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清一想完了,这是不小心说漏嘴了?
难道陈克留着那宅院有别的用处?
他哈哈了两下:“是吗?我还有事先去忙了。”
高娥看杜维清那脚底抹油的样子,难道陈克有什么事瞒着她?
思来想去,高娥决定去找陈克谈谈,毕竟他们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
陈克现在虽然废了一只手,人反倒意气风发起来,也能和人侃侃而谈了。
高娥远远的看着他给学生讲解学问,看来男人还是的自己挣来面子,别人给的终究没有底气。
“师娘。”一边的学生看到高娥行礼。
以前高娥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村妇,即便她有很多产业,别人依然觉得她是一个村妇。
可是现在正勇伯夫人的位置,在合县这种地方谁都不敢轻视。
高娥颔首回应。
陈克转身看到高娥来笑着过来:“夫人。”
“伯爷的手臂还是要注意点。”高娥提醒。
陈克笑着动了动:“这手臂是太医院里最好的太医治的,现在除了用不上力气,别的也没什么。”
虽然手臂废了,如今却像陈克的勋章。
高娥笑着点头:“以相公现在的身份,咱们应该在京城置办个宅院,可是京城的宅院实在太贵。”
“皇上赏赐了我伯爵府。”陈克看着高娥“夫人没看到?”
“啊?”这次轮到高娥迷糊了。
“怨我。”陈克抱歉“把那些赏赐交给夫人,没告诉夫人都有什么。”
高娥想差点儿闹乌龙。
陈克的确把那些赏赐交给她了,她直接入库还没盘点。
“也是我没看,回头我好好看一下。”高娥笑着说“相公为何不留在京城?”
陈克感慨:“我这空头伯爵,也就听着像那么回事,在京城根本养不起宅院。再说太后又不是我救的,我只是刚好在太后身边站着,挡了一下。”
其实陈克当时犹豫过,但是想到自己要是受伤了,就可以不参加科考,于是心一横就挡了。
不曾想这一挡还给自己带来了泼天的富贵。
高娥平时教孩子的时候他也听过,知道德不配位的东西自己也守不住,所以不管太后怎么挽留,他还是很坚决的回来。
高娥没想到陈克竟然会谦虚。
想想也是,陈克本来就不是那种跋扈的性子,只是平时实在没什么好谦虚的。
“伯爷已经很勇敢了。”高娥笑着说。
陈克听到高娥夸奖心里美滋滋的。
高娥回到家里就去看陈克带回来的那些东西。
她本来没在意这些东西,在她眼里这些都是陈克的,最近也没什么大的开支,她就没急着看。
这一盘把她给惊呆了。
她这几年算是横财不断,林林总总的有十几万两。
如今置办成产业,就不算这些年积累下的人才和青潭书院那些软产业,也有十几万两。
可是和陈克这次带回来的赏赐比还是差了点。
单单京城那伯爵府都不止十几万两。
怪不得所有人对封侯拜将趋之若鹜,单单这些钱就让人很眼红。
这也是因为陈克坚持回来,太后觉得陈克纯良,让皇上多赏赐了一些。
高娥用了两天把这些东西仔仔细细的入账,还有之前来拜访陈克的那些人送来的礼物。
一番整顿下来,高娥才理解陶美云说他们的宅院小了。
大户人家专门有库房存放东西,屋内陈设要根据四时改变,东西自然非常多。
高娥把补品和布匹这些消耗的东西单独存放,日常自家消耗,或者人情往来。
还有一些瓷器、字画什么的暂时先放着,放的时间太长又不想收藏了,就找个机会卖掉。
一般登榜的学子没有空缺只能是后补,今年空缺比较多,没等多长时间就都去上任了。
高娥觉得这个时候去上任挺危险的,不过他们愿意就行。
另外不出杜维清所料,来青潭书院求学的人激增,连带着高娥的客栈又客满。
这可科考,别的不说让青潭书院名扬天下了。
转眼到了夏收,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所有人都喜上眉梢。
高娥种的土豆也快收了,前几天她去看了看,长势不错,竟然有拳头大的,这样的话亩产一千多斤不是问题。
今年来收丝绸的商人也更多,几乎所有人都会来高娥这里问问。
连带着合县不少人家开始织布,如此可以多点收益。
高娥唯一担心的事就是阮家的大船是否能顺利回来。
不过也就是担心一下,这种看天的事情,再担心能怎么样。
滨王那边也比较顺利,有强权又有强拳,还不顺利就出大问题了。
民变之事似乎成了一个常态,人不再像之前那样恐慌,只要自己身边没有民变,那就是天下太平。
陶美云看高娥没事就和她一起去钓虾:“真没发现你竟然会养珍珠。”
高娥微微笑着:“擅长种地的人就没什么不能养的。”
陶美云可不这样觉得:“我觉得贺堂春的官当的差不多了,到时候让他在青潭书院当个夫子怎么样?”
“什么叫他的官当的差不多了?”高娥听的莫名其妙。
“陶家的情况一糟糕,肯定是把曾经帮助过的人都拉下水,到时候可就不是丢官那么简单的。”陶美云一脸凝重的说。
高娥知道陶美云看的通透:“那可是你娘家,你真能离开的这么彻底?”
“他们若是没吃的,我肯定会给他们一口饭吃,但是他们想把我们给吃了,我又不欠死。”陶美云说的很直白。
高娥想想也是:“你们两口子是不是已经商量好了?”
“他还想继续当官,尤其是在湘州……”陶美云停顿了一下“其实湘州百姓挺苦的,需要一个好官。”
高娥想想也是:“对了,胡哲行好像去湘州当官了,一个知县。”
陶美云对胡哲行没什么印象:“坐上那个位置,会判若两人。”
“胡哲行那个人……”高娥不知道怎么说。
其实胡哲行和曹进不算青潭书院的学子,但是他们两个是和青潭书院的学子一起进京的,之后陈克救了太后,他们两个就主动挂到青潭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