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元宵和瑶瑶考完试后就回了南阳村去陪江母了,当然还有沈父沈母,在乡下接触大自然,两人都觉得心情放松了。

江文岚和沈明修在城里上班,周日休假也会回村里住。

沈玉婷该上大四了,暑假里学校有小学期,没有时间回家,最近都是住校。

再加上实验室里的事情比较多,江文岚只有晚上睡觉前给她打电话才有可能找到人。

江文岚现在家庭幸福,孩子都懂事上进,在很多人眼里算是事业有成,嫁得良人的典范了。

但是江文岚自己知道,她之所以有底气不惧任何变故,是空间带给她的。

不说空间药园里后续栽种的各种药材,就是当初种的那些小人参,现在也都有了百年以上的药效。

很多药材成熟后,她都采收直接放进储藏室保鲜。这些东西她都可以随时拿出来变现。

不过现在有药厂的存在,她空间里的药材有了去处,存款有了来历。

女人有钱真的是自己的底气,有谋生的本事更是不怕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家里的电视换成尺寸更大的彩电,至于之前的旧电视被放在了第三进的沈父沈母的屋子。

两老现在享受退休生活,通常是春夏秋长住南阳村,不过中间也会回城里和他们一起住。

因为沈父也退休了,当初厂子分的房子早就收回去了。开始老两口不肯和他们一起住,江文岚把医院附近最开始买的自建房交给他们住。

后来沈明修见父母年岁渐长,行动起来也不如以前利索了,就极力劝说二老搬来三进院一起住,方便照顾他们。

不过三进院太大,又是儿媳拿的大头儿买的,沈父不是很喜欢住。索性老两口就天气暖和了就去村里住,种种菜,遛遛弯,吃的都是最新鲜的。身体也是很健康了。冬天了才会回三进院跟儿子儿媳一起住。

看着时间要出分了,元宵和瑶瑶就回家了,方便去学校查分。沈父和沈母也一起回来了,大孙子和小孙女的重要时刻,当爷爷奶妈的还是想在第一时间见证。

元宵沈玉立最终没有选择清大,他在高中三年,终于确定了自己心里的理想,报了国防科大,以后要当一名科研型的军人,保家卫国。

老三沈玉瑶是姐弟三人里性子最文静的,报了京大的中文系,她喜欢文学,却还不知道以后毕业自己想从事什么工作。除了京大,其他几项志愿也是选择京市高校的中文系。

江文岚对此没有强迫孩子们按照父母的想法去报志愿,而是听了他们的想法后,给出一些建议。现在的大学生还是很吃香的,国家也管分配,不过如果不满意分配的工作也可以自主择业。

出分那天,一家人都紧张又期待。元宵和瑶瑶早早到了学校,江文岚和沈明修也在各自单位的办公室里坐立不安,时不时就看看表。

终于,元宵打来电话,兴奋地说自己分数远超国防科大录取线,稳进了。瑶瑶也发挥出色,被京大中文系顺利录取。

一家人得知消息后,都欢呼雀跃起来。

同诊室的同事杨医生看着江文岚接了电话后忍不住上扬的嘴角,笑着问:“有什么喜事,说出来让我们也一起高兴高兴啊。”

江文岚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但是脸上大大的笑容还是遮不住,“我家元宵和瑶瑶都考上大学了!”

杨医生听了也是替江文岚开心,“恭喜啊!考的哪所学校啊?”

江文岚说道:“元宵报的国防科大,瑶瑶考上京大了。”

杨医生一脸的佩服,“你家真会养孩子,三个孩子个个都成才了,全是上的最好的学校啊!你和你家老沈怎么教育的孩子啊?传授传授经验呗,我家俩小子现在一个高中一个初中,我都头疼死了。一个不让管,一个不理人,我都不知道他们俩以后能干啥,成绩也只是中等(°ー°〃)”

江文岚礼貌微笑,“都是孩子自己刻苦学习,有时候老沈帮着解答问题。我基本不管他们学习的,咱们这工作哪里顾得上家里的事啊,孩子们没走歪路全凭自觉了。”

看到有病人进来,两人都止住了话头,开始认真工作。

当晚,江文岚做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庆祝。饭桌上,江文岚感慨道:“你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和方向,爸妈为你们骄傲。”

沈明修也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在大学里要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元宵和瑶瑶认真地点点头。

沈父沈母也笑得合不拢嘴,直说孩子们有出息。

作为大姐,接到元宵的电话后,婷婷对二人得偿所愿表示祝贺,但是自己没有时间回家庆祝,等下次回家给他俩各包一个大红包,自己想买啥就去买。

婷婷除了跟导师做项目会有点儿工资,还有每学期的奖学金,她现在也是小有存款的人了。给弟弟妹妹花点儿,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聊天,月光洒在身上,温馨又美好。

江文岚看着孩子们,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未来的日子,孩子们会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总要目送孩子们远去的背影。越是有出息的孩子,越是不能常见面。

婷婷的导师已经提前跟她说了,要保送她读研,继续跟着钱教授。宋师姐和赵师兄现在已经读博了,几人还是跟在钱教授身后,这几年都发表了几篇论文。

江文岚不担心大闺女,婷婷一看就是研究型人才,估计会一直读下去吧。虽然有点儿担心她的终身大事,但是她一直在学校里不回家,江文岚想唠叨她也抓不住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江文岚决定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们,随缘吧。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没来的话,自己费再多口舌也是白搭。

不过孩子们好像一晃眼就大了,看着他们长成大人的模样,江文岚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四十六岁了。

人过四十天过午,人生已经过半,接下来的日子,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