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红薯从地里收获到底要比大豆麻烦,挖了两日的红薯,红薯藤锯短了,可以适量的喂牛骡子,

同时收获,地里的红薯藤多得是,他们只割了鲜嫩些的部分喂猪,其他的枯黄干瘪的部分全都丢进地里的坑里,用来沤肥了,

地边牛骡不能吃的杂草什么的,该割的割,该拔的拔,全都扔进了坑里。

还有一块地的红薯没有挖,挖回来的红薯,暂时先放在草棚子底下,

夜里,赵大成和小石头他们烧着火,借着火光,将红薯挑一挑,大个的红薯和大个的红薯放一块儿,

小个的红薯和小个的红薯放一块儿,不小心挖破的红薯先挑出来,最先吃,

还有那种蚂蚁洞很多,实在吃不了的,可以丢去喂牲口。

分门别类的放好,装进麻布口袋里,赵大成装模做样的和小石头将红薯,抬进林兰华他们的山洞中去放好,

等所有的红薯全都挖回家了,收进了山洞,林兰华挥一挥衣袖,就将红薯都放回空间里。

后边赵大成周大刚几个腾出些手来,半日功夫不到,就将霍成的一亩红薯和一亩大豆全都收好了。

可惜这段日子太阳不算太好,大豆还差点儿意思,

没多少功夫就到林长胜成亲的日子了,林兰华和赵大成先带着林长胜和周二刚回村子里去了,

只留下周大刚林长君夫妻,还有小石头。

“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再不回来,都来不及了,眼看着老三就要成亲了,好些东西我都还没来得及买,”

因为赵大成他们之前的嘱咐,林父林母他们年纪都大了,没有贸然去县城买东西,到时候和村子里的人约着去镇上赶集,买了些东西,但是成亲这样大的事儿,

需要准备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

林长胜:“明儿,咱们赶了小妹家的骡子去县里,该买的一块儿给买齐了,”

这段日子,地里的粮食收了上来,人们总算是又有了饱腹的粮食,日子比之前好过一点儿了,

偷鸡摸狗的事儿,依旧不少,但不想之前了,

“地里的粮食还没有收完呢,我和你爹带着安宇,老胳膊老腿的,实在忙不过来,”

他们之前的田地都卖了,分到的田地,离家远,背回来一趟都麻烦,

尤其分地那位置还有些偏,没啥人家户,有那缺德的人,大半夜的会去偷人家的粮食,

他们那种地方最容易被人光顾,他们家的大豆和红薯都有点儿损失,后面还是叫林长山去地里守着,才算好点儿,幸好损失不大,

因为夜里有林长山守着,他们挖的红薯就堆在地里,都挖得差不多了,才赶了赵大成家的骡子去,两车拉了回来,

要是靠人工背,像是林长山这样的男人,一背篓再放上一提篮的红薯,从地里背回家里,一天也就来回四五趟,就这样人都要累麻了,

路实在不好走,山坡的坡度又大,遇到下坡还好些,要是遇上爬坡的地儿,走几步就喘得不行,得歇口气了。

霍成会做人,帮着林家、林大伯家还有和林家交好些的人家,都拉了一两趟粮食,

有时候顺路,见到背满红薯的老人家,他也会顺带着拖回村子里,

倒是叫林父在村子里涨了好大的面子。

桃花沟都这样,瑶塘村这边,霍成自然也不厚此薄彼,

黄大黄二周村长他们出人,帮着赵大成霍成周大刚他们三家收粮食,霍成又赶骡子帮他们去地里拉红薯大豆,

有了不少外援的帮助,再加上霍成和周家老老少少,

五六日的功夫,三家的粮食就收得差不多了,红薯堆在堂屋里,

黄豆就放在杂物间,到处都放得是粮食,夜里睡觉都不安稳,就怕遭了贼人上门。

之后的日子,赵大娘和赵桃桃就在家中晒大豆,挑红薯,

霍成就赶着骡车去村子里帮忙,

傍晚霍成回来,就将挑捡好的红薯扛进地窖里头去。

因为霍成赶着骡子在村子里跑前跑后,给村子里不少人家都留下了好感,

人家好言好语的上门请他,要是有空闲,他就会去,没有空闲也会和人家讲清楚。

就是可怜了家里的骡子,日日都像是忙不停的陀螺,转啊转,

主要是好些山路不太好走,骡子能驮的东西,不像在平地上那样多,所以就得多跑几趟,

霍成也体谅骡子,不敢叫它一次性驮太多,看路程的情况,平坦些,又离得近的话,就三百斤差不多,

路远,路又难走的道儿,就一百八九或者两百出头的样子,

每日就最多跑四趟,骡子这几日吃得也好些,青草这些不说,赵大娘还用盐水煮了黑豆或者不太能吃的红薯,喂给它,

骡子的身条不见瘦,倒是更加健硕了些,看着有型多了。

赵大成赶着骡子去县城就发现了,村里的这骡子,比山里的那几头,肉可紧实多了,

整半天,最累的是家里的骡子。

林家两兄弟,林兰华夫妻,四人一块儿进了县城,将需要该买的瓜子糖果、油盐酱醋茶,又添了些碗筷、木盆、炒勺、鞭炮、火盆......

林父他们还去四处寻摸借用村子里的锅碗瓢勺、桌子凳子啥的,还有到时候林长胜成亲用的花轿,也需要借,还有抬花轿的人手、做饭的妇人都要亲自去人家请,讲好时间,需要的菜色,家里大致的亲戚人数,当天需要多少肉菜,那些经常做席面的人,也好给林父他们估一个大致的数量......

总之,事情细碎得不得了,也多得不得了。

林父林母每日都得琢磨一遍,家里准备了那些东西,请了那些人,还有哪些事儿没做,

好在新的两间厢房已经完成了,家具也差不多了,在晒两日,就能放进厢房里了,到时候他们还得把房前屋后全都整理干净,之前砌房子没用完的泥胚、木头全都得清理干净,

“哟...这一睁眼,全都是没做完的事儿,”

他们家收回来的大豆,也还在家里头晒着,还没有处理,

“还是先把家具晒干了,搬进屋子里,在打大豆,不然灰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