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471章 孙权:哈哈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刘备一统天下,会如何处理和汉献帝刘协的关系?#】

【刘备杀入许昌了,在大殿上和汉献帝见面了。

叔侄俩抱头痛哭感慨这些年太不容易了。

汉献帝立刻马上提出禅让皇位,刘备坚决不肯。

下面的老弟兄们一边使劲掐大腿一边回忆了前半生所有伤心事——不能笑,流程是必须走完的。

三辞三让,刘备勉为其难的坐上九五之位,一面封赏多年征战的老战友们,一面以新任天下之主的姿态扫除积弊、恢复生产。

至于汉献帝,高高兴兴的回到陈留王的位置,从此做起逍遥王爷。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事可干,刘备为表示信任,把曹孙两家的亲眷全部划拨到陈留王的封国。

陈留王每天见了曹家人当面留几分脸,背地里该嘲笑就嘲笑,见了孙家人当面嘲笑尔等鼠辈,不给半点面子!

季汉在历经百年风雨后,又到了内外交困、山河破碎的局面。

那一年,塞外蛮族铁骑南下、边疆豪族又里应外合,季汉小皇帝手足无措之际,有一支义军如神兵天降般杀了过来,杀退贼兵解首都之围。】

~~~~~~

评论区:

〖最体面的法子其实是禅位给刘禅,刘备当摄政王。〗

〖季汉小皇帝再禅让给皇叔,又过百年……〗

〖双流机场(双刘继昌)就是这么来的?〗

〖左脚踩右脚,右脚踩左脚,皇叔永保大汉两千年。〗

〖为皇叔上尊号,称“皇父摄政王”!〗

〖别急,一步步来,皇叔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下一步,鞭尸。〗

〖怎么把最重要的追封大汉成宗义皇帝给忘了?〗

〖太不吉利了,怕是活不过39岁。〗

清朝,顺治年间。

“后人欺朕年幼乎!”

“后人欺我大清无人乎!”

顺治帝只能无能狂怒,因为多尔衮死了,封号被夺,坟也挖了,尸体也被鞭打了。

小皇帝总算出了一口胸口恶气。

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推平南明,他就是大清的圣君!

但是,天幕出现了。

内斗不止的汉人突然团结起来,先要干大清。

连吴三桂等人居然都搞出一份崇祯遗诏,说自己是打入大清的间谍,嚷嚷着要反清复明。

若非八旗刚入关,多少还有点血性,北边都要全丢完。

这时候,天幕又提起多尔衮,小皇帝除了无能狂怒……也只能无能狂怒了。

——————

【首先,很反常识的一点,汉献帝对于刘备法统毫无威胁。

所以大概率刘备会让他重返陈留王爵。富贵到老,子孙荣华。

因为汉献帝是董卓这个汉朝国贼僭越立的。

本来严格来说,按照法统是属于伪皇。刘备平叛以后,是可以当乱臣贼子处理掉的。

但是考虑到第一汉献帝是被逼的,他先后被董卓和曹操两大国贼挟持,自己想不接受也不行呀,这下刘皇叔来了太好了,我终于解脱了,赶紧告太庙将皇位双手奉还,宗室重新选择贤良的子孙继承大统。

第二:刘备的皇室身份是经刘协命令宗人府查档后,予以确认的。

说白了他本人就是刘备法理法统来源,所以处死他对刘备不利。

东汉朝廷的法统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因为光武帝刘秀并不是刘邦一脉的正统法统继承人。

也是国家破败后,他这个旁系崛起,铲除奸凶,重立的大统。

所以经过刘秀的努力,东汉法统必须要承认,如果宗室里有人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就必须不在意其旁系的身份,直接入继大统。

所以别看刘备的血脉那么远,似乎法统基础薄弱。

实际上经过了汉陈留王,正儿八经的光武血脉报宗人府核查后入籍,这个刘氏血脉的身份就非常可靠了。

后面又是刘备三兴大汉,按照东汉法统基础,就该他上来当皇帝了。

而且光武血脉已经一死(少帝死),一污(刘协被董卓非法杀少帝后,僭越拥立),基本断绝。

于情于理都妥妥当当。

后面汉朝内也不可能有人敢再拥立陈留王了。

毕竟现在棒子已经交到刘备这一系了,不存在一定要选光武一系的理由了。

而陈留王那可是董卓选的人,你也选他不怕人家说你跟董卓一路货色?

所以刘备上台应该是汉献帝最好的结局。

刘备肯定会追认少帝身份,上号,风光大葬,拨乱反正。

那么汉少帝就是东汉最后一个合法皇帝,董卓和曹操定上耻辱柱,那么汉献帝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陈留王按照汉朝礼制,归陈留,做太平王爷,也因为毫无威胁的缘故,肯定可以非常逍遥,陈留王国也不是山阳县那种乡下地方可以比的。

至于诸葛,亮当然还是大汉的丞相,而且还是季汉的开国丞相,估计功劳榜也跌不出前三,还有机会争一争第一。

这有啥可纠结的,难道刘备还会脑袋一热,决定不要汉室宗室身份,把国号改了?】

~~~~~~

评论区:

〖没毛病啊,你光武帝是孝景帝玄孙,长沙定王之后,我昭烈帝也是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我们都一样!都一样!!!〗

〖景帝的后裔连续两次再造大汉,不给景帝上个庙号说不过去吧。〗

〖景帝:好羡慕庙号批发的时代。〗

大汉,长安。

“卫青,朕如果以这个名义让群臣给父皇上庙号……”

卫青一愣,陛下什么时候这么孝顺了?

“陛下,原本的历史上,您是有庙号的吧?”

刘彻点点头,示意卫青继续。

“那有了天幕,您应该比历史上做得更好吧?”

刘彻大手一挥,霸气十足的说道:“自是当然,什么欧罗巴、印第安,都是大汉的!”

卫青面露不解的问道:“那庙号烂大街对您有什么好处吗?”

刘彻虚空点了点卫青,“你啊你,怎么也学儒生了,说件事非绕几个弯子不可。”

“你以前可是和去病一样,在朕面前直言不讳的。”

“臣惶恐。”

“好了,都是一家人,少些客套,只是委屈父皇了。”

言罢,刘彻余光望去,见起居郎放下手中的笔,才微微点头。

不是朕不孝顺啊,祖制、礼制不可废啊。

刘启:儿子,来,朕教你什么叫围棋的神之一手。

嘉靖:有的人啊,不仅不孝顺,还贪图孝顺的虚名。

刘彻:你孝顺?你把太宗改成祖,又把仁宗扔出太庙,这也叫孝顺?

嘉靖:朕追封生父为皇帝,上谥号、庙号,还送入太庙。

刘彻:你几十年不上朝!

嘉靖:你倒是天天上朝,穷兵黩武、逼死儿子。

刘彻:*******

~~~~~

【我们假设知名人物都还活着的话,比如法正庞统关羽这些。

刘备一统天下后,一定会当皇帝,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刘备一个人能决定的了,刘备一大群手下都等着封官加爵呢!兄弟们跟着你就是打天下,兴复汉室。

关羽张飞诸葛亮这三人应该都无所谓封官加爵,但法正庞统可不会惯着刘备,尤其是法正,早他妈想跟你干大业了,而且性子急,和刘备关系又特别好,你跟我说你不想当皇帝?

那肯定一天到晚的催着刘备登基,刘备躲都躲不过。

刘备前期肯定会拒绝之类的,但后期就拒绝不了,再推脱下去,兄弟们可就要绑着你登基了,刘备统一天下后,刘备当皇帝这件事,已经是整个刘备集团的意志了,躲不掉的。

但刘备肯定会非常看重怎么处理和汉献帝的关系,因为当皇帝躲不了,但汉献帝又还活着,怎么让汉献帝退下来是关键。

这件事肯定由最稳重的诸葛亮操刀,也唯有诸葛亮能把这件事办妥办完美。

要是让法正来办:汉献帝谁啊?不认识,这天下是他的吗?直接大晚上的创死得了。

让庞统来办:估计是直接让汉献帝禅让了,刘备直接登基。

诸葛亮来办的话:(以下为个人猜想)

第一步是承认汉献帝的合法地位,刘备统一天下后,让汉献帝继续当皇帝。

第二步,私底下沟通好了,一年后,汉献帝发表重要讲话,痛哭流泪的讲述三国时期的日子,严厉批判魏吴搞叛乱,巴拉巴拉一大堆。

然后大幅度抬高刘备地位,感天动地讲述刘备事迹,充分肯定刘备的作用,给刘备各种爵位啥的,能加上去的都加。

最后表示朕累了,想要退下来了,我大汉需要杰出刘姓人士继承,刘备就非常合适,并且要求效仿刘秀世祖,开创船新的大汉王朝。

刘备拒绝,表示:你说我一个汉室宗亲,怎么就当皇帝去了呢?

但汉献帝表示,朕都决定好了,你来当皇帝。

刘备依旧想拒绝,汉献帝随即与刘备大战三天三夜,刘备哭泣着表示一定守好大汉江山。

第三步,刘备正式登基,继承东汉,开创季汉王朝。

汉献帝退下来后,依旧享有皇帝的一切权利,宫殿里面横着走,甚至明面上都有军权,但汉献帝的脑袋瓜子聪明,不会干这种事情,并且也不敢干。

第四步,刘备与汉献帝在大街上,在茶楼里谈笑风生,让百姓们都知道这件事情。以上,整个流程就走完了。

至于诸葛亮,会如何选择?

诸极大概率如隆中对所言,选择归隐,但很可惜,刘备集团是不会让诸葛亮归隐的,季汉第一丞相非你莫属,汉丞相的名号不是你诸葛亮不想要就不要的。

但诸葛亮很可能当个几年就选择退下来了,然后逍遥自在了,至于谁接任,无非法正庞统蒋琬费祎董允他们了。

此外,季汉的政治环境也极可能进一步影响后世:有仁义,有忠义,有忠心,有孝心,甚至还有了天命。

高层全是非刘姓,并且关系都极其好,目标都是兴复汉室,也没夺权篡汉的想法,一定不会出现西晋东晋的情况。】

~~~~~~

法正:吾在后人眼里,就这么冲动?吾会弑君?

庞统:后人这想法,吾也能想出来。

“孔明,你会如何做?”凤雏刚离开东吴,加入刘备集团不到数月,三方就开启和谈。

所以,庞统的地位有些尴尬。

既非老臣,又无寸功。

本来是有功的,但三方和谈,也就没有了施展的机会。

不过天幕提过,庞统为刘备入川,慷慨赴死,死于落凤坡。

虽然有可能是三国演义编纂的故事,但按常理来说,大抵也是为季汉而死。

所以,公安县的众人,虽对他谈不上多亲近,也不至于疏远。

大抵友人之上,亲人未满。

吾投左公,不仅仅是因为东吴不识英才,吾就是想和被后世吹得神乎其神,三国第一人的诸葛孔明比一比!

时势造英雄,吾若是先入刘营,后被托孤,必不比诸葛孔明差!

庞统等着诸葛亮的答复。

我倒要瞧一瞧,古往今来的第一丞相,到底用何种方法让今帝退位、左公登基。

“士元,我从来没设想过。”孔明缓缓摇头。

庞统愣住了,我不是问你想没想过,我是问你会怎么……

一抹苦笑扬起,庞统瞬间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转而仰天大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孔明,吾不如你!”

“嫂嫂,他们打什么哑谜?”

闻言,孙夫人揪住张飞耳朵,大喝道:“多读书!”

~~~~~~~

【走流程呗,先老三套,然后三辞三让,最后诸葛亮装病给刘备一顿忽悠,最后ojbk。

大团圆结局,刘协当陈留王,衣食不愁。

刘备去世后传位刘禅,刘禅当好守成之主,诸葛亮回归南阳,没事给蒋琬他们讲讲课。

若干年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打架,被刘湛锤爆了,史称五胡归化。】

~~~~~~

【如果我是汉献帝,面对曹贼这么多年,皇叔把我救出来,又是汉室宗亲,我心甘情愿让位给他,以刘备的人设,自己家还能保留爵位富贵一生。

不然还想咋滴,曹贼我都干不过,还想干皇叔?】

~~~~~~

【刘备连黄权的家人都能善待,不知道怎么会有人觉得他会杀刘协这么个橡皮印章。】

~~~~

东汉,建安十三年。

雒水。

“玄德,今日没有外人,你我三人说说心里话。”

“孤不敢自比周公,却也是伊尹霍光……”

刘备斜眼望去,这也叫说心里话?

“好吧,王莽,王莽,这总行了吧。”

“孤刚开始难道不想匡扶大汉?可汉室衰微,这天下是孤一步一步带着家族兄弟打下来的,到了那步,不管孤愿不愿意,终究是要走那一步的。”

孙权插话道:“刚开始,你也没想匡扶大汉啊?”

“唉……难道就孤心里有想法?你孙仲谋没有?你刘玄德没有?”

“天下起兵十之有十,嘴上说的都是匡扶大汉,但心里难道都未曾想过有一日也被叫天家、县官?”

“君子论迹不论心,孤至少没有行董卓之事。”

“孤就是想问问,怎得你和孔明云长是匡扶大汉的正面人物,孤就是一个处心积虑要夺汉室江山的反派?”

话音刚落,孙权便回答道:“孤知道!因为你好色!”

“孙权!不要给脸不要脸!孤是真心实意与你和玄德谈心!”

被人直呼其名,孙权没有不开心。

人都是贱皮子。

天天打你,手脚棍棒并用。

突然有天,打你只用手,你反而感觉得到了莫大的恩赐。

毕竟被人叫名字,至少比被叫孙十万好听。

“孟德,我没开玩笑。”

曹操见孙权一脸正色,嘲讽道:“好色?只有孤一人好色吗?”

“古往今来,凡有点权势者,娶寡妇、宠秀女,姬妾成群者,何其多也!”

“单说后世,即便一夫一妻没有妾,有钱有势者难道没在外面养几个?”

“不要名分的女人多了去了。”

“即便为了名声,不养小的又能如何,等正妻人老珠黄,离婚再娶,再娶离婚,离婚再娶。”

“所谓新闻皆是旧闻,所谓当代史,不过是古代史。”

“孤的名声差和好色有一文钱的关系吗?”

“啧啧啧——”孙权不知从哪儿掏出一把羽扇,“哈哈哈。”

曹操:……

你特么有病?

有羽扇就是孔明?大笑两声就是智囊军师?

孙权:……

你不按套路来啊,这时候你应该问我笑什么啊?

刘备微不可察的摇摇头,开口为孙权解围:“仲谋何故发笑?”

“孤笑孟德少智。”

“哦~这是为何?”

孙权斜了曹操一眼,瞧瞧,这才是正确的问话方式。

“黎民百姓所爱者何?”

“后人言之八卦也。”

“黎民百姓可能三妻四妾、姬妾成群?”

“孟德好色之名,遗臭……流芳百世,可好色之人,在百姓心中是何形象?”

“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最差也得是个欺压良善的二世祖。”

“玄德,孤笑孟德无智,可有错?”

“孟德名声之优劣,可与好色有关?”

刘备又搭话道:“此为一,可有二三?”

孙权笑而不语,羽扇虚点曹操三下。

曹操假装没看见,自顾自的饮酒。

装什么隐士高人,还想孤学玄德对孔明三顾茅庐?

爱说不说,憋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