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791章 针对吸血虫病和乙肝的应对方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91章 针对吸血虫病和乙肝的应对方案

最初期治疗吸血虫病的酒石酸锑钾早已研发出来,不过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药给药方式很不方便,必须通过静脉注射,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操作。

此方法在五十年代的广大农村根本行不通,农村哪有这么多的医疗器械和专业的医护人员给患者打针。

而且这种药副作用大,对心脏、肝脏有显着毒性,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严重反应甚至死亡。

第二种是没食子酸锑钠,同样有副作用,只是没有酒石酸锑钾的毒性大,是1965年由金陵药学院院长王殿翔主导合成。

这种药是上级专门下令攻关研究的,为治疗吸血虫病,必须寻找一种口服有效、毒性更低的新型锑剂。

研究人员以酒石酸锑钾为基础,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其配体(即与锑离子结合的有机酸部分)来改善药物的性质。

在研究过程中(3,4,5-三羟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那就是没食子酸,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酚化合物,来源相对广泛。

这东西非常好提取,在明代的《医学入门》中就有记载,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书中谓“五倍子粗粉,并矾,曲和匀,如作酒曲样,入瓷器遮不见风,候生白取出。”

其中的“生白”即为没食子酸,另外《本草纲目》卷39中也有记载。

至于没食子酸锑钠具体怎么研究出来的,后世小说中没提,只是写个大概,刘平安不能不懂装懂。

于是一边抽烟,一边老实的写到: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秦始皇,请组织有关科研人员从以下植物中提取没食子酸成分,即五倍子、掌叶大黄的根茎、石榴的果实和种子、茶叶等。

然后与三价锑相合成,可以得到一种络合物,至于怎么合成,请多做研究。

这种东西可以口服治疗吸血虫病,具体口服剂量务必做过动物实验再进行推广......。

第一种酒石酸锑钾被排除,第二种没食子酸锑钠已写在信上。

刘平安开始写第三种药“吡喹酮”,这种药是后世治疗吸血虫病的主流手段,至于能不能研究出来,只能全看运气。

没办法,那个狗日的作者只写个开头,后面全是他妈的省略号,刘平安随便找个名头,然后葫芦画瓢的继续写到:

吡喹酮是针对吸血病虫的特效药,无副作用,安全可靠,此药在国外的保密程度太高,所获资料有限,仅仅只能给予提示,请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研究。

他们是首先得到一类吡嗪-异喹啉结构的化合物,然后通过不断优化才得到的吡喹酮。

合成路径:用异喹啉1和苯甲酰氯以及氰化钾发生Reissert反应生成二氢异喹啉衍生物2,催化加氢还原分子中的不饱和基团生成新的酰胺衍生物3,然后没了.....

特别提示,吡喹酮不仅对血吸虫病有效,对绦虫、囊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等同样有效。

刘平安挠挠头,续上一支烟,这个可能不怪自己,要怪只能怪那位叼毛作者。

如果时间足够,有各种实验器材和原料的情况下,自己研究...应该也能研究出来,可惜自己的时间太宝贵,要看孩子,还要去祸祸世界各地,没精力浪费在这上面。

乙肝病毒在1965年正式被发现,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压根不知道乙肝病毒是个什么东西。

不知道归不知道,但一定要提醒国家,据后世1992年统计,我国可是将近有1.2亿人为hbV携带者。

至于乙肝疫苗,这个不急,自己不可能专门去趟澳洲抓土着抽他们的血。

有三本书中提到,1963年镁国科学家巴鲁克·布隆伯格和哈维·阿尔特在研究血液蛋白多态性时,意外地在一位澳洲原住民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抗原,他们称之为“澳洲抗原”。

随后几年的研究中,他们才证实这个“澳洲抗原”与乙型肝炎(当时称为“血清型肝炎”)密切相关,它实际上就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

正是因为这一发现,布隆伯格和阿尔特后来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俩货有名有姓应该好找,这次去港岛就安排人去接触他们,如果可以的话,对他们进行科研资助,劳动成果大家一起分享,合作发财。

刘平安抽口烟,写完吸血病虫的防治措施,如灭螺、粪便管理、大力推广压水井,减少人水接触等等。

想了一圈,又开始写到:尊敬的领导们!最新消息,欧镁国家的医学界又新发现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病毒,名为乙肝病毒。

如今尚在研究中,但全世界已经有很多患者甚至包括我国,但我国的患者不是太多,此病毒造成的后果可大可小,你们不要过度恐慌,做好防治措施即可!

据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未来十五年左右,针对此病毒的疫苗就会问世。

“唰”“唰”“唰”

刘平安左手中的钢笔写个不停,分别把急性乙肝患者和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危害一一详细写出。

同时用红线提醒他们防治措施是重点中的重点,比如:一、加强血液安全管理,对献血人员进行严格的抗原筛查,确保输血安全。

二、从农村到城市,每座医院和卫生室都要严格的建立起“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不严格执行者,那就是犯罪、就是谋杀。

三、建立“高危人群”监测与管理制度。

四、开展“防肝病”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全民对乙肝的卫生宣传教育。

.......

一次性注射器,国家当下是真的用不起,只能让医院给病人打针用的玻璃注射器和金属针头,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后才能用于下一位患者。

说实在话,不仅农村,包括城市的医务人员普遍存在消毒意识薄弱的现象,针头根本消毒,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直接就给另一位患者打针。

刘平安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检查一遍后,又把之前写好的农村医疗现状加以润色,总之怎么凄惨怎么写。

城里医生和专家下乡到农村支援的种种好处往死里夸大,一句话,誓要把城里的医生拉到农村去支援,最好一辈子扎根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