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 > 第409章 整合供应链,为发布会做准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9章 整合供应链,为发布会做准备!

“苏总,现在五款车型全部通过了测试,百万公里路测也已经开始,咱们是不是可以着手准备开发布会了?”

会议室里,周少雄难掩激动,眼睛都亮了,语气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可苏青云却只是微微摇了摇头,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现在开发布会,还太早了。”

“太早了?”

周少雄愣了一下,连忙追问:

“可咱们的车不是各项测试都合格了吗?产品没问题,市场也等着呢,再不发布,咱们的人气热度不就被别人抢去了?”

苏青云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背着手看着远处厂房林立,机器轰鸣。

他的语气缓缓却笃定:“少雄,你知道咱们这批车一旦上市,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咱们要赚钱了呗!”

周少雄笑着接话,但话音落下,他也明白苏青云话里肯定还有后话。

果然,苏青云转过身,目光沉稳而深远:

“是的,咱们肯定能赚大钱,甚至可以说,这批车一上市,肯定会被疯抢,卖爆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你想过没有,现在咱们只有两座工厂,要同时生产五款车,光靠这点产能,能撑得住吗?”

周少雄愣了愣,没吭声。

苏青云走回会议桌前,拿起桌上的记号笔,在白板上飞快地写下几个数字:

“现在咱们一座工厂年产十五万台,两座就是三十万台。可咱们的目标市场有多大?一旦发布,订单首批至少十万台起步,后续还得持续供货,光靠现在的产能,根本不够。”

他停顿片刻,看了周少雄一眼:

“到时候,客户交了钱,结果等车等一年半载,骂谁?怨谁?到时候口碑一垮,就算咱们技术再先进也没用。”

周少雄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儿,恍然大悟:

“苏总,您的意思是,咱们不能像大米汽车似的?雷布斯雷总那台车,每个月才一万台产能,都交不出来,结果还得被消费者骂断货……”

“对。”

苏青云点头,眼神凌厉中透着冷静:

“你看看人家大米汽车,光一个车型就这样了,咱们这边是五款车齐发!而且每一款都可能是爆款。那产线够吗?工人够吗?零部件供给能跟上吗?要是一环出问题,就等着被人骂吧。”

说到这儿,他把笔在桌上轻轻一敲:

“所以,我的计划很简单——趁现在还没发布,先扩建生产线,再新建两座工厂,把产能翻倍,至少能保证供货稳定。该备的产备好,该磨合的磨合好,到时候车一发售,产线就跟得上,客户下单,最快两周内提车,一辆都不拖!”

听完这番话,周少雄重重点了点头,神情也严肃了几分:

“苏总,明白了!那咱们接下来,就抓紧时间选址、批地、招人、上设备。只要产线跟得上,到时候谁也别想跟咱们抢市场!”

苏青云看着他,嘴角微微扬起:

“对,咱们要的是让所有人心服口服,让他们觉得,买青云汽车,值这个钱,买得起,用得好,服务跟得上,这才是王道。”

“好嘞!”

周少雄一拍大腿,豪气十足:

“苏总,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苏青云笑了笑,缓缓开口:“少雄,记住,咱们做的是百年企业,不是三年挣一票就跑路的小作坊。产线、工厂、配套、供应链,样样都要扎实。等咱们真正站稳了,这块牌子就是咱们青云人的底气!”

说完这句话,会议室里短暂沉寂,却多了一股看不见的火,静静燃烧着。

会议室的气氛随着苏青云那番话落下,反而没有凝滞,反而像一锅刚烧开的热水,被点燃了新的火焰。

周少雄愣了两秒,随即点头,目光里透着兴奋:“苏总,我明白了!与其到时候产能跟不上被人骂,还不如现在把布局都做好,先把刀磨快了再砍柴!”

“对。”

苏青云把笔在桌面轻轻一扣,示意其他几位高管也把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咱们青云汽车不是单纯卖车的,别忘了,我们背后是青云科技和青云智能在撑着。智能驾驶,水动力核心,AI车机……只要产能稳住,技术能用得上,这五款车放出来就是降维打击。”

技术总监张翼忍不住插话:

“苏总,两个新工厂选址有眉目了吗?山城还有地么?”

苏青云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投影幕,随即示意周少雄把ppt下一页翻出来。投影布上瞬间跳出了几张卫星图和规划草图。

“第一个新厂,我打算选在山城周边的高新区,靠近现有青云科技的AI实验室,这样技术转化、数据调试都方便。第二个新厂,选在天府之国蓉城,离我们现在的西南总部也近,交通、物流、人才都跟得上。”

周少雄配合地点头,笑着补充:

“而且蓉城离山城高铁一个多小时,青云科技有不少科研人员家就在那边,方便留住人才。”

张翼拍了下桌子:“这选址可以,西南这块咱们吃透了。可要是订单太大,这两座也不够吧?”

“后面还会有第三座、第四座。”

苏青云淡淡笑了笑,语气却十分笃定:

“先把两座扩建稳住,青云汽车得站稳脚跟,让所有人知道,我们既能造豪车,也能造普及型的智能车。”

生产负责人李凯在一旁皱眉:

“苏总,我就是担心供应链那一块。我们新车用了很多自研的智能零部件,水动力模块也有独家定制的材料,到时候供不上,怎么办?”

苏青云早就料到会有人问这个问题,他轻轻在桌面敲了两下,示意众人看向他。

“所以我打算亲自带队,下一步先跟几家关键供应商谈判,关键零部件和水动力模块必须锁住产能,必要时咱们直接入股或者收购。以后青云汽车的每一颗螺丝钉,最好都在咱们手里。”

李凯张了张嘴,随即重重点头:“好,这样咱们就不怕被卡脖子了!”

周少雄心里也更踏实了,眼神发亮:“苏总,那要不要我先带几个人,把几个零件厂谈起来?”

“不用,我和你一起去。”

苏青云把桌上的资料收拢:

“这件事不能外包,我要亲自盯着。还有,从今天开始,所有高管分组跑任务,供应链、土地审批、生产线设计、厂房建设、工人招聘,一条一条梳理出来,谁卡壳谁负责。”

“是!”

一桌人异口同声,声音在封闭的会议室里回荡,像是一声锣响,给所有人都提了神。

苏青云的眼神扫过每个人,又补充了一句:“还有,从现在开始,准备一场全球发布会的脚本,但不是现在开,要等到生产线确认满负荷运转了,车子能稳定交付那天,我们一口气推出来。”

周少雄笑了:“放心吧苏总,到那天,全世界媒体肯定炸锅。”

“炸锅是必须的。”

苏青云目光冷冽:“但别学那些空喊口号的,一年只能交一万辆。咱们要让别人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量产,什么叫真技术!”

会议结束后已是晚上八点多,整层大楼的灯依然亮着。苏青云走到走廊尽头,望着窗外山城夜色。霓虹映照下,远处青云汽车的厂房里还有机械臂在闪烁着红蓝指示灯,运转声隐隐传来。

周少雄走到他身边,低声道:“苏总,要不要休息一晚?你已经连轴转快一周了。”

苏青云摇了摇头,目光却没离开窗外的灯火:“不急,这一口气要憋够。你去把蓉城那块地的规划批文催一催,我明天一早跟张翼他们先飞去江浙那边,见几个核心供应商。”

周少雄叹了口气,却也没再劝,转头吩咐助理去订机票:

“好,苏总,江浙那块我跟你一起去,到时候别说谈判,我都给你把人拎到山城来。”

苏青云笑了声,扭头拍了拍他肩膀:

“咱们不是搞传统车企的那套,青云汽车的工厂,就得像青云科技的实验室一样干净高效。把供应商拎过来也是对的,咱们要做的,是把这一整条链子彻底打通。”

“放心吧,苏总,整个团队跟你一条心!”

周少雄咧嘴一笑,眼睛里却透着血丝:

“对了,悍马那边不是还有一批漂亮国员工要过来么?咱们要不要也把安置方案确定了?”

苏青云沉吟了两秒,点头:

“对,这件事你来定。之前阿斯顿马丁那批英伦人,已经在山城安顿得不错了。悍马这批漂亮国也一样,给他们最好的住宿,最好的待遇,要让他们死心塌地给咱们干活。”

“好,我明天就安排人跟进!”

两人说完这番话,又并肩站了一会儿。玻璃窗外,高楼林立,灯火璀璨,夜色正浓。

苏青云握了握拳,声音低沉却有力:

“老周,你说咱们这条路能走多远?”

周少雄咧嘴笑了,轻声道:

“有青云科技在,有你在,咱们造的可不只是车啊,咱们是把一整套工业标准、智能生态,都重新立起来!走得远不远,天说了算,咱们先走着!”

苏青云笑了,目光望向远处闪烁的厂房灯火,仿佛已经看见一条新的钢铁长龙,从山城蜿蜒到蓉城,再到全国,再到全世界……

他低声道:“那就别停,干到底!”

……

……

第二天一早,山城机场的贵宾候机厅。

苏青云和周少雄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停机坪上飞机起落,远处云雾翻涌,朝阳刚从云隙间探出头,给整片跑道都镀上了一层浅金色。

周少雄喝了口热咖啡,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苏总,我算着,咱们这趟得跑几个城市?江浙先见那三家,后面是不是还得顺道去趟东城?”

苏青云揉了下太阳穴,昨晚他只在办公室打了两个小时盹:

“东城那边的模具厂要去,珠三角有两家做新能源电控模块的工厂,也要谈。”

说着,他把行李箱放到一旁,取出平板电脑,点开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路线表:

“看这里,江浙的碳纤维件、车内内饰皮革、还有电子水动力驱动泵,都必须先锁死产能。哪怕成本高一点,也要签个保底合同,让他们专供咱们。后面东城和深城,重点是模具和核心零部件定制。”

周少雄一边看一边点头:

“妥了,这路程安排得紧凑,基本没浪费时间。”

说话间,候机厅外的检票人员走过来低声提醒:“苏总,周总,头等舱可以登机了。”

苏青云抬腕看了眼表,跟周少雄对视一眼,两人默契地点了点头:“走,开工。”

飞机落地江浙,已是中午。

他们第一站约见的是江浙最大的一家碳纤维车身件制造厂。

这家企业原先主要供货国外几个超跑品牌,也跟一些高端电车品牌有合作,厂区紧邻港口,运输方便,供应链灵活。

会议室里,江浙这边的总经理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江南人,姓杜,人称杜总,笑容温和,却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报价高、要求多。

“苏总,周总……”

杜总亲自把茶杯推到两人手边,笑眯眯地开口:

“你们青云汽车的大名,我是早就听说了。这次能来找我们合作,也是看得起我们杜某人。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笑容里透着几分试探:

“咱们不绕弯子,这碳纤维件是好东西,轻量化,强度高,但你们要的大批量,咱们以前真没这么干过。老外要的都是几百套几百套,你们这一开口就是几十万套一季度,我得考虑考虑,工人得多招,产线得重新改造,这可都是真金白银……”

周少雄闻言,刚要开口,苏青云却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别急。

他端起茶,抿了一口,慢悠悠地放下杯子,才看着杜总笑了:

“杜总,我们要的不是几百套跑车外壳,是几万套、几十万套真正要落地跑量的车身模块。你担心产能和投入,这是对的。但你得想清楚,咱们这一单签下去,你这厂可就不是给老外代工几辆玩具车了,而是直接成为全国唯一能做大规模碳纤维车身件的供应商。”

“你要人、要设备、要扩厂,咱们青云汽车可以预付款,还可以入股——只要你愿意让出来3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