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平安夜的钟声 > 第558章 十四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夜两点,会议室的灯光依旧亮着,他们仍持续工作。连续十六个小时的高强度,让疲惫清晰地写在脸上,但一种无形的默契也在共同奋战中悄然增长。

洛怡正专注于修改融资方案中的一个关键参数,长时间的精力消耗让她太阳穴阵阵抽痛。她下意识地停下手,用指尖揉了揉额角,试图缓解那份紧绷感。

\"先停一下吧。\"徐天突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洛怡抬起头,发现徐天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茶水台前,正熟练地冲泡着咖啡。\"你的拿铁,双份奶,不加糖。\"他将杯子轻轻放在她面前,\"我记得你说过,你只喝这个。\"

这个细节让洛怡愣住了。她确实在一次闲聊中提过自己的这个习惯,但没想到徐天会记得这么清楚。更让她意外的是,徐天随后取出一个眼药水,\"长时间看用眼,用这个会舒服些。\"

这种超越工作关系的细心关照,让洛怡的心湖泛起了涟漪。她接过眼药水,轻声说了句谢谢。

就在这个深夜,当两人再次投入工作时,两人的界限又一次被打破。徐天拿着笔记本电脑,自然地坐到了洛怡旁边的位置,\"关于技术方案这部分,我觉得我们可以再优化一下。\"

从这一刻起,物理距离的消失显得如此自然,仿佛只是为了更高效率的协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开始自然而然地并排而坐,共用一块白板,一起面对复杂的难题。

在讨论技术方案的某个关键节点时,他们产生了分歧。洛怡坚持认为应该采用更保守的技术路线,而徐天则主张更激进的创新方案。争论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两人都据理力争,谁也不肯退让。

\"按照你的方案,我们需要额外投入15亿的研发费用,这会显着提高项目的盈亏平衡点。\"

\"保守方案意味着我们将在三年内失去技术领先优势,根据我的测算,市场占有率每下降1%,我们的估值就会损失23亿。\"

两人针锋相对,数字和逻辑在会议室里激烈碰撞。最后,徐天突然停下争论,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全新的架构图:\"如果我们在这里增加一个模块化设计,前期投入只需要增加5亿,但可以保持技术路线的灵活性。\"

洛怡看着白板上的草图,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个思路......确实可以。如果我们再结合阶段性融资策略,前两轮只投入基础版本所需的资金......\"

\"没错,就像这样......\"徐天接过笔,在图上继续补充,\"我们可以设置技术里程碑,每个阶段根据达成情况决定后续投资。\"

这一刻,两人相视而笑。那是一种只有顶尖专业人士之间才能体会的快乐——当两个优秀的头脑碰撞出火花,共同解决了一个棘手难题时的满足感。

洛怡注视着徐天专注的侧脸,不自觉地想:这个男人,明明拥有着光雨帝国,却甘愿沉浸在最枯燥的技术和数字中。这份对专业的执着,这份在争论中依然保持理性的态度,都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而徐天也同样无法忽视洛怡的存在。她不仅仅是美丽,更拥有着敏锐的金融嗅觉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连续工作二十个小时后,她依然能保持思路清晰;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她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他发现自己开始习惯她在身边的感觉,习惯她思考时轻咬笔杆的小动作,习惯在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听听她的意见。

第十天,两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专业讨论。洛怡向徐天详细解释了实物期权在项目估值中的应用。

\"传统的dcF模型无法准确评估这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科技项目,\"洛怡在白板上写下复杂的公式,\"但如果我们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将每个技术决策点都视为一个期权......\"

徐天专注地听着,不时提出精准的问题:\"所以你是用布莱克-舒尔斯模型来估算这些期权的价值?但这里存在一个假设问题,科技项目的波动率并不是恒定的......\"

\"没错,所以我采用了蒙特卡洛模拟,通过数千次的情景测试来估算波动率的分布......\"

两人就这个专业话题讨论了整整三个小时,从数学公式到实际应用,从理论局限到改进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洛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能够找到一个在专业层面与自己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的交流对象,这对她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体验。

徐天也同样享受着这种高水平的专业对话。洛怡不仅理解他说的每一个概念,还能提出更深层次的见解。她的思维既严谨又富有创造性,能够在严格的数学框架下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项目的推进,两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自然。洛怡会顺手帮徐天整理散乱的文件,徐天也会在洛怡外出时,默默帮她更新数据模型。他们开始共享一些小秘密:徐天发现洛怡在压力大时喜欢吃薄荷糖,洛怡则知道徐天在思考时会不自觉地转笔。

有一次,洛怡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重要文件上。她慌忙擦拭时,徐天却平静地说:\"没关系,电子版我都备份了。\"然后自然地递给她一包纸巾,\"小心点,别烫着手。\"

这种日常的关怀,比任何刻意的示好都更能打动人心。

而在徐天这边,他同样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情感波动。作为一个习惯用理性思考的人,他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天与洛怡的共处时光。当洛怡因为某个难题展露笑颜时,他会不自觉地跟着微笑;当看到她疲惫的样子时,他会想办法让她多休息一会。

第十四天的深夜,两人终于完成竞标书最后一个章节时,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安静。洛怡轻轻舒了口气,转头看向徐天,发现他也在看着自己。

\"我们做到了。\"洛怡轻声说,眼中闪烁着成就感和不舍。

\"是的,我们做到了。\"徐天回应道,声音里带着同样的情感。

这一刻,十四天来的点点滴滴在两人心中同时浮现:那些激烈的争论,那些默契的配合,那些深夜的交谈,那些不经意间的关怀。专业上的惺惺相惜已经悄然升华为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的萌芽是如此自然,但他们都明白,这十四天的并肩作战,已经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