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志明挂掉电话,望着窗外东京的夜色,忍不住摇头苦笑。
老师管教孩子,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
后世的家长们一个个把孩子捧在手心,好像半点委屈也受不得。
罚站几分钟,都能闹得全网皆知,口诛笔伐。
想想真是笑话。
想他读书那会儿,谁没挨过老师的教鞭?
手心被打得通红,回家还不敢说,说了还得再挨一顿揍。
爸妈挂在嘴边的话是:“老师打得好!”
现在呢?孩子都成了琉璃盏,碰不得也说不得。
老师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教书育人这份本分,反倒成了“高危职业”。
说起来最可悲的,是那些自以为爱孩子的家长。
他们以为是在保护孩子,其实却是在一点点掐断孩子成长的筋骨。
小错你不舍得管,大错就一定会犯。
不忍心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将来社会自然会给他更痛的教训。
连最基本的尊师重道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教育?
想想真是又可叹,又可悲。
…………
第二天上午,公司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长条会议桌边,涂志明居中而坐,霍安宁和粱仲韬分坐两侧,二十多位核心骨干神情专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绷的气氛。
霍安宁率先开口,声音平稳有力。
“公司从半年前就已经开始秘密筹备。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日元大幅升值之前,把各方面资金准备到位,时机一到,立刻行动。”
粱仲韬接着补充,他翻开面前的文件夹:“信息分析部刚收到重要消息。
美国财长在柏林与德国财长进行了秘密会谈,欧洲几个主要国家也参与其中。
更关键的是,日本藏相森井宽此刻正在美国。”
他顿了顿,环视在场众人。
“根据可靠情报,森井宽出发前特意约人在机场附近的高尔夫球场见面,随后与几位大银行总裁一同乘坐私人飞机前往美国。”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语。
粱仲韬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结合这些迹象,我们可以断定,一项对美国极其有利的政策很快将会出台。”
这时,后排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举手发言。
得到涂志明点头示意后,他站起身说道:“目前美日在出口领域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半导体、汽车、消费电子这几个行业,日本几乎全面压制美国。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必然会采取反击措施。让日元升值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
既能打击日本出口,又能提振美国经济,同时日本银行业也能从中获益。
所以我认为,日元升值已成定局。”
涂志明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
霍安宁接过话头,语气变得凝重:“不过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银行界的参与说明日本财团对此事心知肚明。
一旦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受挫,大量资金势必回流国内,日本的房地产和服务业很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们的资金量虽然可观,但和那些大财团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这次我们要打的,就是一场利用信息优势和隐蔽性的闪电战。”
等霍安宁说完,涂志明身体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短暂的沉默后,一位年轻高管开口:“老板,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日元会升值,但具体时间能判断吗?
如果我们能掌握准确的时间点,行动部署会更加精准。
伏击战最关键的就是时机,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涂志明嘴角微扬,“时间其实不难推测。
既然对美国有利,美方一定会全力推进;
对日本财团也有利,他们也会积极配合。
这个政策的高明之处在于,短期内各方都能获利。
这样的好事,晚一天都是损失。”
他环视全场,声音清晰有力:“现在刚进入九月,我判断最晚九月中下旬,政策就会落地。”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讨论声,众人交头接耳,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粱仲韬适时补充:“具体时间连日本财团可能都不清楚,这一点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希望大家全力以赴。”
涂志明转向霍安宁:“安宁,说说我们的资金情况。”
霍安宁翻开报表,条理分明地汇报。
“目前我们在日资产分为三部分:
第一是两年间通过杠杆收购的热门地皮和房产,估值约八十亿美元;
第二是投资的地产公司流通股,随着股市上涨,现在估值约七十亿美元;
第三是之前重回阳刚片的收益,共计一百亿美元。
为这次行动,涂生已将全部资金调入日本,并兑换成日元。”
涂志明站起身,眼神灼灼。
“人的野心总是会成长的。
还记得我第一次来日本时,手里只有三十三亿港币。
离开时,这个数字变成了一百多亿。
后来住友矿山的股票让我们资产暴涨到五百亿港币,我们分两次将五十亿美元带回香港。
接着借助中英联合声明的机遇,这笔钱又翻了几番。”
他双手撑在桌面上,声音逐渐提高。
“现在,我们的在日资产已经达到两百五十亿美元。
上次离开日本时,我觉得赚几百亿港币就心满意足了。
但现在——”
涂志明突然提高音量,目光如炬。
“我的野心更大了!
我希望这次离开日本时,我们能在两百五十亿前面,加上一个‘一’!”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的目标所震撼。
涂志明扫视全场,“各位,我涂志明从不惧怕激进,越激进我越兴奋。
在此我郑重承诺:除了正常薪资,本次收益的百分之十将作为特别分红,奖励这次行动中的有功之臣!”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与斗志的光芒。
“涂生就是大气!”
“开玩笑,啥时候小气过?你不问问跟着涂生的人,多少成了亿万富翁了。”
“可不是,霍生和梁生年龄才多大,现在水涨船高,已经成为港岛头一排的大富豪了。”
“要是这回成功,搞不好咱也能成亿万富翁了。”
“那必须能啊,谁说不能我跟谁急!
要是真实现了涂生的目标,那可是百亿美元的分红股啊。
作为年轻人,我决定立一个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