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士兵来报,城北河流的水流量骤减。三人心中一惊,意识到汉军可能采取了截断水源的计谋。孙健立刻派人前去查看,并下令全城节约水源。
截断河流的汉军士兵刚刚完成布置,就遭遇了埋伏。原来,秦军早有防备,在河流上游安排了暗哨。秦军伏兵从四面八方涌出,与汉军展开激战。这一突发状况让韩信始料未及,截断水源的计划眼看就要功亏一篑。
汉军士兵们被秦军伏兵打了个措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带队的汉军将领心中暗叫不好,没想到秦军竟然如此警惕,连水源处都设有埋伏。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大声喊道:“兄弟们,稳住!我们不能功亏一篑,拼死也要完成任务!”
汉军士兵们在将领的鼓舞下,迅速组织抵抗。他们依托着刚刚堆砌的沙袋和简易工事,与秦军展开殊死搏斗。秦军人数上占据优势,且熟悉地形,攻势猛烈,一波又一波地朝着汉军冲来。
一名汉军士兵手持长刀,奋力抵挡着秦军的攻击。他的手臂已经受伤,鲜血染红了衣袖,但他仍咬着牙,不肯退缩。“为了将军,为了攻下阳安城!”他怒吼着,一刀砍向面前的秦军。
然而,秦军的伏兵如潮水般不断涌来。汉军士兵们渐渐力不从心,伤亡越来越大。那名汉军将领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绝望。但他知道,此时若放弃,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
“撤!快撤!”汉军将领无奈地下达了撤退命令。汉军士兵们边战边退,在秦军的追击下,狼狈地逃离了河流上游。
与此同时,阳安城内,孙健等人得知汉军截断水源的计划被挫败,心中稍感欣慰。但他们明白,韩信必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接下来汉军可能会有更疯狂的举动。
“这次虽然侥幸识破了韩信的计谋,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孙健对扶苏和龙先生说道,“韩信此人智谋过人,肯定会想出其他办法来攻打阳安城。我们必须加强巡逻,尤其是水源、粮草等重要区域,绝不能再给汉军可乘之机。”
扶苏点头表示赞同:“孙大人说得对,我们还要继续加固城防,多准备些防御器械。另外,尽快与周边秦军取得联系,请求支援。”
龙先生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道:“除了加强防御,我们也可以主动出击,派小股部队骚扰汉军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让韩信无法安心谋划攻城之计。”
孙健和扶苏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同。于是,三人开始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
在汉军营地,韩信得知截断水源的计划失败,气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孙健,扶苏,你们果然厉害!”韩信咬牙切齿地说道,“但我不会就这样放弃的。”
一名谋士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秦军防备如此严密,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韩信沉思片刻,说道:“既然正面攻城和截断水源都不行,那我们就挖地道,从地下攻入阳安城。”
众将领听后,面面相觑。其中一名将领说道:“将军,挖地道工程浩大,且容易被秦军发现,恐怕……”
韩信打断他的话:“我知道有困难,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我们可以选择在夜间挖掘,同时在营地周围制造假象,迷惑秦军,让他们以为我们还在准备正面攻城。”
谋士点头道:“将军此计甚妙。只要我们挖掘地道的行动不被发现,等地道挖到阳安城城墙下,便可炸开城墙,攻入城中。”
韩信当即下令,挑选出数千名精壮士兵,分成多个小组,轮流在夜间挖掘地道。地道的入口选在距离阳安城较远的一处山谷中,汉军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每挖出一筐土,都要运到远处掩埋,生怕被秦军察觉。
而阳安城这边,孙健按照之前的商议,派出了几支小股部队,趁着夜色前往汉军营地骚扰。这些小股部队如同鬼魅一般,在汉军营地周围神出鬼没。他们时而放火烧毁汉军的粮草堆,时而突袭汉军的巡逻队,然后迅速撤离。
汉军营地被搅得鸡犬不宁,士兵们整日提心吊胆,士气再次受到影响。韩信得知后,心中大怒,但又无可奈何。他一面加强营地的防御,一面催促士兵们加快地道的挖掘进度。
日子一天天过去,汉军的地道越挖越深,距离阳安城也越来越近。而阳安城内,秦军虽然加强了巡逻,但并未发现汉军挖掘地道的迹象。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阳安城,双方都在这场看不见的较量中暗暗较劲,局势愈发紧张。
(后续将围绕汉军挖掘地道以及秦军如何察觉并应对展开详细描写,包括地道挖掘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秦军巡逻时的细节、双方的斗智斗勇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等,进一步丰富故事内容,将章节扩充至九万字左右,展现更加精彩的情节和紧张刺激的氛围。)
汉军挖掘地道的工程在紧张而隐秘地进行着。由于地道挖掘需要大量人力且极为耗费体力,士兵们分班轮流作业。为了避免发出声响被秦军察觉,他们只能使用特制的挖掘工具,动作尽量轻柔。地道内空间狭窄,空气逐渐变得浑浊,挖掘的士兵们汗流浃背,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负责指挥挖掘的将领名叫李霸,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时刻守在地道口,关注着挖掘进度。“都给我轻点挖,别弄出太大动静!”他压低声音,不断叮嘱着地道内的士兵。
地道已经延伸了数百米,逐渐接近阳安城城墙。李霸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仿佛已经看到地道打通后汉军如潮水般涌入阳安城的场景。然而,挖掘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当挖到一处坚硬的岩石层时,挖掘速度明显减慢。
“将军,这岩石太硬,工具都快损坏了,怎么办?”一名士兵从地道内爬出来,焦急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