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夫人如今是有孙女万事足,哪里还顾得上老儿子委不委屈。
还领导呢!
在这个家当儿子的,哪个敢来她面前摆领导架子?也就是她公公走得早,要是他老人家还在,臭小子还想当儿子了,当孙子吧!
最后,白诺他们带回来的那堆年货,还是祝大军长苦哈哈地带着自己的两个兵搬进屋的。
对此,小李和小王也不敢有意见。老太太亲自吩咐的,就算他们心疼自家首长,也不敢开口让首长去歇着、他们自己搬这种话。
白诺和方艋一进屋,就被老太太一手一个拉到沙发上,好一顿稀罕,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下午五点多,祝家另外几个男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包括留在京市的两个堂哥。
祝家五个儿子,八个孙子,可谓是人丁兴旺。
目前留在京市的,除了老儿子祝凯旋一家,就只有任职陆军总司令部副司令的祝老大祝凯歌,以及担任京都卫戍部部长的祝家老二祝凯泽。
也难怪那么多人眼红祝家这个“农村泥腿子”出身的家族,却没一个敢光明正大招惹的。
不提祝老爷子在军部的地位,单是这几个儿子,就没一个简单的,明明都没上过几天学,却一个比一个厉害,看似凶悍的像个莽夫,实则心眼子一个比一个多,其中最让人忌惮的,当属心黑手狠的祝老二祝凯泽。
祝家五子,性格各异。
老大自小便被当做未来家主培养,性格刚正、气势威严,是弟弟们最大的靠山,时刻把握着家族的方向和大局。
而老幺祝凯旋,则是天生的兵王,脾气火爆、性子倔,一言不合就动手,对敌人更是奉行“你弄不死我,我就弄死你;你能弄死我,我也得拉你垫背”,但你要是觉得他是个只会蛮干的莽夫武将,那就大错特错的,备不住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至于祝老二,自小就是个黑心肝的,表面清俊风雅,明明是个武将,偏喜欢装成儒雅文官,让所有人放松警惕,背后再出其不意的给对方一个致命打击。
十几岁便跟着父兄上了战场,从战场上下来的之后更是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坐上卫戍部一把手的位置。
那可是京都卫戍部,相当于古时候的皇家锦衣卫,专司首都防卫,地位特殊、职能关键。
另外两个儿子虽然被祝老爷子一南一北的放了出去,但也一步步成了各自所在军区的高层,地位举足轻重。
祝家就这样,在五个儿子相继成才后如日中天。那些暗地里嫉妒得发狂的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巴不得他家出几个纨绔子弟,败掉老辈的荣誉,同时让他们找到机会把祝家踩在脚上从而上位。
结果呢?
八个孙子,老大到老五分别在各地驻军奋勇向上、军功不断。
老七进了公安系统,不靠任何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辽省市局刑侦大队长,年前刚调回京市任公安总局刑侦科科长;
老六在京市驻庄市野战军任营长,眼看就要升副团了,与他几个同在军部的哥哥们一样,也是他们军区内重点培养的优秀军官。
就剩祝家小八,那个一心“啃哥”的,别人高中两年安安稳稳毕业,祝小八高中读了三年还没毕业,整天就知道傻乐,但要说他没心眼,谁也不信,不是没有政敌派人引诱他走歪路,好给祝家抹黑。
可惜,派去的人前脚刚跟祝小八称兄道弟、玩得火热,后脚就莫名其妙被套麻袋,不是残了就是傻了,还一点证据都找不到,去问祝小八,结果他比谁都震惊和委屈,还直嚷嚷着要给兄弟报仇。
现在老祝家终于认回个更小的孙辈,还是个很多人家都不屑的丫头片子,有些人还以为机会来了,结果一调查……
算了算了!
这位背后的靠山又多又硬,青梅竹马的小对象还是老方家那个连亲爹都敢指着鼻子怼的逆子,根本惹不起!
这会儿,祝家客厅里一片热闹,甚至有点吵闹,吵得老爷子脑瓜子嗡嗡的。
而且老爷子还抢不着宝贝孙女,给老头委屈完了!
重点是老妻在旁边坐着,祝大司令是一个屁都不敢放,最后只能窝窝囊囊的溜去厨房,监督三个儿子做饭。
没错,这会儿在厨房忙活晚饭的,是刚下班回来的祝副司令、祝部长,以及祝大军长,哦,还有刚刚溜进来的祝司令员。
别看这几个姓祝的男人在各自单位的职位都挺高的,在家里的地位却出奇一致。
为了欢迎祝家小公主回家,那些小吃零嘴都是赶回来陪老人过年的儿媳妇们做的,但正餐可不归她们管。
这会儿,她们都在客厅陪祝老夫人、小姑娘,以及那位坐得有点忐忑的未来孙女婿聊天。
祝家小七祝报拎着一条刚处理好的大鲤鱼从后院进来,面无表情地瞥了一眼方艋,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
同为祝家男同志,平时那小子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坐着,他路过的时候,他亲妈看都不看过来一眼,还在那热情的给姓方的小子扒柑橘吃,笑的就好像是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儿子。
凭啥!!
凭啥啊!!!
“七哥,别瞅了。在咱家几位尊贵的女士眼里,女婿或孙女婿可是稀罕物,盼了几十年才来这么一个,而且还是个又乖又孝顺、嘴甜懂事还听媳妇话的,就这……你还指望咱奶和咱妈、咱伯娘们同意他来帮忙干活?呵呵,你猜咱奶现在还能不能挥动她那根宝贝马鞭?”
“闭嘴吧你!”
祝报一脚踹在弟弟屁股上。
他爹疼幺弟,他可没这习惯,在他这里老弟就是用来玩、用来打的。
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敢怒不敢言的老弟,祝报扯了扯嘴角,毫不客气地说道:“你别在这跟我扯别的,祝小八我告诉你,今年高中再没法毕业,我就把你送大哥那儿去,看大哥会不会饶了你。”
祝家老大祝开,现任云南边境军区副师长。家里几个弟弟都是他一手带大的。小时候长辈忙,没空管孩子,早熟的小祝开就自觉接过了管教弟弟的责任。
有一次听同学说二叔家三岁的二弟差点被人教坏去扯邻居小孩儿的小裙子,他吓得赶紧跑到二叔家揍了一顿二弟之后,直接就把孩子抱回了家。
之后更是请父亲帮忙通知几位叔叔婶婶:以后生了弟弟,等能稍微自立了就送回来给他,他这个当大哥的亲自管教,就不劳烦“忙的没时间揍娃”的叔叔、婶婶们了。
从那以后,祝家这几个小子没一个敢长歪的。
这也让祝家哥几个继承了父辈的传统:万事听大哥的,大哥就是他们最大的靠山,更是他们的定海神针。
弟弟不服管?没事,往大哥那一送,几个月后回来的,依然是那个听话乖巧的好弟弟。
祝国吓得一哆嗦,连忙摇头:“别别别,哥我错了,我真错了!我今年保证不打教务主任,也不砸体育老师小老婆家的窗户了,更不会再扯校长头发了,我保证能毕业!”
祝报听着弟弟这不着四六的话,无奈地揉揉眉心,结果蹭了自己一脸鱼腥味,顿时更想揍弟弟了。
现在学校可谓是鱼龙混杂,特别是京市这边的学校,简直是两极分化。
有些老师整天战战兢兢,生怕哪天被拉走;有些则是走后门进去的,自己高中都没有高中毕业证书呢,却教孩子高中知识,简直是倒反天罡。
可学又不能不上,不上学就得下乡,他怎么可能放他这个糟心弟弟去霍霍老实巴交的农民同志呢。
那不是造孽吗!
学校忌惮祝家的权势,加上被祝国整的人本身就不干净,自然不敢找祝家麻烦,却能找各种理由让祝国留级,成为整个祝家的笑话。
对此,祝家也没脸去找学校说情,毕竟这小子的成绩……比豆腐渣滓都碎!
“祝小国我告诉你,你这次再考个位数回来,看老子不打断你的腿!”祝报咬牙切齿。
祝家男子虽说学习都不咋地,骨子里就流淌着厌学的基因,虽然这个锅可以轻轻松松甩给一天学没上过,看书本就困的祝老爷子。可是……他们哥几个也没谁考过个位数啊。
妈的……还是总分的个位数!
脸都让这败家弟弟丢尽了!
“啥?你弟今年又考了个位数?”
祝家四儿媳妇郁红欣这几年一直跟着丈夫在驻地随军,自己在工会也有工作,难得回来陪老两口过年。再加上幺弟回来了,又认回了全家心心念念的小闺女,当然……也是她想两个儿子了,于是毫不犹豫把没假期的丈夫丢下,请完假就跑回了京市。
刚看见两个儿子在厨房附近斗嘴,郁红欣就想凑个热闹,结果拉着三嫂的手刚走过来,就听到这句让她血压飙升的话。
她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小儿子,无语地皱皱眉,又带点幸灾乐祸地说:“你瞅瞅你这样,丢不丢人?你爸当年好歹小学毕业,后来还去军校进修了两年。你小叔更不得了,是沪市军校正经的毕业生。现在连你最小的妹妹都上大学了,你怎么就能高中读三年还毕不了业呢?”
祝国瘪着嘴窝在墙角边上,捂着胸口,一副脆弱不堪的模样,悲苦地望着母亲:“郁红欣女士,郁大主席,容我提醒您一句,我可是您怀胎十月生下的亲儿子啊!您怎么能这么扎我心呢?我虽然……”
“大哥你好,我是白诺。”
这时,客厅另一边传来小姑娘接电话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笑意。
她看了一眼身边满脸慈爱的老太太,又下意识地补了一句:“哦对了,我也是祝九。”
她虽没随父姓,祝家也没人提让她改姓,但不可否认,自她认回祝家,她就是祝家行九的姑娘。
所以在她踏进祝家的那一刻起,她是白诺,也是魏家继承人魏言,同样还是祝家的祝小九。
那声音穿透热闹传过来,刚刚还坐在地上耍宝的祝小八“噌”地站起身。
那标准的站姿、那坚定到能入党的眼神,那铿锵有力的坚韧语气,随便放哪个军区门口能直接入伍了。
“母亲请您放心!我保证今年开学考,一定考出好成绩,绝不辜负家人的期盼,更不辜负兄长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