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663章 男女衣服吊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衣服吊牌#】

【 一句“男装的吊牌非得是吊牌吗?”, 居然让所有男生成为了这场女装退货风波的最大受益者。】

【起因是一女网友发视频吐槽, 声称现在的女装店老板实在太黑心,明明可以节省再节省的女装吊牌,不仅做成了巨大款,甚至还斥巨资做了防伪袋。

与其做这些不信任工作,还不如努力提升自家产品质量。】

【视频一经发布,炸出了无数女装店老板,你们知道退货率70%是什么概念吗?你们知道7天无理由退货有多离谱吗?】

【如果不是某些人太聪明,我们怎么会花这些冤枉钱?还不都是你们逼的!】

【而无数男网友在看到这个视频后,瞬间怀疑人生,原来网购衣服还有吊牌啊?】

【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网购衣服的视频,结果吊牌不是一张卡牌,就是简单的拴在上面,放心程度简直不要太离谱。】

【主要是男装退货率太低,但凡男生相中一款衣服,他们总会给自己找无数个合适的理由留下来。】

【大了过几年再穿,,小了等瘦了再穿。】

【除非真的不合适,男生才会选择退货。】

【面对老板的区别对待,男网友一句“男装的吊牌非得是吊牌吗?”,让商家和网友同时打开了新世界。】

【自从一商家推出了烟灰缸吊牌,男装界就彻底抽象了起来。】

【鼠标垫吊牌,内裤吊牌,甚至就连袜子吊牌也在紧急生产中。】

【眼看男装老板这么听劝,引得无数男网友线上许愿。】

【女装商家和买家勾心斗角,男装商家和买家你侬我侬。】

~~~~~~~

评论区:

〖等瘦了再穿,我真干过,现在还没穿上呢!〗

〖卖了男装才发现,原来同一款服装居然还有复购!〗

〖对男生网购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发现买过的东西下架了。〗

〖卖男装最大的问题,是买家不点确认收货!〗

〖到期自动点!这点小事还要麻烦我?!〗

〖一模一样的裤子,洗一条、穿一条,反复轮换,实在没穿的了才会买。〗

〖卖男装,除了回款有点慢、买家不评论,其他没啥别的大问题,〗

〖买了个衣服码数有点小,穿出门不好看,然后我就有了一件新睡衣。〗

〖男装衣服有问题你说一句,商家大概率是直接再给你发一件,原来的留给你。〗

〖穿了4年的衣服沾上油洗不掉了,再想回购发现下架了,没有同款了。〗

〖买家:“衣服大了。”

商家:“退你两块。”

买家:“行。”〗

〖其实不退两块也行,就只是单纯想跟商家说一下而已。〗

〖要是给优惠券的话,还能再买一条。〗

~~~~~~

大汉,武帝年间。

长安。

长安有九市,以华阳街为界,分为东西二市。

华阳街北起北城墙的横门,是城内重要的南北主干街道,因此民间又俗称“横门大街”。

街东有三市,合称东市。

街西有六市,合称西市。

每个市都是正方形,各方266步,四面有市墙和市门。

市中心有5层高的市楼,是市官办公之地。

商肆后靠市墙处设有存放货物的邸舍。

东市主要服务于贵族和官僚,以奢侈品和高端商品交易为主。

和司马相如同姓的着名卜筮者——司马季主,他就曾在长安东市摆摊卜卦 。

西市多外商,这里有来自域外各地的商人,售卖香料、药物等异域商品,也有珠宝店、酒肆等 。

西市之内,人声鼎沸,胡商、汉商云集,空气中混杂着香料、皮革与酒肴的奇异气味。

霍去病一身常服,却掩不住勃发的英气。

他领着司马迁与司马相如穿行于市井之间,耳中充斥着百姓对天幕“七天无理由退货”、“吊牌”等新奇事的热议。

司马迁凝神听着,眉头微蹙,总觉得那“七天无理由”之说莫名耳熟,不禁喃喃自语:“此法……听着似曾相识。”

一旁的司马相如闻言,折扇轻摇,唇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意。

“三弟啊,耳熟便对了。”

“你莫非忘了,天幕曾言及陛下日后那‘酎金夺爵’的雷霆手段?”

“那岂止是无理由退货!那简直是货对不对板,只要看你不顺眼,便要你身家性命,连带着封国爵位一并奉还于朝廷了!”

所谓酎金,乃是诸侯献于宗庙祭祀的贡金。

据天幕透露,刘彻将于元鼎五年,借列侯所献酎金分量不足或成色不佳为由,一举夺爵一百零六人,其势如雷霆扫穴。

司马迁瞪了司马相如一眼,低斥道:“二哥,此等言论,你怎不当着陛下的面陈说?”

“在此与我逗闷,有何意趣?”

司马相如浑不在意,反而笑得更加开怀:“嘿嘿,意趣盎然,尤其是见你这般模样,更是妙趣横生。”

走在前方的霍去病蓦地回身,目光扫过这对互相瞪视的文人,朗声道:“好了。”

他随手一指旁边一座颇为热闹的酒肆,“二弟,三弟,且随为兄进去饮上一杯。”

司马相如脸色微变,连忙拱手劝道:“大哥!使不得!”

“您自己不惜身,弟弟我还想多活几年呐!”

您这要是喝了酒,陛下闻知,雷霆之怒又不会降于您身。

最后挨训受罚的,还不是我这个“未能规劝”的弟弟吗?!

霍去病剑眉一挑,哼道:“哼,胆小如鼠!玄酒便不是酒了吗?”

司马相如闻言,长舒一口大气,脸上瞬间云开雾散。

“若只是玄酒,那弟弟定当陪兄长痛饮,不醉不归!”

旁边的司马迁却听得一头雾水:“且慢,饮酒不行,饮玄酒便可?”

“玄酒……究竟是何物?”

司马相如立刻投去一个极其鄙夷的眼神:“枉你史官世家,博通古今,《周礼》有载:‘玄酒在室,齐酒在房。’”

“这祭祀之上,以水代酒,尊其本质,谓之玄酒。你竟不知?”

司马迁岂会不知?

他正是因为太知道了,才压根没往那方面想!

你们这两个混不吝的,不敢喝酒,只敢喝水,就直说喝清水嘛!

何必扯上《周礼》的大旗,附庸风雅至此!

他还没来得及吐槽,后脑勺便挨了霍去病不轻不重的一巴掌。

“什么清水!”

“此乃玄酒!”

“妄你史官传家,连这都不懂!”

司马迁:“……”

他捂着后脑,看着一脸正气凛然的霍去病和旁边憋笑的司马相如,彻底无语。

陛下明令禁止您饮酒,您就搬出周礼喝“玄酒”是吧?

就非得在字眼上跟陛下斗智斗勇一番不可吗?

~~~~~~~

大明,永乐年间。

顺天府。

天幕上关于“吊牌”的纷争,在这京畿之地的茶楼酒肆间,引发了阵阵热议。

一个穿着浆洗得发白直裰的穷书生,首先望着天幕发问:“这吊牌是何物?有何用处?”

旁边一个在布庄当了好些年伙计的中年人,呷了口茶,慢悠悠解释道:“说白了,就是标明这件衣裳出自谁家之手,是个凭证。”

“咱们这时候也有这东西?”另一个年轻后生好奇地插嘴。

“早就有了!”

布庄伙计来了精神,如数家珍。

“远的不提,就说唐宋时,富贵人家用的‘签子’,金的、银的、玉的都有,雕成花鸟鱼虫,刻上铺号名讳,随着衣裳赠与客人,可系在腰间,既是凭证,也是装饰。”

“嘿!”那后生笑道,“那不就是贵人们把玩的佩饰吗?跟后世这吊牌可不一样!”

“自然不一样。”伙计点头。

“后世的吊牌,是用完即弃的纸牌牌。”

“但咱们这‘签子’若能得来,是体面,能长久留着。”

“后世那物事,到底少了几分讲究。”

穷书生闻言,低头看了看自己半旧的衣衫,喃喃道:“可我怎的从未在我这衣衫上见过此类物事?”

布庄伙计闻言,上下打量他一眼,呵呵一笑:“这位相公,人家的衣裳什么价?您的衣裳什么价?”

“您买件粗布短打,为了节省几文钱还要与摊主磨破嘴皮。”

“人家那是量体裁衣,没有二价,且便宜了人家还不要,嫌丢人现眼!”

穷书生脸一红,却又不甘心地追问:“那……除了这等贵重的‘签子’,可还有更寻常些,只为了证明出自谁家,类似后世这吊牌功用的标记?”

“有啊!”

伙计答道,“有些制衣大家,会在衣裳的暗处,用特制的丝线绣上独门的标记、花押,如同书画大家的印章。”

“内行人一看,便知出处。”

后生立刻机灵地反问:“这种绣上去的标记,岂非很容易仿造?找些手艺好的绣娘,依样画葫芦不就行了?”

“仿造?”

布庄伙计嗤笑一声,露出一副“你太年轻”的神情。

“您以为随便找根彩线绣上就成?”

“那大家用的,非金非银,而是秘传的染线之法,色泽、质感独一无二,造价不菲。”

“你想仿,先得下血本弄出这线来。”

“弄出来了,你得卖吧?”

“穷苦人家买不起,您只能去蒙那些有钱又想附庸风雅的。”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讲述秘闻的得意:“就有些专坑暴发户商人的造假之人,他们会蹲守在名家铺子外。”

“瞅准那些被拒之门外的富商,上前悄声道:‘东家其实是想给您做的,奈何太祖爷有明训,商人不得衣绸缎呐!虽说如今官府睁只眼闭只眼,可架不住同行是冤家,他们若去告发,东家铺子事小,连累了您可是大罪过!您看这样,衣裳我们私下给您做,悄悄送来,您关起门来穿,千万别声张……’”

“嗬!”

后生惊叹。

“这造假的心思,竟如此缜密!”

“既拿捏了人心,还把律法研究透了!”

“可那商人事后若知晓是假的,岂肯甘休?”

布庄伙计嘿嘿一笑:“它为何一定是假的?它做得足以乱真!只要那正主大家不出来戳穿,它就是真的。”

后生疑惑道:“正主为何不出来揭穿呢?”

伙计笑的更开心了,“你猜造假的为何能以假乱真?”

“正主不站出来揭穿,在真正的贵人圈里,只会觉得是大家不屑与商贾计较,更有风骨。”

“而在那买了假货的商人看来,嘿,正主不言语,那就是默认了!”

穷书生听得直摇头:“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人心之机巧,实在……唉,如此看来,还是后世好,竟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矩。”

“后世隔着千山万水买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到家若不合适,自然该退。”

伙计表示理解,但话锋一转,“不过咱大明也没让你吃哑巴亏!”

“秦有市啬夫、唐有市令、宋承唐律,咱大明也有里正、集老人、兵马司、推官老爷!”

“凡遇着奸商欺诈、以次充好,告到官上,不仅让你退货,还得让他赔钱,最后少不了一顿板子伺候!”

集老人,又叫集市老人、集头老人,设于城乡集市。

职责为管理市政,校勘斛斗秤尺,均平物价,稽考牙侩名姓,抽税及防止狡诈贪黩。

利用年高有德的老人管理乡政,在华夏由来已久。

明初,朱元璋依据里舍里老的经验设立老人制度。

见于记载的有:木铎老人、店老人、集市老人、递运老人、草老人、巡街老人、巡捕老人等等。

里老是明代老人的主体,其职责主要是“导民善,平乡里争讼”。

在明朝初年,老人的产生由民众推选、官府批准。

但是洪武、永乐之后,逐渐被改为官府指令。

是不是觉得眼熟,眼熟就对了……咳咳。

言归正传,后生抓住关键,嚷道:“可后世是七天无理由啊!”

“无理由!不舒心就能退!”

“也是,可惜咱们现在没这待遇啊。”

布庄伙计闻言,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无理由?”

“你没见天幕里说,后世有些后生,买了衣裳穿出去显摆几日,回头便去退货,逼得商家不得不防?”

“后世富庶便捷尚且如此,咱们大明嘛……呵呵。”

那一直沉默的穷书生此刻却挺直了腰板,带着几分读书人的执拗开口道:“此言差矣!”

“我大明百姓,或许不及后世富足,但仁义礼智信的教化,敦朴诚信的民风,未必就输于后人!”

“呵呵,”布庄伙计笑得更深了,带着点市井的狡黠,“别地咱不知,但‘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矩,咱们这儿倒也有地方能成。”

他促狭地朝秦淮河的方向努了努嘴。

“某些个浪荡子,去那销金窟里快活了六日,到第七日头上,也能寻个由头跑去,说什么‘姑娘伺候不周’,或是‘身子不干净让他染了病’,非要人家把银子吐出来,搞不好,还想讹些汤药钱呢!”

此言一出,满座皆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心照不宣的哄堂大笑。

那书生涨红了脸,摇头苦笑,再也说不出辩驳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