。
这个方法天马行空,完全是以命伤敌。
任何一个正常的将领,绝不会选择这种打法,但是现在翻山军如同输掉一切的赌徒。
出除了一条烂命,什么都没了。
是在原地等死,还是压上所有,冲进仇家的家里?
所有目光都看向顾道。
“公爷,你觉得他们会这么干么?”
郭墩问道。
“如果找不到不这么干的理由,答案再扯淡,也可能是真的。”
顾道认真的说道,紧接着公布了消息。
“朝廷已经封我为吴王,节制江南兵马,尽快平定南越。”
话音一落,这些将领。迫不及待发出一阵欢呼。
“好……”
“太好了……”
“公爷早就该封王了,都是朝廷那些奸臣阻挡,如今他们总算清醒了。”
李川大声的说道。
这也是辽东军将领的共同想法,他们对朝廷早就不满意了。
他们欢呼,不只是顾道封王了,而是朝廷对辽东军妥协了,以后就好办了。
顾道伸手压了压,让众人停止欢呼。
“这个决定我是不满意的,我给你们要的封赏,朝廷说要战后在论。”
“我本打算跟朝廷再纠缠一下,不过现在情况有变,咱们先平了江南再说。”
“料想,朝廷敢不敢诳我们。”
顾道说完,众人全都笑了,脸上带着。
辽东军强绝天下,这一次朝廷已经知道厉害,不信他们还敢压辽东军之功。
接下来顾道做出安排。
“郭墩,你准备一下,轻甲骑兵也给你指挥,让李渠立即安排穿,送你们过江。”
顾道说道。
“什么,公爷你是当真的?”
郭墩有些发蒙。
其他将领也不敢相信,这个沙盘推演,公爷竟然当真了,还调动骑兵回国?
“以防万一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江南地形,适合骑兵的战场本就少,现在也用不上了,你们先回去。”
顾道说道。
郭墩只能领了命令。
“其他人回去收拾,我们明日出兵绍康城。”
诸将领命,辽东军动了起来。
顾道也见了温尔雅等五个人。
“顾公伤愈出兵,定然横扫江南,大乾一统天下指日可待,老夫预祝顾公武运昌隆。”
温尔雅客客气气的说道。
一句话,把顾道赌气躲在姑苏,说成了养伤,把文过饰非运用得炉火纯青。
至于说朝廷的安排,他一字没提,只要顾道愿意动起来就行。
“让诸位大人担心了,我这就要带兵去进攻绍康,江南的民政和吏治,就依靠诸位了。”
顾道说道。
温尔雅和顾云璋二人,是带着接收大焱的目的来的,人员都准备好了。
可是到了,赶上顾道和太后对峙。
他们就没敢动,生怕因此刺激顾道,以为朝廷是用这种方式逼他离开江南。
那就导致顾道跟朝廷的矛盾更加激化了。
此时顾道开口,让他们开始接手大焱,这也是给朝廷的一个善意回应。
但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对了!”
顾道紧接着说道,“麻烦李镇抚,立即安排船只,送骑兵返回江北。”
几个人心里同时咯噔一下。
骑兵回江北,干什么?
“顾公,这江南尚未平定,为何调兵去江北?”
李渠试探着问道。
顾道没有隐瞒他的猜想。
“我怀疑魏无极没死,此时正在指挥翻山军,而他现在已经无处可去。”
“我怕他输光了赌命,万一率军渡江进入大乾,那就麻烦了。让骑兵北上,也是以防万一。”
魏无极没死?
还可能渡江北上?
这话听着怎么跟做梦一样,李渠跟温尔雅对视一眼,这借口可信么?
魏无极还活着,或许可信。
但是带兵进攻大乾,这有点匪夷所思。
顾道没跟几个人过多的解释,大军要开拔,太多事情等着他处理。
窦鼍跟着顾道离开,欧阳亮赶紧去给京城传递消息,就剩下三个人。
“温大人,你觉得这话是真是假?”
李渠皱眉问道。
顾道突然调兵回大乾,还是在这个时候,他心中多少有点踟蹰。
“这借口不怎么高明,我看先不要安排。”在顾道面前一言不发的顾云璋说道。
“不安排?”
李渠心说,事情没到你头上,你说得容易。
“顾公调兵,我不安排船只,这事儿说不过去,很容易激怒他。”
李渠无奈的说道。
“顾公要求的事情,当然要首先安排!”
温尔雅严肃的说道。
“但是这船要给征伐百越的舰队送给养,还要把大焱的东西运到江北,暂时没回来也正常。”
“你尽量去掉就是。”
李渠心说,不愧是老狐狸,三两句话就把难题给拆解了。
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他也只能这么办。尽量拖延顾道的骑兵北上时间。
“拖延这件事,我可以安排,不过最后还是要送,朝廷那边要说清楚。”
“至于怎么说才能不让朝廷误会,那就麻烦两位想想办法了。”
李渠说完走了。
我不好过,你们两个也别过了。
告诉朝廷容易,但是怎么能让朝廷,对顾道现在调兵北上不起疑心,太难了。
因为他们三个自己,都有点疑心。
顾道忙着出兵,根本不知道,自己以防万一的一个安排,引发了他们这么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