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通动心的时候,李昶的信使到了,这是一个月一次的例行通信。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绝不会中断。
李昶是顾道在蜀中任职的人之一,顾道离开的时候,他们都留在蜀中了。
魏宗保任益州都督之后,自己虽然带去了一些人,但是顾道的人基本没有。
东吕国因为是大乾的附庸,跟蜀中的贸易往来十分的频繁。
而这一切的对接操作,都是李昶负责,他跟高通每个月一次通信。
其实李昶明面上代表益州都督府,另外一个身份,是顾道和高通的纽带之一。
信中李昶告诉高通,魏无极已经过江,顾公封吴王在江南按兵不动。
江南到蜀中信息有延迟,从蜀中到东吕国信息延迟得更加厉害。
高通知道自己收到信的时候,江南的局势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无非两样。
吴王北上或者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就是要割据江南,如果北上……北上的话……
高通的心开始不安分了。
他原本是江南人,被人排挤无法出头,才去东吕国跟南王混,想要证明自己的才华。
南王被顾道灭了,他在顾道的扶持下,成了东吕国大相。
他知道,此生终遇明主。
辅佐明主,开创基业,于天下大势之中纵横捭阖,成就一番大业,证明自己的才能。
这是他的野望。
顾道当年从高原走的时候,高通就恋恋不舍地劝他,高原也是王霸之地。
那个时候,他寄希望于顾道在大乾不得意,最后退到东吕国。
凭他的本事和自己的辅佐,以东吕国统一高原,然后向东吞并中原。
可现在顾道成了吴王,江南已经是囊中之物,这个过程可以反过来。
先辅佐顾道吞并中原,然后以东吕国为前线,进一步吞并高原。
“要给王爷创造机会!”
高通拿着信说道。
如何创造机会?
出兵蜀中。
他很清楚,佛子肯定没安好心,但是佛子的意思是对的!
东出蜀中,就是帮顾道。
此时无论顾道割据江南,还是提兵北上,大乾必然要阻止。
牵制大乾就是帮助顾道。
制造进攻蜀中的气势,让大乾在蜀中和凉州,无兵可调。
于是他找到了孙健。
“我同意出兵蜀中,但是使者也看到国内情况,如果没充分理由,我无法动兵。
“所以请佛子先派兵到蜀地边境。我才能以防御为借口,带兵东出!”
“只要军队动了,打谁我说了算。”
高通跟孙健说道。
孙健一听高通想通了,自己的使命如此完成了,这可是大功一件。
他立即派人回到斯隆国,告知了普赞。
“孙健就是个废物,去了这么长时间,就弄出这么个结果?”
“没落下一句实话,还要我们先出兵,我觉得不可信!”
普赞跟佛子说。
“无所谓,世间之万物,就是相互利用,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好。”
“同意他的要求!”
“另外拍使者告诉隗伦,蜀中将有战事,他可在凉州抓住机会。”
佛子说道。
普赞在护庙军之中挑选了五千骑兵,一万步兵,外加两万战奴,朝着蜀中边境进发。
接到消息的高通,立即给蜀中送信示警,同时以协防的名义出兵。
双方隔着一条河扎营。
这个时候,顾道带兵进入河南,正跟魏无极玩狗撵兔子战术。
斯隆国兵临蜀中的消息,传递到了朝廷。
窦庆山战败,袁琮和高岸等人,正在琢磨从哪里抽调兵力。
蜀中一封战报,把他们这个念头彻底打消,魏宗保带走了武卒和蛮獠军。
毕竟魏宗保去江南作战,把武卒和蛮獠军带走了,蜀中就剩下两万高原马骑兵。
根本不能再抽调了。
凉州方面,两个人也没想。
蜀中危急,那隗伦定然趁机生事情,所以不但不能抽调,还要告诉费长戈小心戒备。
接下来的时间。
孙健一直劝说高通,立即进军蜀中,跟斯隆国军队平分蜀中。
高通却不肯动地方,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蜀中的骑兵就在几十里之外。
而且已经派人联系他,让他渡河进攻,双方夹击斯隆国军队。
高通也没有给予回应。
大乾已经无兵可调,他不动如山只需要等,等着吴王那边的结果。
因为李昶给他通报了最新情况,吴王已经过江,追杀魏无极。
那就必须等一等结果。
如果剿灭魏无极之后,吴王挥师入京,成了大乾新的皇帝。
自己攻打蜀中,岂不是成了背叛?
如果顾道跟大乾分庭抗礼,那他才会联合斯隆国进攻蜀中,给吴王以策应。
就在高通一心等待的时候。
一匹快马送来急报,斯隆国另外一支军队,已经过了狼泉河,眼看要进攻石头城。
高通立即明白,自己利用佛子恐吓蜀中,佛子何尝不是利用蜀中把自己调离王城。
现在自己被牵制在这里,他们的军队趁虚而入,想让自己首尾难顾。
“孙使者,这是什么意思?”
高通把急报交给孙健,问道。
孙健吓得三角眼乱闪,这是什么意思,我还在高通身边,斯隆国竟然偷袭东吕国?
这是要把我往死里坑啊!
“大相无需惊慌,也许是佛子巡视高原,到狼泉河附近休息而已。”
“你也知道,斯隆国各部并不老实!”
孙健强笑着解释。
哈哈……
高通大笑。
“孙使者放心,斯隆国的人不在乎你的死活,我还不至于杀你。”
“再说,你哪只眼睛看我惊慌了?”
说完不再理会孙健,而是转身写了一封信,让信使带回去。
当初顾道和佛子约定,斯隆国和东吕国,以狼泉河为边界。
而普赞,已经率领斯隆国的三万军队越过狼泉河,穿过峡谷来到石头城。
这峡谷现在被称为伤心峡谷。
当年就是在这里,被顾道用两个金牛,埋葬了五万多斯隆国精锐。
导致斯隆国统一高原的步伐,止步于狼泉河,未能吞并东吕国。
如果那五万精锐还在,现在各部也不敢这么嚣张,佛子也不用着急改革,制衡各部。
“攻破石头城,拿下东吕王城!”
普赞挥鞭直指伤心峡谷,大声命令,当年的耻辱,他今天要还回去。
因为他有绝对的信心。
孙健招揽的大乾书生,不但能帮着斯隆国改革制度,还给他们造了攻城器械。
这就是他的信心。
可是当他穿越伤心峡谷,就觉得自己的信心仿佛有点早。
这都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