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对穷人来说最难熬,也许这个冬天有些事情就能分出胜负。
“还有蜂窝煤。”许博彦说到这个的时候表情有些凝重。
“蜂窝煤有什么问题?”高娥看许博彦的表情。
“也不是什么问题,就是被他们发现蜂窝煤的来历,对你来说有点麻烦。”许博彦坦言。
高娥想了想:“那你直接拉石炭走。”
“石炭味道太大,还会让人中毒。”许博彦也一直认为鸡鸣山的蜂窝煤有秘方,他也不想问高娥这个秘方。
高娥笑了一下:“这是石炭本身的问题,不是做成蜂窝煤就好了。”
她给许博彦解释了一下,只要挖的是精煤,不管在哪儿做成蜂窝煤都一样。
许博彦这才恍然:“怪不得。”
其实冬天最缺的是柴,不能取暖肯定会被冻死。
许博彦和高娥商量了来取土豆和石炭的时候就离开了。
高娥知道这个时候收土豆可能会有点麻烦,毕竟这东西刚种,口感又好,还到了冬天,估计很多人不愿意卖。
但是佃户的租子是必须交的,这次又都是交给官府,滨王那里就好说了。
高娥让金谷生他们准备精煤,自己去找滨王。
滨王也是一个知道享受的,知府衙门没建好,他就在买了一个大宅院,高娥来的时候他一边烤着鹌鹑,一边烤着土豆,还刷点油,那叫一个惬意。
京城饕客云集,各种吃法被他们研究的明明白白的。
“你来的正好,一会儿尝尝我烤的土豆,那叫一绝。”滨王招呼宁致远给高娥搬椅子“这烧烤必须刷油,不然干巴巴的,最后再刷上秘制酱汁味道才会上来。”
高娥没想到滨王挺懂吃:“我以为以王爷的身份,最起码也要美女的纤纤玉手亲自给你烤才行。”
滨王看了高娥一眼:“你好歹也是一个诰命了,知道身份这事就那么回事。”
高娥怎么觉得滨王像换了一个人,以前的滨王可是端的厉害,她眼眸垂了一下:“若非滨王这身份,覃州那些官吏也不会好好听话。”
“也是。”滨王嘿嘿笑了起来。
之前他的确挺讨厌做这个知府,可是事情处理顺当时候心情挺好,和他以前做一个闲散王爷完全不同。
其实每天端着也很累的。
可是他必须每天端着。
他是一个闲散王爷,靠皇室来的尊荣,要顾忌皇室的颜面。
可是现在不用了,他是一个知府,实实在在做事的知府,别人能说他什么。
还别说,做点事情之后心里踏实了不少。
“我有件事和王爷商量。”高娥也不绕你们多弯子。
“说。”
“今年租种朝廷地的佃户用土豆交的地租我都要。”高娥直接说。
滨王手抖了一下,土豆差点儿掉到火里:“你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土豆吗?你都要。”
“为什么?”高娥皱眉。
滨王笑的有些尴尬:“京城那边我已经许下了不少。”
高娥无语,她怎么可能争过那些权贵。
“不过这功劳肯定算你一份。”滨王慌忙说“你要那么多土豆干嘛?”
高娥被滨王这么一问愣住了,突然觉得她和许博彦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他们要的是粮食,而不是土豆,只是因为土豆的产量高,他们觉得土豆容易。
但是土豆对很多人来说是新鲜东西,愿意为这新鲜买单。
“这东西刚开始有,卖的价格肯定高。”高娥笑着说。
“这样啊。”滨王想了想“回头我给皇上写一封为你请赏的折子,引进土豆的功劳能得不少赏赐,比你卖土豆强。”
“好。”高娥想只要有钱就行。
和滨王闲聊了一会儿离开,高娥已经准备收粮了。
今年秋收大丰收,粮价应该不会高。
而且粮食比土豆方便运输又耐储存,明明是比土豆更好的选择。
她没走多远宁致远的就追了上来。
“陈夫人请留步。”宁致远叫了一声。
高娥意外的回头看着宁致远。
“借一步说话。”宁致远走到一边。
高娥跟了过去:“宁护卫有什么话直说。”
宁致远又抱拳:“我家王爷如今在覃州有了点功绩,京城拉拢我家王爷的人不少。”
高娥想了一下:“你是怕我牵扯其中?”
“毕竟陈夫人如今是正勇伯夫人。”
高娥想了一下:“多谢提醒。”
宁致远抱拳离开。
高娥反复想了想,觉得这事比较复杂,有可能是她被滨王牵扯,也有可能是她和滨王走的太近,有人试图通过她说服滨王。
那些人的脑回路也不是自己能理解的。
高娥没有多想,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至于宁致远,之前收了高娥的剑,一直没机会报答,如今陈家也今非昔比,所以特意提醒一下。
高娥没在覃州城多留,直接去鸡鸣村找谢长遥。
谢长遥他们去过覃州各个县城,如今让他带人去收粮食再合适不过。
高娥收粮食的频率很高,如今又收粮食别人也没什么反应,只是谢长遥觉得过于多了。
如今东家已经不养那么多长工,鸡鸣山这边也能自给自足了,还收这么多粮食很有可能有别的用途。
“怎么?”高娥看着谢长遥。
“东家收这么多粮食可是想做粮食的买卖。”谢长遥试探着着说。
高娥知道谢长遥看出端倪了,也不隐瞒:“如今外地缺粮,我想把粮运到外地。”
“怕只怕别人也是这样想的,如此到了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本地就要缺粮。”谢长遥提醒。
这种缺粮还不是地主囤积居奇,而是真的没粮。
高娥自己肯定会留粮,以为别人也是这样:“土豆春播在小麦熟之前就可以收一茬。”
“真的?”谢长遥意外。
高娥点头:“不过就算这样,你还是要留一些粮在覃州。”
“好。”谢长遥也是这样想的。
具体怎么收高娥就不叮嘱了,谢长遥熟悉那些地方,应该比她更擅长。
回到坝头村路过青潭峡入口的时候,高娥看到那里很多马车,看来最近有杜维清忙的了。
结果回到家看到她家门口也有很多马车,心里开始嘀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