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春城江湖往事之赵三 > 第353章 掐住软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我得详细说说老李是怎么跟大权儿说的,为什么大权儿刚才还气势汹汹谁的话都听不进,现在却乖乖地放弃了?

老李在吉林省是响当当的人物,手里握着华南啤酒大区总代理的实权。

他拿起电话给大权儿拨过去,大权儿一看号码,赶紧接起:“哟,李哥!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大权儿啊,忙不?没钓鱼吧?”老李的语气挺随和。

“不忙不忙,李哥您说,啥事儿?”大权儿赔着笑。

“长话短说,我不沾江湖也不混社会,不掺和你们的纷争。”

老李慢悠悠地说,“就是想跟你要个面子,长春的赵红林你认识吧?”

大权儿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为这事儿!嘴上却应:“认识,咋了?”

“红林是我好哥们儿,他有个弟弟叫沙老六,跟你有点纠纷,听说约好了还要干仗?”

老李叹道,“都啥年代了,香港澳门都回归了,社会多稳定,你啤酒生意做得这么好,犯不着掺和这些事儿。听我一句,这事儿别管了,给我个面子,行不?”

大权儿脸立马沉了,嘟囔道:“李哥,您不懂江湖,这事儿真有点难为我了……”

“难为你啊?”老李话锋一转,“那行,我跟你透个底。我们这两天正开招标会,不少人提议,吉林市龙潭、昌邑、丰满、船营四个区,最好分开设代理,一个区一个,好管理还有竞争。我一直扛着没同意,寻思还是你一家独揽省心。但这会马上要开了,你说这……”

大权儿一听魂都快没了——他现在垄断啤酒吉林市总代理,一年能挣一个亿;要是分成四个区,他最多占个龙潭区,一年顶多挣两千五百万,等于直接砍了四分之三的收入!

这招太狠了,精准戳中他的软肋。

“别别别李哥!”大权儿赶紧改口,“我懂了!我懂了!这事儿我不管了!您都打电话了,我哪能不给面子?”

“哦?不管了?”老李慢悠悠地问,“那招标会……”

“别开了别开了!推迟!必须推迟!”大权儿急道,“还是一家代理好,好管理!我保证把市场做好,绝对不给您添麻烦!”

“这就对了嘛。”老李笑了,“江湖尔虞我诈的,没意思。你看长春那梁旭东他们,下场多惨?好好做你的生意,多赚点钱,比啥都强。”

“是是是,李哥说得对!我哪能不听您的呢,您都是为我好,换了别人哪能管我啊?”大权儿点头如捣蒜。

老李满意的笑了: “对呗,现在大形势都讲和谐,你们做买卖的更要讲和谐,主要还要讲稳定,只有和谐稳定了,你们的买卖也好做了,你们才能挣大钱,权儿呀,你说我说的对不?”

大权儿捧着电话,手都有点哆嗦了: “李哥,李哥,您说的太对了,以后还得多仰仗您,李哥,哪天我请您钓鱼,你可得给面子啊!”

挂了电话,大权儿气得直转圈,大骂赵三:“操你妈赵三儿!跟我玩阴的,把老李都翻出来了!”

但他没辙,代理权是他的命根子,只能认栽,赶紧给手下打电话:“大桥那边不用去了,妈的,沙老六那事儿彻底不管了!以后谁也不许再提!”

另一边,老李给赵三儿回电:“红林,搞定了。大权儿说不管这事儿了,你们是哥们儿,聊得挺好。”

“哎呀李哥,太谢谢您了!真不好意思麻烦您!”赵三儿笑得合不拢嘴。

“没事儿,有事儿吱声。”老李话里有话,“我在长春要是有摆不平的事儿,尤其是社会上的,还得找你帮忙呢。”

“那必须的!李哥您一句话,我赴汤蹈火!”赵三儿心里门儿清——这就是江湖,互相利用,各取所需。

挂了电话,赵三儿靠在椅背上,嘴角扬起得意的笑。他就知道,对付大权儿这种生意人,动江湖规矩没用,捏准他的利益软肋才最管用。

吉林市的江湖水再深,也架不住他这“借力打力”的算计。

车窗外,吉林市的轮廓越来越近,赵三儿知道,这场没硝烟的仗,他赢了。

但他也清楚,大权儿这口气不会咽,以后的麻烦少不了,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眼下,先带着老六去喝张老二那八五年的茅台,好好松口气。

赵三儿刚撂下老李的电话,另一个号码就“嘎嘎”响个不停——是大权儿打来的。

大权儿挂了老李的电话后越想越慌:“操你妈,这破事儿管的,好悬没把我绕进去,不行,我还得找赵三,不跟赵三儿把话说开,这小子阴险毒辣又记仇,万一他真动我代理权咋办?”

他赶紧追着给赵三打电话。

赵三儿瞅着来电显示,心里有数了,接起电话慢悠悠地说:“哟,大权儿啊,上午给你打五六遍电话都没接,忙啥呢?”

“三哥,我钓鱼去了,手机扔车里没电了!”大权儿赶紧找补,“刚看见这么多未接,三哥你啥事儿?”

“还能啥事儿?老六那事儿呗。”赵三儿叹道,“老六是我弟弟,你是我好哥们儿,我真不希望你俩闹冲突。老六那脾气直,你别跟他一般见识,真要是动了手,我脸上也无光不是?打狗还得看主人呢,权儿,你说呢?

再说了,本来张老四表弟输钱耍赖,带人砸店打人,明明是老六占理,你咋还帮着张老四压老六?还非得约架干他?这不占理啊,让江湖上兄弟们知道了也会说是你的不是,咱不能是非不分呐,我这也是为你着想啊。

又再说了,这都啥形势了,你咋还约架呢?三哥跟你说,现在满街都是天眼,真干起来跑不了他也跑不了你,两下都不得好,老六不怕,穷的叮当响,你不行啊,你那么大的买卖可不能受影响啊,你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

大权儿一听这话,赶紧顺坡下驴:“哎呀三哥,可不咋地,你不说我都没想到,那你都这么为我着想了,张老四的事儿我不管了!绝对不管了!”他假惺惺地笑,心里却暗骂被拿捏了。

“这就对了。”赵三儿把电话递给旁边的老六,“来,跟你权儿哥说两句。”

老六秒懂,接过电话喊:“权儿哥!上午是我不对,跟张老四置气,没给你面子,我这人一根筋,权儿哥,我后悔了,你别跟我一般见识哈!”

“哎呀老六,啥也别说了,你有这话就行。”大权儿顺坡下驴,“以后在吉林市,有事找你权哥!”

“谢谢权儿哥!改天我请你吃饭,给你赔礼!”

老六挂了电话,心里佩服赵三儿这手腕——一句软话就把大权儿的面子圆回来了。

赵三儿这招“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太妙,大权儿虽然被拿捏得憋屈,但面子找回来了,心里舒坦不少。

挂了电话,他琢磨着:老六打仗狠,留着以后说不定有用,犯不着真撕破脸。

转头大权儿就给杨老五打去电话:“五哥,张老四那事儿我不管了。”

“啊?咋不管了?”杨老五懵了。

“老六找了赵三儿,赵三这面子我得给啊。”

大权儿找借口,“再说张老四本来就不占理,愿赌不服输,砸人店打人在先,沙老六跟赵三儿都不是省油的灯,真闹大了不值当。你告诉他,拿十万块给老六道个歉,这事儿就了了。”

杨老五没辙,只能应道:“行,我跟他说。”

大权儿挂了电话,心里暗骂张老四:“妈的,差点让你坑了!”

他才不会说自己是被赵三儿拿代理权拿捏了,对外只说是卖赵三儿面子——江湖上的事儿,输赢不重要,面子得保住。

另一边,赵三儿带着老六往吉林市市区赶,路上跟老六说:“看见没?这就是江湖,不光要能打,还得会算计。大权儿再横,也有软肋,抓准了就好办。”

老六点点头,心里服气——换成自己,只会硬碰硬,哪想到赵三儿能靠一个电话就摆平。

车快到张老二的酒店时,赵三儿又接了个电话,是老李打来的:“红林,招标会推迟了,大权儿那你就放心吧。”

“谢了李哥!晚上我安排,咱喝八五年的茅台,你可得到场啊!”赵三儿笑着应道。

挂了电话,他拍着老六的肩膀:“走,喝酒去!这事儿翻篇了,但记住,江湖恩怨没那么容易,以后行事得更小心。”

老六重重点头,心里清楚,这次能全身而退,全靠三哥这“运筹帷幄”的本事。

吉林市的江湖风波暂时平息,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利益还在,恩怨就不会断,下一场风波,说不定就在不远处等着呢。

杨老五挂了大权儿的电话,气不打一处来,立马给张老四拨过去:“老四!你自己的事儿自己解决!”

张老四赶紧接起:“五哥,咋样了?大权儿那边松口没?”

“松口?你他妈不占理,人家能松口?”

杨老五没好气地骂,“赵三儿都出面了,大权儿能不给面子?赶紧拿十万块给老六道个歉,不然你以为赵三儿和沙老六是省油的灯?为这点钱把命搭进去值当吗?辽宁元宝井那个富翁,百亿家产不也因为几千万官司让人杀了?王文香上百亿身家,欠八千万让人起诉,不也把人杀了?你想不明白这道理?我不管了,你自己合计!”

张老四被骂得没脾气,只能应:“行行行,我知道了,五哥!”

挂了电话没多久,赵三儿就给老六使了个眼色:“等着,好戏来了。”

果然不到五分钟,老六的电话就响了,一接起就听见张老四谄媚的声音:“六哥!是我,张永福!”

老六故意装傻:“谁啊?没听出来。”

“六哥,我是张老四啊!”张老四赶紧赔笑,“六哥你可别难为我,我服了!下午我就让兄弟送十万块过去,游戏厅我给你修,以后在吉林市,你多照拂我点,咱一江水不养两家人……”

“操你妈,你找谁都不好使!”老六怼道,“你知道吧,我昨天晚上本来是奔着你那脑袋去的,算你点高,老天爷救了你,我走错门了!”

“是是是,六哥您消气。”张老四不敢顶嘴,“钱和修店的事儿您放心……”

“钱送来,店不用你修,我自己来!”老六说完就挂了电话。

下午,张老四的兄弟果然送来十万块现金。

老六看着钱,没自己揣着,而是对心腹兄弟大风说:“你把这钱给龙潭区热电小区四零二那老两口送过去,昨天晚上误伤他们了,医药费、营养费全从这里出,剩下的也给他们,算咱给人家赔罪。”

大风有点懵:“六哥,这可是十万块,咱兄弟受伤还没赔呢……”

“咱混社会的,不能熊老百姓。”老六沉声道,“张老四的钱咱能要,但老两口是无辜的,这钱必须给他们!”

大风拿着钱找到那对老两口时,老两口还在医院养伤,一见送钱来了,说是赔偿款,真是又惊又喜,本来以为是白挨刀了,那些社会人谁敢惹啊,正想自认倒霉呢。

老头儿拉着大风的手说:“大侄子,谢谢你们六哥,我们没报警,不报警了……”

这边赵三儿看着老六处理完钱的事儿,暗暗点头——这老六虽然冲动,但做人有底线,没丢了江湖人的规矩。

他拍着老六的肩膀说:“行,这事儿办得地道。张老四以后不敢再找你麻烦,大权儿那边也消停了,这梁子就算解了。”

老六点点头,心里却明白:江湖恩怨哪有真正了结的?但这次他学会了,比打打杀杀更重要的,是守住底线——欺负该欺负的,别伤着无辜的,这才是混社会的长久之道。

夕阳下,吉林市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啤酒摊、烧烤店的烟火气升腾。老六揣着剩下的几千块钱,给兄弟们买了啤酒和烤串,大家喝着酒,没人再提昨晚上的惊险,只聊着明天的营生。

江湖风波暂时平息,但松花江的水还在流,江湖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