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妾若安好那还得了 > 第428章 万箭穿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雁门关遭遇重创,险些失守的消息太上皇宋洵第一时间知晓,他虽是退居龙德殿颐养天年,朝堂内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老人家的耳目。

龙德殿的灯火几乎亮了一宿,太上皇整夜不眠既是他忧心前敌战事,也可以说是他忧心汴京城的安危。年轻时被北蛮追着屁股撵的经历是宋洵刻骨铭心的梦魇,他真的很怕自己老骨头一把了还要再经历一次颠沛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

太上皇一宿没怎么合眼可把身边侍奉的担心坏了,他们的富贵安稳跟太上皇的康健紧紧相连。

一早内侍张建便悄悄去了安庆殿求见温太后,在太上皇身边侍奉多年张建最清楚谁才是太上皇的开心锁。

张建过来的时候温太后也才起身。

听闻太上皇一宿没睡好温太后亦是忧心不已,她忙叮嘱张建:“尔等好生侍候太上皇,等下哀家便过去陪太上皇用膳。”

待张建告退后,温太后微微叹了口气后同身边侍奉的兰蔻道:“太上皇必是因雁门关险些落入贼手而惴惴不安。”

兰蔻小心翼翼接口:“雁门关会无恙的,太后您可得挺住,太上皇需要您。”

年轻时温氏便是宋洵的主心骨,东奔西逃时宋洵单晶揭露到无法安眠,他唯有蜗在温氏温柔的怀抱里才慢慢睡去。

这对携手将近四十年的伉俪虽彼此之间没有缠绵悱恻的情情爱爱,但温静姝却是宋洵最为敬重,依赖的女人。

得到皇帝宠爱的女人可能会情深不寿,红颜薄命。比如静安皇后谢氏,以及仁宗皇帝的张贵妃。不被皇帝宠爱,却能得到其敬重的女子只要自己想得开便可长命百岁。比如历经三朝的仁宗曹皇后,又比如以婕妤身份穿上凤袍的温静姝。

温太后乘凤辇赶来龙德殿时看到的是太上皇那张憔悴的容颜,还有布满血丝的双眼。

“太上皇,您怎这般憔悴啊?您若不保重龙体皇帝如何安心处理国事啊,皇帝多孝顺您不是不知。”温太后坐在太上皇身边温柔劝解。

太上皇幽幽一叹:“皇帝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寡人以为在江山风雨飘摇时传位,他或许会心中有怨,没想到——”

自即位起哪怕国事千头万绪,宋嘉佑仍旧不辞辛苦的来龙德殿,安庆殿两处向太上皇,太后问安,风雨无阻。

朝政上宋嘉佑更是“不敢”乾纲独断。

太上皇退位后不肯两耳不闻窗外事,若是新帝有意收权的话父子之间必会有一场明争暗斗,而新帝主动将权柄留给太上皇,父子之间也就少了一场看不见的纷争。

太上皇眼里宋嘉佑的孝顺不是风雨无阻的来请安,而是继续让他把着权柄。

温太后陪着太上皇用了一顿早膳后便离开了龙德殿,回到安庆殿后她吩咐豆蔻去揽月阁把四公主抱来。

午后,温太后正坐在廊下看小疏影拿着一把粉色绢帛做成的小团扇扑蝴蝶,龙德殿那边再次传来动静。

龙德殿这回传来的不是太上皇睡的不好,吃的不香,而是太上皇雷霆大怒。

温太后一听太上皇大发雷霆,她赶忙严肃的询问来送信儿的内侍张建:“太上皇好端端的怎会震怒?”

张建吞了下口水战战兢兢的同温太后禀明缘由:“回太后,早些时候陛下向太上皇上了一封奏疏,奏疏——”

温太后一听太上皇的雷霆之怒跟皇帝上的奏疏有关,她的心不自觉的微微下坠。

温太后选择带着小疏影一道去龙德殿,去的路上温太后轻轻抚摸着小公主毛茸茸的发顶婉声叮咛:“疏影,你的父皇惹你皇祖父生气了,到时候你要替你的父皇好好哄哄皇祖父。”

小姑娘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纤长浓密的眼睫忽闪忽闪的对着容色严肃的皇祖母奶声奶气的开口:“父皇惹皇祖父生气了,皇祖父可以打父皇。疏影若惹母妃不高兴,母妃会打我的。”

“你的父皇是皇上,皇祖父不能打他。疏影,你若害怕的话皇祖母就打发人把你送回你母妃身边。”温太后知道这个节骨眼上带着小疏影去龙德殿不合时宜,她相信梅贤妃能理解自己的这份苦心。

小疏影攥了一下粉拳一字一顿道:“孙女不怕,皇祖父见到孙女了也许他老人家就不生气了。若孙女把皇祖父哄好了,父皇一定会给我吃好多好多糕糕的。”

虽然小疏影有些早慧,可她毕竟还是个不满三岁的孩童,一堆好看好吃的点心就是她开心的全部。

虽揽月阁里好吃的很多,可母妃却不肯纵着她吃。

旋即,温太后便牵着小疏影到了太上皇在龙德殿的小书房。

一走进小书房温太后就感受到一股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抑,再看端坐在宝座上的太上皇宋洵面沉如水,满眼寒霜。

金色的地砖之上有碎落的瓷片,玉片,书籍,笔墨纸张等等。

侍奉的内侍,宫女一个个都大气不敢出,整座小书房里安静的针落可闻。

温太后小心翼翼蹲下身将掉落在地的一本奏疏捡了起来。

“一早梓潼还跟寡人夸赞皇帝孝顺,梓潼好生看看咱们孝顺的好皇儿做了甚?”从太上皇嘴里吐出的每个字都冷若冰河,透着杀意。

温太后以最快的速度阅览了另太上皇雷霆大怒的皇帝上疏,她内心幽幽叹息:“皇帝啊皇帝,你执意提早为木大帅翻案,你岂不是在打太上皇的脸吗?你为何不肯缓一缓呢?”

温太后是不赞成在太上皇还在世的时候由皇帝主导为木大帅翻案,太上皇的龙体每况愈下,只要皇帝耐心等待的话迟早会有拨云见日的时候。

就在温太后心绪纷乱时,小疏影迈着小短腿儿走到了太上皇的御座前:“皇祖父,父皇惹您生气了,孙女替父皇向皇祖父赔罪。每次疏影惹母妃生气了就会挨打,皇祖母告诉孙女父皇是皇上不可以挨打。若皇祖父还生气,皇祖父就打疏影,疏影替父皇挨打。”

小疏影规规矩矩的跪在了御座面前,小脸绷着,样子瞧着就十分的严肃认真。

面对脚下这粉粉的小小一只,太上皇原本的满腔愤怒不自觉的有所消减。

当太上皇看到皇帝上的这封洋洋数千言的为木鹏举翻案的奏疏时,愤怒到恨不得提着佩剑直冲御书房。

皇帝的这封为鹏举大帅翻案的上疏字字恳切,句句体泣血,对于当年亲手推动了一代名将被冤杀的幕后推手宋洵看来那一字一句宛如一支一支的锋利羽箭直插心口。

皇帝的这封上疏不仅是在打太上皇的脸,更是让他承受万箭穿心之痛。

给一痛击的正是由他亲手扶上皇帝宝座的“好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