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 > 第398章 参观阿斯顿马丁,收购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8章 参观阿斯顿马丁,收购计划

第二天清晨,抡敦郊区的天空尚未完全苏醒,一层细密的晨雾仿佛一条缥缈的纱帘,悄悄覆盖了这片沉睡的大地。

远处连绵的丘陵在雾中若隐若现,几棵古老的橡树孤零零地矗立在湿润的草场上,枝桠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偶尔滑落,打在落叶和柔软的泥土里,发出轻轻的滴答声。

初升的太阳犹如一枚温润的铜币,从地平线的尽头缓缓探出半个脸来,微弱的金色光晕透过雾气,在湿漉漉的柏油路面上映出一层若有若无的光带。

偶尔有几声鸟鸣从不远处的林间传来,清脆而悠长,像是这座古老城市在用自己最温柔的方式提醒人们: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了。

一支由六辆黑色奔驰商务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出酒店大门,车头灯在晨雾里划出一道柔和的光线,轮胎碾过路面时带起一阵细碎的水花,溅在路边湿漉漉的草丛上。

车窗紧闭,车身映着路灯和雾气,显得低调却不失威严。

苏青云坐在最前面的一辆车里,整个人半倚在真皮座椅上,左手搭在腿上,右手食指轻轻点着膝盖,节奏平稳却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

他的目光透过窗外那一层朦胧的雾气,望着远方蜿蜒的公路和渐渐显露轮廓的建筑,神情专注中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笃定。

车厢内极为安静,只能听到车轮与湿地摩擦发出的细碎声,以及仪表台上传来的轻微机械运转音。

与苏青云同车的是周少雄,还有青云科技最核心的几位技术骨干。

几个人全都穿着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领带紧贴着衬衫,胸前别着印有青云科技标志的精致胸针。

周少雄坐在苏青云左手边,时不时低头翻看手里的资料夹,夹子里是几份刚刚整理出来的技术对接方案和收购条件清单,纸张边缘被他翻得有些卷曲,可见昨晚又是彻夜未眠的成果。

他的眼神看似平静,实则眼底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与一丝戒备,指尖不时在资料夹封面上敲击,发出轻微的“嗒嗒”声。

车厢里的人没有刻意说话,但每个人的心思却像在暗潮中碰撞。

技术总监李浩东时不时抬眼看向苏青云,想开口说点什么,却在对方若有所思的神情里把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这位年轻的掌舵者此刻一定在盘算着更深层的棋局。

车队缓缓驶离市区,沿着一条通往郊外的大道前行。路边是一排排英伦风格的红砖房屋和苍翠的常青藤,偶尔可见一些醒着的居民牵着狗在晨雾里散步,看到这支黑色的商务车队驶过,行人忍不住投来几道好奇的目光,却很快又收回去,抡敦人对陌生人的冷漠与礼貌,融合得天衣无缝。

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的红砖屋顶与高大的教堂尖顶,变成了起伏的绿野与间或可见的古老庄园式建筑。

路两旁是大片起伏的草场,草叶在雾中微微颤动,几只羊群散落在远处,浑圆的身影被薄雾半掩半映,如同静止的画作。

苏青云收回视线,缓缓吐出一口气,转头看向周少雄,声音不大,却极有穿透力:

“昨晚你们和阿斯顿·马丁的第三轮谈判,你们那边还有什么隐藏的细节?”

周少雄抬起头,合上资料夹,目光坚定:

“苏总,阿斯顿·马丁这次态度确实比前两轮更松动。他们董事会里有一派强硬派,坚持保留品牌的独立性和工匠精神,但更现实的一派已经很清楚,阿斯顿马丁已经江河日下,这块百年金字招牌迟早会在新能源时代里被冲刷掉。”

“如果现在不卖掉,以后只会更难卖!”

他说着,语气顿了顿,语调放得更低:

“我们要买的,不只是车间和工厂,还有他们的品牌背书、工艺积淀,还有那帮手艺精湛却又最固执的技师。到时候如果签约成功,这些人怎么安置……需要您提前拍板。”

苏青云闻言只是淡淡一笑,眼底闪过一丝凌厉的锋芒:

“这次我们带过来的技术方案,就是给他们看的底牌。告诉那帮守旧的工匠,传统可以保留,但要活下来,就得接受新技术的血液。青云科技要的是一场彻底的换血,不是当冤大头给他们养老送终。”

车里的人听了这句话,彼此对视一眼,没人接话,但空气里的气息却更紧绷了一分。

车队转过一个缓缓上坡的弯道,远处那座极具辨识度的银灰色厂房终于在晨雾里渐渐显露出来。

阿斯顿·马丁总部,这个百年豪车品牌的大本营,就像一头沉睡的猎鹰,静静匍匐在起伏的绿野之间。

几座弧形的厂房与钢结构展厅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块占地极大的庄园式用地上,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反射着晨曦的光芒,泛起柔和的银光。

厂区正中央,一栋外表低调却气势不凡的主楼矗立着,楼顶那面镶嵌着猎鹰双翼标志的旗帜在晨风中缓缓猎猎作响,仿佛正注视着即将到来的这场资本的碰撞与博弈。

车队缓缓驶入阿斯顿·马丁总部的私家园区时,正值英伦抡敦郊外午后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落在宽阔的柏油路面上。

七八辆挂着青云集团标志的黑色商务座驾像一条移动的长龙,缓缓驶过精心修剪的绿篱和古典的欧式雕花路灯,沿途经过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草坪与整齐排列的古老橡树。

车轮压过石子路面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恰如轻轻叩响这座百年车厂深藏的心脏。

最前方的车刚一停稳,后座车门便“咔嗒”一声打开。

苏青云身穿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从后座缓缓走下,手指轻轻理了理袖口的银色袖扣。

他的脚刚一触地,便有几缕带着初夏湿润青草气息的风钻入衣领,吹动他鬓角一缕未曾固定好的发丝,衬得那张轮廓分明的面孔更添几分英俊与冷峻。

紧随其后的车门再次开启,周少雄快步跨下车来,双手背在身后,目光迅速扫过周围的环境与人群,面上带着一丝本能的警觉和对未知谈判的兴奋。

他今天换下了平时的工装,改穿一套藏蓝色的意大利手工西服,胸前口袋中插着一块白色的丝巾,却掩不住骨子里那股从生产车间打拼出来的朴实气息。

苏青云站在最前方,环顾四周。

只见不远处,几位穿着黑色西装、戴着银色徽章的安保人员肃立在园区大门两侧,眼神凌厉,却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再往前看,一栋充满英伦古典气息的三层石砌大楼静静矗立,灰色的外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门口的旗杆上,一面印着阿斯顿·马丁双翼徽标的旗帜与英伦国旗并列高挂,随风轻轻抖动,仿佛在无声宣告着这家百年车企曾经不可一世的辉煌。

还未等苏青云细看,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自前方传来。

一位身穿笔挺灰色西装、头发花白却神采奕奕的老人正快步迎上前来。

他走路带风,脚下的黑色皮鞋踩在石板地面上发出干脆的“嗒嗒”声。

阳光透过他花白的鬓发与笔挺的领口,勾勒出岁月打磨过却仍未被磨平的锋芒。

他走到苏青云面前,脚步在一米之外停下,面上浮起一抹颇有温度却带着探究意味的笑容,随即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略带老年斑的右手。

“欢迎来到阿斯顿·马丁总部,苏先生!”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口音里带着标准的英伦腔调,语速不疾不徐,每一个词都像是经过了慎重雕琢:

“我是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查尔斯·贝克特。”

苏青云微微颔首,嘴角弯起一个恰到好处的笑意。

他缓步上前,毫不迟疑地伸出手,与查尔斯那只布满细密老茧的大手紧紧相握。

“你好,贝克特先生。”

苏青云的英语发音清澈纯正,带着近乎学院派的从容与标准,声调里不见一丝犹疑:

“很荣幸能到访,亲眼看看阿斯顿·马丁这座传奇品牌的总部。”

一旁的随行助理见状,立刻低头把翻译耳麦递了过来,双手托得恭恭敬敬。

但苏青云抬了抬手腕,轻轻摆了摆,示意不必。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从容的礼貌,却又隐隐透出几分优越感,那是一个从东方走出来的新贵资本对传统西方工业文明的从容自信。

周少雄站在侧后方,目光从两人紧握的双手移到苏青云的侧脸,心里忍不住暗暗感叹:

——这口音要是闭着眼听,怕是比牛津、剑桥的毕业生还地道几分。

这年头,谁还真敢小看咱们的苏总?

短短数秒的寒暄,像是开场白里暗藏的试探。

查尔斯敏锐地从苏青云沉着的目光里捕捉到了一丝不动声色的野心。

他收回手时,掌心微微一紧,眼底那抹锐利一闪而过,很快又被礼貌的笑意掩盖。

“苏总,收购的事,咱们暂且不急。”

查尔斯做了个“请”的手势,语气轻松中却透着一股有意无意的掌控感:

“先让我带您看看,这座总部里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只有真正见过阿斯顿·马丁的灵魂,才算明白我们要谈的,不只是汽车生意。”

话音落下,他转过身,几步跨上铺着古老鹅卵石的小径,领着众人穿过两侧修剪得齐齐整整的绿篱,走向那栋主楼。

主楼的厚重木门缓缓打开时,一股混杂着机油、木质地板与皮革制品气味的复古气息扑面而来。

大理石拼花地面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回响,墙壁上则悬挂着一排排手绘的老式汽车图纸,颜色已经有些泛黄,画框却擦拭得一尘不染。

最显眼处,一台银灰色老款 db5静静陈列在透明的防尘玻璃展柜中,车身线条优雅圆润,细节处镶嵌着冷光闪闪的镀铬饰条,像一只潜伏在时间长河中的猎豹,随时准备在暗影中爆发力量。

“这辆 db5型号汽车……”

查尔斯停下脚步,手背微微颤抖,却无比坚定地抚过那抹银光:

“正是当年《007》詹姆斯·邦德电影里用过的原型车之一。许多人对阿斯顿·马丁的第一印象,就是从这台车开始的。”

他说这句话时,眼底闪过一丝藏不住的骄傲,那是对匠心与岁月的深情告白。

苏青云也静静走近,隔着展柜仔细端详。

金属镀铬的线条在柔和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车身上的每一处弧线都像是时间雕刻过的艺术品,饱含着那个年代机械工业最极致的审美与野心。

他微微俯下身,指尖几乎要贴上那冰冷的玻璃。

“非常经典的一款设计。”

苏青云的声音不高,却沉稳得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这种经典设计,永远不会被时间淹没。”

这句话落下的瞬间,查尔斯的目光微微一动。

这个东方年轻人的神情里,没有半点浮躁,反而有一种隔着历史与工业文明对话的沉静——这让他心头那点对新兴资本的轻视,悄然减去了几分。

周少雄看着两人,一个是白发苍苍却依旧锋锐的英伦老派工业守护者,一个是西装笔挺、眉宇间藏着锐意的东方青年新贵。

在这辆陈列的 db5前站定,像极了旧与新、传统与革新两种力量短兵相接的前奏。

出了展厅,众人换上了干净的防尘鞋套,沿着一条银灰色的金属走廊向深处走去。走廊的墙面是整块的亚光不锈钢板,映照着人影拉得细长,头顶一盏盏感应式冷白灯一盏盏亮起,脚下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像是一段冰冷而庄重的仪式感。

门口,一扇厚重的金属防火门缓缓推开,车间的全貌赫然展现在众人眼前。

这是一座比足球场还要大的巨型空间,天花板上悬挂着纵横交错的轨道与高空吊臂。

银白色的机械臂像一只只优雅却力量十足的钢铁臂膀,精准地在一辆辆半成型的跑车上来回操作,焊接火花在空气中迸溅,偶尔闪现的蓝色电弧像是点燃了整个车间的机械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