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411章 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简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1章 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简介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片土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的岁月,其历史文化遗产星罗棋布、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延续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脉。

史前文明曙光

早在史前时代,甘肃就孕育了众多古老的文明。大地湾文化,距今约8000年,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之一,以精美的彩陶和发达的原始农业为特点,带来了陇原大地上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庆阳南佐遗址的大型宫殿式建筑,则标志着当时陇东地区可能已进入文明社会。天祝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见证了吐谷浑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这些史前文明遗迹,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丝绸之路要冲

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嘉峪关长城,明代长城西端的起点,雄伟壮观,是古代边防的重要军事设施,见证了古代边疆的烽火岁月。玉门关遗址、锁阳城遗址等,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和古城遗址,见证了古代商旅往来的繁荣景象,为丝绸之路的大规模文化交流提供了直接的佐证。

石窟艺术宝库

甘肃的石窟艺术闻名遐迩,除了敦煌莫高窟外,还有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麦积山石窟,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现存大量精美的泥塑和壁画,是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炳灵寺石窟,始凿于4世纪后期,保存了大量早期石窟的壁画和雕塑,是佛教初传入汉地时中国早期石窟面貌的典型证据。这些石窟艺术,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多民族交融

甘肃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在此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回族文化,以其独特的伊斯兰教信仰、清真饮食、传统服饰以及节庆活动等,构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藏传佛教文化,在甘南地区尤为兴盛,拉卜楞寺等藏传佛教寺院,是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的宝贵资源。此外,甘肃还有众多民俗活动,如秦腔、花儿(民歌)、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形式,以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体现了甘肃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非遗活态传承

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多姿多彩。截至2024年6月,全省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19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人。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等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如陇剧、洮砚制作技艺、庆阳香包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市(州)级2211项,县(区)级5329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技艺、民俗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现代革命印记

近代以来,甘肃经历了多次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留下了深刻的革命印记。甘肃是中国共产党长征的重要一站,党中央曾在这里设立过若干军事指挥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这些革命遗址和纪念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自然与人文交响

甘肃的自然风光壮丽多彩,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得益彰。祁连山脉、黄河壶口瀑布、张掖丹霞地貌等地形景观,构成了甘肃独特的地貌风貌。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同时,甘肃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等,这些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甘肃独特的旅游景观。

保护与发展并重

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系统性保护,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和保护督察制度,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创新利用方式,通过注入科技、旅游、生态等新要素,充分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人文交流合作,推动甘肃历史文化遗产走出去,为绘制人类文明的多彩画卷贡献甘肃力量。

甘肃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生动写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守护好这些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