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军沿着海岸线大举南下,水陆并进。

沿途的怀吴军节节抵抗,迟滞齐军的前进速度,为后方的民众撤退争取时间。

现在的怀吴军,总兵力六十万,其中正兵二十万,乡勇四十万,共编为十五个正兵师,十五个混编师,三十个乡勇师,平均每师万人。

而再往上的军帅,则不再拥有对师帅的行政管辖权,只有战时指挥权。

也就是说,师帅的任免,平时只能由秦浩决定,只有战时才会临时下放绐各军军帅,以方便军帅们指挥作战。

而且各军所辖师的数量,也不再固定,会随着时局的变化做出调整,少时只辖两、三个,多时又可能七、八个。

师,就是怀吴军最大的标准军事单位。

在怀北的沧海沿岸,平时只有三个乡勇师驻防,处于备战状态的兵力更是只有七、八千人,

但现在外敌入侵,三个师迅速从生产状态转为战时状态,全员武装起来,投入战斗。

乡勇师,其实就是原来的地方军,其兵员也主要从当地征集。

为了保卫家乡,掩护父老乡亲撤往后方,这些怀吴军的三流部队设下一道又一道的防线,与齐军血战。

但终究,他们只是三流部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水平,都与一流的正兵师与二流的混编师差距太大,更不要说面对近十倍的敌军,根本挡不了多长时间。

从齐怀边境,到怀水入海口,也就三百多里,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也就十日的路程。

而三个师,拼着伤亡近万人的代价,也仅仅是多拖廷了五天。

可就是这五天,已经足够沿岸民众撤往内地后方了。

谁让秦浩一向重视交通网络的建设呢。

四通八达的道路,密布相连的水网,无数的车船储备,是怀吴完成民众大撤退的关键。

齐军一路势如破竹,攻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镇,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可是,无论是村镇还是城池,等齐军攻陷时,都早已空无一人。

虽然这些城池村镇之内,还有不少的财物可以掠夺,可能让人马填饱的肚子的粮草却是难以寻到一点。

坚壁清野,对于怀吴人来说,特别是这些久经战乱的怀北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对此,齐军主帅田贺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不就是坚壁清野,想要拉长老子的补绐线嘛!老子不怕。

因为老子的补绐线在海上,比起陆路运输来,损耗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而且,想要破坏自己的海上补给线,可没那么容易。

因为,自己带来了水师的大半主力。

此战,能打打到怀安城最好!若是打不到,趁机逼着怀吴水军决战并将其重创,也是可以接受的。

一战灭怀吴!这个想法,老子还真没有。

齐军一路攻到怀水入海口后,稍作休整了两天,就继续沿着怀水北岸西进。

同时,其水师中的中小船只也驶入怀水,逆流而上,与陆军同步而行,至于大型战船,则守在了入海口附近,等候怀吴水军沧海舰队的到来。

此战,陆战虽然兵力规模庞大,但海战却是胜负的关键。

齐军主帅田贺知道这一点,怀吴军主帅慕容玄也知道这一点。

在当了两年多孩子王后,慕容玄终于是再次上了战场。

他本以为,终于可以暂时摆脱这些让人头疼的小崽子,好好的轻松轻松,可没想到,他的那位大王,又将这帮小崽子们送回到他的手里。

东宫学院,无论年纪大小,都要随军出征,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氛,甚至,一些年龄较大的,还要上战场杀敌。

这下,慕容玄就更头疼了。

而东宫学院的那帮小崽子们,则是心思五花八门,兴奋的有之,害怕的更是不少。

这一年,太子秦安,虚岁十一。

而东宫学院中年纪最大的学员,已经十五,最小的也有十岁。

按照秦浩的说法,这些小崽子们是该见见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