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未散,皇城的钟声刚刚敲过五更,叶凌云便已穿戴整齐,站在了国公府的正厅里。

李婉清正在翻看昨日叶明带回来的东宫田庄收成册子,指尖轻轻点着那些数字,眉梢微扬:\"亩产两石三斗……这比往年足足多了五成。\"

叶凌云坐到一旁,手里端着茶盏,目光却落在叶明身上:\"你表哥今天要在朝堂上提减赋的事?\"

叶明点头:\"嗯,表哥打算以这两处田庄为例,请舅舅准允明年全国减赋两成。\"

叶凌云沉吟片刻,忽然笑了:\"杨毅怕是要跳脚。\"

\"他跳不跳脚不重要。\"李婉清合上册子,抬眸看向叶明,\"重要的是,陛下会不会准。\"

叶明知道母亲在担心什么。减赋虽是仁政,但国库空虚,若骤然减收两成,军饷、官员俸禄、水利工程……哪一项不是吞金的窟窿?

\"儿子和表哥算过账。\"叶明轻声道,\"若按新法推行,亩产增三成,减赋两成后,实际入库反而比往年多出一成。\"

叶凌云挑眉:\"当真?\"

\"东宫田庄便是实证。\"

李婉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你大哥昨夜送来的密信,北境今年秋旱,军粮吃紧。\"

叶明展开信纸,叶秋的字迹力透纸背:\"……若粮饷不继,恐军心不稳……\"

他合上信纸,抬眸看向父母:\"减赋之事,势在必行。\"

金銮殿上,李云轩高坐龙椅,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遮住了他深邃的目光。

李君泽手持象牙笏板,朗声道:\"……东宫田庄二百顷,亩产两石三斗;国公府封地一百五十顷,亩产一石八斗。若按往年赋税,国库当入粮七万石,今虽减赋两成,实收却达八万石……\"

他的声音清朗有力,回荡在殿中。世家官员们面面相觑,杨毅的脸色更是阴沉如水。

\"荒谬!\"户部尚书王全忍不住出列反驳,\"田庄试验岂能与全国推行相提并论?若遇天灾虫害,减产几何?赋税短少,谁来担责?\"

李君泽冷笑:\"王大人是信不过孤的账目,还是信不过陛下的眼光?\"

王全一噎,正要再辩,礼部尚书周延儒又跳了出来:\"陛下!臣以为减赋事关重大,当徐徐图之。不若先选几处试行,若三年内无弊,再行推广。\"

\"三年?\"叶凌云出列,声音不疾不徐,\"北境将士等得了三年?江南水患后的灾民等得了三年?\"

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双手呈上:\"臣请陛下御览。此乃东宫田庄与国公府庄子的详细账册,每一笔收成、每一文花费,皆记录在案。\"

李云轩接过册子,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摩挲。殿中一时寂静,只听得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杨爱卿。\"皇帝忽然开口,\"你以为如何?\"

杨毅缓步出列,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老臣以为……叶大人与太子殿下心系黎民,其志可嘉。然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

随后朝堂就吵了起来,最后也没定下是不是要减赋税。

另一边的叶明蹲在田埂上,手指捻起一撮黑土,放在鼻尖闻了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三少爷,您看这稻穗,沉甸甸的,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老农李伯粗糙的手掌小心翼翼地托着一束稻穗,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叶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李伯,这块试验田的产量比普通田高多少?\"

\"少说也得有五成!\"李伯激动地说,\"按您教的法子,深耕、密植、轮作,再加上那个新式水车,省力又增产。三少爷,您这脑袋瓜里装的都是神仙法术不成?\"

叶明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抬头望向远处连绵的稻田,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一派丰收景象。

\"少爷,老爷下朝回来了,让您立刻去书房。\"李天宝匆匆跑来,打断了叶明的思绪。

叶明点点头,转身往国公府主院走去。一路上,仆人们纷纷行礼,眼中带着不同于对待其他主子的真诚敬意。

这二年来,叶明改良农具、引进新作物,让国公府名下的田地产量大增,连带下人们的日子也好过不少。

书房门口,叶明整了整衣冠,轻轻叩门。

\"进来。\"里面传来叶凌云沉稳的声音。

叶明推门而入,只见父亲一身朝服未脱,正背着手站在窗前,身形挺拔如松。听到动静,叶凌云转过身来,刚毅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

\"爹,朝上不顺利?\"叶明直接问道。

叶凌云叹了口气,示意儿子坐下:\"太子今日奏请推广新耕法,并减免三成赋税,结果被杨毅那老狐狸带头驳了回来。\"

叶明眉头一皱:\"那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叶凌云冷笑一声,\"无非是国库空虚、边关军饷不足那套说辞。可笑的是,满朝文武竟有大半附和他。太子派人打探到,杨毅昨晚设宴,几乎请遍了京城大小官员。\"

叶明手指轻叩桌面,思索道:\"世家大族反对减免赋税,表面上是担心国库收入,实则是怕失去对农民的控制权。\"

\"哦?此话怎讲?\"叶凌云来了兴趣。

\"爹您想,农民交的赋税,真正入国库的不过十之三四,余下的都被各级官员和世家盘剥。如今新耕法推广,产量提高,若再减免赋税,农民手头宽裕了,谁还愿意依附世家为奴为婢?这才是他们真正害怕的。\"

叶凌云眼中精光一闪:\"明儿,你这番见解倒是透彻。只是如此一来,太子殿下的提议恐怕...\"

\"爹,太子表哥现在如何?\"

\"殿下回东宫了,看样子心情不佳。\"叶凌云摇摇头,\"陛下虽有心支持,但面对满朝反对,也只能暂缓减免赋税之事,只同意让户部准备推广新耕法。\"

叶明沉思片刻,突然道:\"爹,我今晚去看看表哥。\"

叶凌云锐利的目光在儿子脸上停留片刻,缓缓点头:\"去吧,带上你院里新酿的那坛酒。记住,走侧门,别让人看见。\"

夜幕降临,叶明换了一身素色衣衫,抱着酒坛悄悄出了国公府。阿福提着灯笼在前引路,两人专挑小巷行走,半个时辰后,来到了东宫一处偏僻小门。

门前的侍卫显然早已得到吩咐,见到叶明立刻行礼,低声道:\"三少爷请随我来。\"

东宫书房内,李君泽正伏案批阅奏章。听到动静,他抬起头,露出一张与叶明有三分相似的俊朗面孔。只是此时这张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烦躁。

\"表弟,你来了。\"见到叶明,李君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正面强攻不行,我们可以迂回包抄。\"

叶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表哥可曾想过,为何历代变法多失败?就是因为只盯着田赋、科举这些明面上的东西,却忽略了更根本的经济命脉。\"

\"你的意思是...\"