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些外话干啥,咱还缺这顿酒嘛!”
唐军也意识到不该在刘峰跟前说这事,就借坡下驴,跟着就把话题转移到了酒桌上。
自从刘玉梅闹腾完了之后,协谷镇进入了一个信访的小高潮期,很多有信访诉求的,听说协谷镇换部门主任了,都想来碰碰运气,说不定自己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这些人也是痴心妄想,在基层工作中,很多能够解决的问题,只要信访人多来几次,也基本解决了。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根子就压根不在协谷镇上,他们就是把协谷镇政府给挑了,都一点用处也没有!
在这段时间里,新上任的主任们除了应付信访人,还在努力熟悉自己的业务,协谷镇在磕磕绊绊中,重新走上了正轨。
自从郑为民到了综治之后,虽然干的工作很多,但大都涉及到一些比较尖锐的矛盾,做的很多,能说的却很少。
这一年高考爆出了一个大雷,所有的考生,没有不骂数学难的,原本戴着口罩高考就已经够闹心的,再加上这一出,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由于高考时间改在了六月份,所以高考结束后,镇上的初中、小学还没有放假,由于之前发生过人贩子事件,所以甭管多大的孩子,家长都要堵在学校门口接送,每到放学的时候,接学生的家长就把国道都给堵上了,严重影响了交通。
有关部门以安全问题为由找协谷镇反映问题,说是道路安全综合治理,牛进明就把这事批给了村镇科,村镇科实地走了一圈之后,发现这事光他们科办,根本办不了。
于是协谷镇就组织了村镇、人社、组织、综治、司法等一大堆科室,和管区村里去疏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把在大马路上等孩子的家长们,赶到了非机动车道,这条国道才算是通畅了。
然而,过了没几天,田友龙就火急火燎的从外面赶了回来。
“出事了!”
他冲进综治办还没把气喘匀了,就要跟郑为民汇报情况。
“怎么了?”
郑为民一脸的诧异,出什么事了,才会让他如此着急?
“镇初中压死个孩子!”
田友龙使劲喘了几口气,这才把话说清楚。
“怎么正好好的压死人了?”
郑为民感到有些意外,镇初中虽然在国道边上,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还真没听说压死人的事。
“以前家长接孩子都挤在马路上,大车不敢走,只能在那等着,现在路顺了,大货车提起速来,碰到孩子乱穿马路,根本刹不住!”
田友龙说的这个原因,其实早在镇上疏通国道的时候,就有人提过这个问题,现在不比前些年,前些年路上车少,孩子们自己穿马路也不怕被车撞了,现在车速提上来,碰到乱穿马路的孩子,那还有的好?
“你说这事闹的,哪个村的?”
郑为民突然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当初为了清理国道上接孩子的家长,镇上可是没少挨骂。
“东石桥子的,独生子,他家男的还是个判缓刑的。”
田友龙已经把孩子的家庭情况打听清楚了,也不怪他着急,这判缓刑的算是特殊人群,属于他管理的范围。
“你说这都是些什么事!”
光独生子女这一条就够这家人受的,再加上还是特殊人群,郑为民都不敢想象侯传斌现在是什么表情。
“那司机还跑了!”
田友龙又说出一个让郑为民头疼的事情。
“跑了?”
郑为民想不明白,学生放学的时候,那么多人围着,压死了人,还能让他给跑了?
“那车开的本来就快,发现撞人之后,连刹车都没踩,直接就加油门跑了。”
镇上疏通国道的行为,真的非常有利于肇事司机逃跑,大货车一旦提起速来,谁敢上前拦着?
“看到车牌了吗?”
郑为民不相信那么多人,还能没一个记住车牌号的。
“说是外地的牌照,派出所去查牌照了,不过派出所估计是假牌子,够呛能逮住的。”
协谷镇是全省西向东运输的咽喉要道,每天有上万辆货车通过,并且还是外省的大货车居多,这时候又没有什么监控,一般大卡车上还都有多套牌照,发生事故真要是跑了,上哪去追?
“这事闹的,我先去计生上问问政策,等会咱俩去找老侯聊聊。”
特殊人群家里出现了如此重大的事件,综治办作为他的主管部门,肯定要去走访慰问,郑为民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好先去计生部门打听下政策,然后让他们家再要个孩子,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独生子女死亡,他的父母能再要孩子吗?”
郑为民找到了计生办主任陈涛,他跟陈涛一样,都是以普通干部身份,占着副科级的岗位,所以哥俩平时也有不少共同语言。
“可以啊,怎么了?”
计生上的人这会都撒出去了,陈涛还不知道镇上出事的消息。
“刚才镇中学压死个孩子,东石桥的独生子女……”
郑为民简单的给他说明了一下情况。
“他父母多大岁数?”
陈涛显然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失独家庭,一个孩子本身就是家庭最大的风险!
“三十七八岁。”
郑为民知道全镇特殊人群现状,他记得东石桥这个撑死也就三十七八岁。
“那还来得及!”
陈涛松了一口气,虽说这对夫妻年龄可能大了些,但是这时候再要个孩子,也不算太晚。
“还有不少来不及的?”
郑为民之前还真没注意这个问题,他的服务对象大多从年轻时代,就断了这个念想。
“上个月有个孩子没了,他父母四十多才要的他,现在都五十多了,再想要也不可能了,现在还没闹完呢!”
陈涛想起这个就觉得头疼,这个信访案子跟刘玉梅还不一样,这个明显是因为政策原因导致的,因此镇上处理起来格外的谨慎。
这会还没有任何失独家庭照顾政策,国策虽然要求人家只能生一个,但是这一个孩子发生夭折以后怎么办,却没有相应的补救方案,这也导致了失独家庭这个庞大的群体,在这个时代成为信访的主要群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